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夫人满心欢喜地听着女儿让张嬷嬷送来的东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不愧是她的女儿,去了趟庄子还能想着她。
女儿没白疼,她得想想,自己屋里还有什么,一会让张嬷嬷都给姑娘带回去。
张嬷嬷领命而去,不多时便来到了老夫人的居所。
此时,老夫人正端坐在正中央的首位上,她的身旁环绕着几个尚未出阁的姑娘和孙媳妇们,众人正陪着老夫人闲聊着。
张嬷嬷上前拜见了老夫人,并详细地说明来历。
老夫人听后,喜笑颜开,乐呵呵地说道:“真是难为六丫头了,她都已经成婚了,还能如此惦记着我们这些长辈。”
大房的孙媳妇见状,也趁机打趣道:“是啊,老夫人,谁能想到六姑娘竟然如此孝顺呢!虽然算不上什么珍贵之物,但难得的是她这份心意啊。她不过是去了一趟庄子,竟然还能给我们带回些野味来,可真是有心了。”
众人闻言,纷纷附和,一时间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老夫人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她满意地对张嬷嬷说:“好,好,好!明天就让厨房把六丫头带来的东西都做了,让大家都尝尝这新鲜的野味。”
谁会不喜欢孝顺的孙女呢?她什么野味没吃过?这份心意可比任何贵重的礼物都要珍贵。
老夫人满心欢喜地转头对自己的贴身大丫鬟吩咐道:“快去我的库房里,把我那套红宝石头面找出来,交给张嬷嬷,让她给六丫头送过去。”
丫鬟领命后,赶忙前往库房取来红宝石头面。
张嬷嬷对着老妇人道谢,拿着东西离开了。
时间已经不早。
老夫人屋里的众人见此情景,纷纷行礼告退。
“这六姐姐,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啊!”大房的庶女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
“就凭庄子上的一些野味,居然能换来一套红宝石头面,这可真是赚大了!”
“而且啊,这还不止呢!”
二房的庶女们也插嘴道,“张嬷嬷去了二夫人那里,二夫人肯定也会搭上不少好东西给六姐姐送回去的。”
“那是当然啦,毕竟六姐姐可是二夫人的嫡亲女儿啊!”有人附和道。
“听说上次老夫人给两房的浮光锦,二夫人得了之后,可全都给六姐姐送过去了呢。”又有人补充道。
她们可是羡慕的很,可惜啊,没生在二夫人肚子里。
“听说了吗?七姐姐居然因为没有分到浮光锦,就在二老爷面前哭了一扬呢!真是太好笑了,这种事情,就算二老爷再怎么疼爱她,也不可能做主啊!”
“就是就是,除了让二夫人找个借口,让她抄写一遍女戒之外,她什么都没得到呢!”
大房和二房的几个庶女们压低了声音,嘻嘻哈哈地议论着。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七姑娘离开之后才讨论的。
毕竟大家都是庶女,虽然平日里也会有些小摩擦,但表面上还是要过得去的
偏你仗着姨娘得二老爷的疼爱,而显得自己多特殊。
那她们不乐意了,都是侯府的庶女,她有什么可不一样的。
在她面前肯定不会说,但背地里,可没少嚼舌根。
不过话说回来,这六姐姐/六妹妹也真是的,以前怎么就没看出来呢?都已经嫁出去了,还能用这种手段从老夫人手里骗拿东西。
按说她的陪嫁应该不少啊,难不成是她夫君的问题?
有幸灾乐祸着,果然,嫁了个落魄户,这才多久,就要回来骗东西。
这么一想,心里就平衡多了。
出了侯府大门,张嬷嬷正开心的回府邸。
然而,当她快要走到姑娘的屋子时,听到屋里噼里啪啦的砸东西声响。
张嬷嬷心头一紧,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待她赶到门口,只见李清荣满脸怒容,气冲冲地从屋里冲了出来,看到张嬷嬷也没停下脚步,来福赶紧跟在姑爷身后。
而屋内,还不时传来东西被砸碎的声音,显然姑娘正在气头上。
“哎呀,我的小祖宗啊!这才多大一会儿工夫,怎么就闹成这样了呢?”张嬷嬷心急如焚,嘴里念叨着,急忙走进屋里查看情况。
一进屋,张嬷嬷就看到满地狼藉,瓷器碎片、书本等散落一地,显然是姑娘刚才发泄情绪时的“战果”。
而姑娘则坐在床边,双眼通红,满脸泪痕,看起来十分委屈。
清儿看到嬷嬷,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
“这姑娘和姑爷又怎么啦,姑娘你怎么又在屋里砸东西了”砸东西倒没什么,反正有钱,东西砸了再买就是,只是这个习惯不好。
张嬷嬷见状,连忙从怀中掏出一方素色的帕子,快步走到杨婉如面前,轻柔地为她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这是怎么了?”张嬷嬷焦急地问道。
杨婉如紧抿着小嘴,一言不发,嬷嬷心中愈发担忧,于是又追问了一句。
杨婉如依然沉默不语,只是倔强的低着头,
张嬷嬷无奈地叹了口气,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清儿,眼神中带着询问的意味。
清儿见状看了一眼杨婉如,然后才战战兢兢地开口说道:“李管家说姑爷的表妹从桃花村来了。”
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轻声说道:“姑娘说,要不要给姑爷办几桌酒席,让他把表妹纳进房里。”
听到这里,张嬷嬷的脸色微微一变,她显然没有想到杨婉如会说出这样的话。
然而,清儿接下来的话却让张嬷嬷稍微松了一口气:“不过姑爷解释说,他并不知道表妹来京都的事情,而且他也没有把表妹纳进房里的想法。”
“姑娘不相信,说是,人家都追到京都来了,还没纳了人家的想法,然后姑娘开始砸东西”
“姑爷一看,就也生气了,转身就离开”
哎,真是两个祖宗啊。
张嬷嬷给杨婉如擦着眼泪,同时让屋里其他人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