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3章 前门火车站,又名“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

作者:爱吃柠檬的咸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售票员也很年轻,看模样甚至只有十五六岁,可他实际上他也就比王建国小上一岁,只是有些娃娃脸的面相,长得年轻。


    他滔滔不绝的说道:“今儿是周日,大早上坐电车的人不多,要是明天周一工作日,这个点的班次,您恐怕就没有坐了。”


    作为单节车厢,107路电车的满载客量在80人左右,座椅能坐的最多只有20多人,剩下的都是站票。


    说到这,王建国平时骑自行车上班的时候,就曾看到过拥挤的早高峰。


    工人们像沙丁鱼一样挤在车厢里,甚至门都关不上,部分几个工人还需要用手来扒着车门的门框,整个身子悬在车外,颇有种印度火车的既视感。


    没办法,谁让这107路电车途径的地点都是地标建筑,都是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就比如地安门站,它毗邻皇城根是工人、学生们的换乘枢纽,紧靠一台小小的电车,就串联起四九城的交通线路,其中电车上的大部分客人除了工人,就是学生,运营部分给学生们推出每月1万5千(1.5元)的月票车票,价格不贵,凭借此学生票,学生们可以尽情的乘车。


    王建国透过玻璃窗看向车外,车速不快,大概就40-50公里每小时,能够清晰的看到车外四九城的沿街风景,这条路线之所以出名的原因也是因为它途经的地标景点非常多。


    城墙豁口、四合院灰墙、火神庙、烟袋斜街古玩铺、后门桥、鼓楼红墙、钟楼灰瓦、晨钟暮鼓仪式都能看到。


    咔滋咔滋,没一会儿王建国正看着起劲,电车突然开始减速停了下来。


    售票员洪亮见状也是一脸不耐烦的手动开门下车,通过拉动车子上头的绳子,帮助集电杆子复位,也就是老司机口中的“翘辫子”,实际上就是集电杆脱线了,不对其进行复位的话,电车没有动力,就会停止。


    好在,他的手法相当娴熟,电车没一会儿就重新开了起来,他拍打着双手上的灰尘,在王建国旁边一排的木质座椅坐下,笑道:


    “害,咱们售票员就是这样的了,不仅要会算账,还要学会动手,本来我爸还打算教我电车的维修技术呢,我愣是找借口拖着没去。”


    “现在好了,看完了您的事迹,我爸成天拿你当做榜样,等我这个月休假了,恐怕是逃不掉了,多学门技术也好,说不定以后我也有机会考上司机,到时候王建国同志我亲自开电车送你!”


    洪亮为人也敞亮,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一股脑子都倒了出来,跟竹筒倒豆子似得,丝毫没把王建国当外人。


    对于这种缺心眼的老实人来说,王建国倒是不反感。


    过了好一会儿,电车终于行驶到了前门广场,这儿离王建国上次劳动竞赛的广场也就不到几百米的距离,一个前门隔开了前后。


    前门火车站的全称为“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车站是灰红相间的砖砌欧式建筑,有着显著的拱形门窗和坡屋顶,设有专门的三座站台!主要的钟楼很高,足足有七层楼高,占地约3500平方米,从正面看是显著的灰红的墙砖,但是从后面侧面看就能看到墙砖上已经被灰白颜色覆盖,要不了多久整座火车站就会变成灰白色。


    实际上,这里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越了王建国的想象,原本以为53年的国内会非常的落后,即使是火车站也会十分破败,但实际上并没有,四九城作为首都,这里发展的相当不错。


    “那边,在第三座站台那的售票窗口人比较少,我也是听经常坐电车的客人说的,建国同志你可以去试试看。”洪亮在车上挥了挥手,释放着最后的信息。


    “成嘞,谢谢您。”


    王建国挥手致谢,没一会儿,前门火车站的人流就开始多了起来,沿街还有不少叫卖红薯、板栗、大碗茶的小摊贩。


    “嘿!客官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正宗的新缰烤红薯嘞!”


    “大碗茶,100(1分)一碗的大碗茶,给您驱寒解渴!”


    王建国往第三座站台踱步而出,路人大部分都是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部分拿着行李皮箱,还有部分人拿着被褥铺盖,她们的亲友正拉着手跟她们告别,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进了火车站的大门,很多民兵在此处看守,这里有简易的安检,民兵会检查行李,旁边还有几位老人因携带了城里的镰刀刀具被拉到旁边询话。


    王建国打开皮箱后,民兵看到熟悉的礼服,随后又认出了王建国的模样,当即露出微笑:“同志,您安检通过,请进吧。”


    “谢谢。”


    中央的候车大厅面积很大,王建国进去的第一时间就被超高的挑高穹顶吸引住了视线,怎么说呢,这规模丝毫不逊色后世小型地区的高铁站挑高高度,玻璃窗户的售票口人满为患,旁边一排排的木质长椅排列,略微瞥了眼,王建国便得到了精准的数据,它起码能容纳近千人候车!


    木质板房隔出好几间行李房和贵宾室,那儿站岗的官兵更多,作为当时四九城唯一的火车站,保卫森严点没半点毛病。


    队伍很长,王建国花费了二十多分钟,才排到自己,由于吕朝阳已经让秘书提前买好票了,所以给售票员出示了介绍信后,她便递交过来一张硬质的火车“硬板票”,它是由硬纸材质制作,上面用黑色的墨水印有车次、日期,和票价。


    购票通道,除了他们这些凭借介绍信购票的旅客外,还专门有军人、干部优先通道,据说等到抗美援朝结束,还会有部分的军人乘坐火车从这前门火车站回来,届时恐怕会更加热闹。


    “同志,需要帮忙拿行李吗?我们是火车站里的搬运工。”


    王建国刚买完票,就碰到一位穿着粗布麻衣的中年男子上前,肩膀上还耷拉着一条白色的汗巾。


    “不用了,我东西不重。”


    遭到谢绝后,他也没有死缠烂打,转身就朝着下一位顾客奔去。


    王建国缓缓拿着票据,来到指定的站台候车,只见远处一台方方正正的蒸汽机车喷吐白雾缓缓驶来,地面的站台也随之传来震动。


    轰隆隆!


    轰隆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