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7章 三策定乾坤,父皇要我当卷王!

作者:爱吃糖果巧克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魏征那张老脸上,每一个褶子里都写满了“今天你不给我个说法,老夫就血溅东宫”。


    李承乾看着他,第一次感觉到了发自内心的疲惫。


    他觉得自己就像个码农,呕心沥血写了个自以为完美的程序。


    结果程序一上线,总有李泰这种用户,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操作,给你整出层出不穷的BUG。


    而他,是全大唐唯一的程序员,被迫一次次地修复,打上新的补丁。


    他只想躺平。


    可全世界都想让他起来加班。


    “魏公,稍安勿躁。”李承乾长长叹了口气,指了指旁边的座位,“此事,确是魏王孟浪了。但若直接捅到父皇那里,怕是又一场风波,于朝局无益。”


    魏征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声如磨石:“难道就因此姑息养奸?”


    “自然不是。”


    李承乾摇了摇头,眼神变得深邃。


    “堵,是堵不住的。”


    “我们能做的,不是去惩罚某个有野心的人,而是应该建立一套机制,让所有的野心,都无法通过这种不正当的方式来实现。”


    他又开始了他最擅长的,用“系统思维”来解决问题的甩锅大法。


    魏征眉头紧锁:“殿下的意思是……再立规矩?”


    “不错。”李承乾的思路在瞬间变得无比清晰,“魏王为何要行贿编修?因为编修有权决定文章的取舍和位置。这个权力本身,就是漏洞。”


    “权力若无监督,必然腐坏。”


    “我们当初,只设立了内容创作和内容分级。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环——程序正义。”


    “程序正义?”魏征咀嚼着这个陌生的词汇,满脸困惑。


    “就是说,从投稿,到审稿,再到录用,整个流程,都必须有一套公开透明、且能相互制衡的规矩。”


    李承乾开始描绘他为这个系统打上的全新补丁。


    “儿臣以为,可立三策。”


    “其一,匿名审稿。”


    “凡投稿内参之文章,一律誊抄,隐去作者姓名、官职、爵位,一切身份信息,只留一个编号。编修们只看文章,不看人。文章可用,便提交。不可用,便附上批语驳回。”


    “如此一来,谁是谁的文章,无人知晓,想行贿都找不到门路。”


    魏征的眼睛瞬间亮了。


    这法子,简直是釜底抽薪!


    “其二,交叉复审。”


    “初审通过的文章,交由另一组完全独立的编修进行复审。两组意见一致,方可通过。若有分歧,则提交给您和赵国公共同裁定。这就避免了一人独断,也杜绝了因个人好恶而取舍文章的可能。”


    这一策,不动声色地给长孙无忌的权力,也上了一道枷锁。


    “其三,”李承乾看向魏征,说出了最狠、也最关键的一点,“设立‘监察御史’。”


    “从御史台,抽调两名最是铁面无私、最是吹毛求疵的御史,常驻报馆。他们不参与任何审稿,唯一的职责,就是监督!监督整个审稿流程是否合乎规矩。从收稿到付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舞弊,他们都有权直接封存文稿,并向陛下、向您、向我,直接汇报!”


    这番话说完,魏征彻底呆住了。


    他张着嘴,像是第一次认识眼前这位太子。


    匿名审稿!


    交叉复审!


    独立监督!


    这……这是何等周密,何等严谨,何等无懈可击的制度!


    它就像三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彻底堵死了所有想通过歪门邪道,来干预邸报的路径。


    在这套制度下,任何人的身份、地位、金钱,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唯一能决定文章能否刊登的,只有文章本身的质量!


    魏征看着太子,心中翻江倒海。


    他本是带着满腔怒火来兴师问罪的。


    结果太子殿下非但没有推诿扯皮,反而借着这个由头,将邸报的制度,完善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境地!


    这种化危为机的能力!


    这种建立制度、而非针对个人的旷世格局!


