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子”
五皇子斜倚在马车的坐垫上,一副慵懒的模样。
小桂子掀开帘子,对着刚从府里出来、正准备上马车的李清荣喊道:“李公子,这边请。”
李清荣闻声抬头,一眼就看到了不远处的五皇子。
他连忙收回已经踏上马车的脚,快步走到五皇子面前,恭敬地行了个礼,说道:“殿下。”
五皇子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他打量着李清荣,缓缓说道:“李公子,想必你已经听说了那件事吧?”
李清荣自然知道五皇子所指何事,他微微一笑,回答道:“在下在此恭喜五皇子,计划实施得如此顺利。”
“呵,”
五皇子轻笑一声,“应该说是你给出的计划十分精妙,我让人去实施也不过是水到渠成罢了。说真的,本皇子对你颇为欣赏,不知李公子可有兴趣成为本皇子的门客?”
他收起了玩味的表情认真的看着李清荣。
李清荣面带谦逊之色,躬身施礼道:“多谢殿下赏识,在下实不敢当。在下自幼熟读圣贤之书,只为有朝一日能够报效圣上。”
对于李清荣的拒绝,在他意料之中。
五皇子看着李清荣,想着要不要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大哥。
他是真的很欣赏李清荣。
给他做门客肯定浪费了,毕竟他没有争位置的打算。
可大哥打算啊。
他的目光忽然落在李清荣腰间悬挂的荷包上,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戏谑的笑容:
“李公子,你这腰间的荷包倒是别出心裁,不知是哪位相好所赠?这绣工嘛,啧啧啧,还有待提高啊。”
李清荣闻言,眼神温柔低头看向腰间的荷包,轻声笑道:“殿下莫要取笑在下了,这荷包乃是在下夫人亲手所绣,虽手艺尚欠火候,但与她往昔相比,已然进步许多。”
李清荣自然知道自己的小妻子不擅女工,但他的每个荷包都是小妻子亲自绣的。
五皇子凝视着一脸幸福的李清荣,突然间像是被什么击中了一般,沉默不语。
他原本打算将李清荣推荐给大哥,但此刻这个念头却如烟雾般渐渐消散。
自古以来,想要登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明争暗斗在所难免。
算了,算了,
五皇子心想着大哥手下的门客众多,应该也并不缺这一个李清荣。
现在看着李清荣一脸幸福的模样,他倒是要看看,两人的幸福能坚持多久。
比起其他的,他倒是对看李清荣的变心来的更有意思。
从恩爱夫妻到表面夫妻。
哈哈哈,那才有意思呢。
五皇子用一种别有用心的目光打量着李清荣。
如果李清荣知晓五皇子的这种想法,恐怕也只能在心中暗骂他是个变态、心理扭曲之人吧。
五皇子悠然自得地摇着扇子,嘴角挂着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容,对着站在一旁的小桂子说道:“走吧,小桂子,你不是说东边的赌场又有了新的玩法吗?本皇子倒要去见识见识。”
刚才认真的模样仿佛是错觉,五皇子又恢复成京都纨绔子弟的模样。
“是”。小桂子放下帘子。
看着五皇子离开的马车,李清荣都不知道五皇子到底来找自己干嘛的。
等杨婉如得到消息,得知夫君在外面与五皇子交谈,心中不由得一紧。
她顾不得其他,急忙从院子里跑出来,直奔门口而去。
然而,当她气喘吁吁地赶到门口时,却发现早已不见了五皇子和李清荣的身影。
杨婉如焦急地询问门口的小厮,得知夫君只是与五皇子说了几句话,随后便前往华院了,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张嬷嬷看着杨婉如如此匆忙地跑到大门口,心中不禁叹息。
她觉得杨婉如对姑爷看得太紧了,这样下去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可她又不好直接劝说,只能在一旁暗暗摇头。
—
“婉儿啊,最近庄子的管事来报,说是春天没怎么下雨,今年秋收可能不好,恐怕是要闹旱灾了。”
二夫人拉着杨婉如的手,不放心地叮嘱道,“你可得多准备些粮食,以防万一啊。”
杨婉如撒娇着对二夫人轻声说道:“娘,您别太担心了。我和夫君之前去庄子上的时候,夫君就已经有过这样的担心了。我们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不少粮食呢。”
“娘我嫁妆里不是还有个粮铺吗?已经让人开始控制限量了”。而且粮铺也早之前就开始储备粮食。
“是啊,之前你来府里提醒,我也已经让庄子储备了不少粮食”。
再说,怕什么,在旱灾还能让他们没有饭吃。
“就是担心到时候如果有灾民涌进城里,你可得让府里的小厮们多注意,除了必要的,你啊别随意出府”。二夫人
“嗯,知道了,我最近也没怎么出府”。
不管是怎么样的灾难,受苦的永远不会是最上层受苦。
—
虽然天气开始逐渐转凉,已经有不少灾民开始往京都城涌入。
城里的百姓看到情况,都已经开始去粮铺买粮。
“今天怎么又没粮卖,我都已经那么早来排队了”,一个排队的男子失望道。
“抱歉,抱歉,今天的粮食确实已经没了,您明天再来吧”粮铺伙计抱歉道。
“哎,只能明天早点来了”。
“娘,我饿……”一个年仅几岁的孩子,用那稚嫩的小手轻轻地揉了揉自己干瘪的肚子,满脸委屈地望着母亲,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饥饿感。
孩子的母亲心疼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她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
她知道孩子已经好久没有进食了,但她却无能为力。
她只能强忍着内心的酸楚,柔声安慰道:“乖,妮妮,再等等啊,我们马上就要到京都了。到了京都,到了京都就有粮食了”
看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她的心里也没底。
可要是不从家里出来,他们就真的没有活路。
京都,那可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啊,总会有一些希望的吧?
这是所有上京灾民们唯一的想法,也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