    “殿下……高瞻远瞩,臣,自愧不如!”魏征站起身,对着李承乾,无比郑重地,行了一个九十度的大礼。


    这一次,是彻彻底底的心悦诚服。


    李承乾坦然受了这一礼,心里却在嘀咕:我就是想让你们自己人监督自己人,互相找茬,最后形成一个完美的内耗闭环,然后谁也别来烦我!御史台那帮人最喜欢干这种事了,把他们引进来,你们内部就能吵翻天。


    ……


    甘露殿。


    李世民听完魏征的汇报,久久没有说话。


    他修长的手指摩挲着李泰那篇文采飞扬的文章,又看了看魏征呈上来的,李承乾口述的“三策”,龙目之中,神光变幻,阴晴不定。


    对自己这两个儿子,他太了解了。


    李泰,聪慧,有才,但锋芒太露,急于求成。为达目的,不惜走捷径,用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


    李承乾,看似慵懒,与世无争,但每到关键时刻,总能拿出石破天惊、直指问题核心的方案。他从不针对某个人,他永远在建立规则,搭建框架。


    一个喜欢“破”。


    一个喜欢“立”。


    一个想的是,如何在一场游戏中取巧获胜。


    另一个想的是,如何制定一套让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


    孰高孰下,一目了然。


    “就依太子所言!”李世民最终一掌拍在桌案上,“将此‘三策’,立为报馆铁律,任何人不得违背!另外……”


    他锐利的目光扫向魏征。


    “将魏王试图行贿编修一事,匿名,作为反面案例,刊登在下一期的‘内参’上,让满朝文武,引以为戒!”


    这一手,比当众斥责李泰还要狠辣百倍。


    虽是匿名,但朝中高层,谁人不知说的是谁?


    这等于是在帝国最核心的圈子里,把李泰的脸摁在地上,反复摩擦,还让他连一声都吭不出来。


    魏征领命而去,心中对皇帝的处置,满意到了极点。


    处理完此事,李世民却感觉有些疲惫。他挥退了所有内侍,一个人,缓缓走出了甘露殿。


    他没有回寝宫,而是鬼使神差地,朝着东宫的方向走去。


    此刻的东宫,鱼塘边。


    李承乾正悠闲地用一根新改造的鱼竿钓鱼。


    鱼竿的顶端,被他巧妙地系上了一个小小的铜铃。只要有鱼上钩,线一绷紧,铃铛就会清脆作响。


    他连时刻盯着鱼漂的功夫都省了。


    完美的自动化摸鱼系统,他对自己的新发明非常满意。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就那样躺在摇椅上,半眯着眼睛,仿佛已经与这片宁静的池塘融为了一体。


    李世民就站在不远处的一棵柳树下,静静地看着他。


    看着这个总想逃避,却总是在为自己收拾烂摊子、为大唐夯实根基的儿子。


    他想起了邸报,想起了分司,想起了活字印刷,想起了内参制度,想起了刚刚那套完美的监察体系。


    不知不觉间,这个总喊着要躺平的儿子,已经为大唐这栋宏伟的殿堂,更换了无数根坚实无比的梁柱。


    而他自己,却似乎只想在那房檐下,当一只打盹的懒猫。


    李世民的眼神,变得无比柔和,也无比坚定。


    承乾,你为大唐做了这么多,已经尽到了一个储君所有的责任,甚至,做得比父皇想象的还要好。


    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


    是时候,让你学会承担,而不是逃避了。


    李世民没有上前打扰他,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转身离去。


    他的心中,已然下了一个天大的决定。


    而躺在摇椅上的李承乾,忽然听到鱼竿上的铃铛“叮铃”一声脆响。


    他睁开眼,懒洋洋地收起鱼线,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被甩了上来。


    他心情愉快地将鱼取下,扔进鱼篓。


    太好了。


    bug解决了,系统稳定运行了。


    这下,总该没人来烦我了吧?


    我的咸鱼生活,应该……可以正式开始了吧?


    他完全没有察觉到,在他身后,一张由父爱、期望和至高皇权织成的大网,已经悄然收紧。


    再没有,给他留下一丝一毫逃跑的缝隙。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