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8章 枪杆子守江山,法典定乾坤!

作者:车前草的约定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要去考全国最好的政法大学。我要他把西方的海洋法系、大陆法系,把我们龙国自己的法律体系,从根子上,给我一字一句地啃透!”


    病房里,恢复了死寂。


    只有祁连山的心跳声,像战鼓一样,一下,一下,越擂越响。


    他终于明白了。


    父亲在下一盘大棋。


    一盘以国运为棋盘,以家族未来为赌注的惊天大棋。


    战争年代,祁家是龙国最锋利的剑。


    和平年代,祁家要做龙国最坚固的盾,和最精准的手术刀。


    他看着父亲那张布满风霜却依旧坚毅的脸,过去所有的不解、迷茫、甚至是一丝怨怼,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他掀开被子,下床,整理了一下身上满是褶皱的病号服。


    然后,对着父亲,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祁明峰坦然受之。


    祁明峰看着儿子挺直的脊梁,那股子倔劲儿,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


    孺子可教。


    他没再多言,转身,从那个跟随了他几十年的黑色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用牛皮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方块。


    包裹很沉,递过来时,带起一阵微风。


    祁明峰将它放在病床上,动作轻缓,像是在安放一件易碎的祭器。他一层,一层地揭开牛皮纸。


    没有金光四射的宝物,只有一个深蓝色的硬壳笔记本。


    封面上没有字,只有一颗用钢笔手绘的,早已褪色的五角星。本子的边角被磨得起了毛,封皮上,还带着几处颜色更深的印记。


    祁连山瞳孔一紧。


    那是干涸后,渗进布料纤维里的血。


    祁明峰用粗糙的指腹,轻轻摩挲着那颗五角星,像是在抚摸一位老战友的脸。


    然后,他翻开了本子。


    “哗啦——”


    陈旧的纸张发出干脆的声响。一股尘封已久的气味扑面而来,混杂着纸张的霉味,和一股淡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铁锈气。


    这味道,祁连山太熟悉了。


    是血。


    第一页,只写着一个名字:祁明峰。


    名字下面,不是生辰八字,而是一行行用不同颜色墨水写下的记录。


    “1941年10月,沂蒙山,反扫荡,入伍。职务:无。战功:击毙日军伍长一名。”


    祁连山的耳边,仿佛响起了一声来自四十年前的枪响。


    “1945年12月,晋西北,平安县城。职务:独立团政委。战功……”


    眼前一花,他仿佛看到了震天的炮火,看到了那个被父亲念叨了一辈子的意大利炮,正喷吐着毁灭的火舌。


    “1951年2月,长津湖。职务:……”


    病房里的暖气仿佛瞬间失效,一股刺骨的寒意从祁连山的脊椎沟里窜起。他下意识地裹紧了身上的病号服。


    父亲的手指,划过那些冰冷的文字,最终停在一张夹在纸页间的黑白照片上。


    照片已经泛黄发脆。


    上面是一群穿着破烂军装的年轻人,背景是独立团的驻地。他们笑得比冬日里的太阳还灿烂。


    李云龙,赵刚,孔捷……一张张只在传说中听过的脸,此刻都活生生地挤在那张小小的相纸上。


    祁明峰翻到了第十一页。


    这一页的开头,是祁连山自己的名字。


    “1979年2月17日,南疆,纳罗山口穿插战。职务:营长。战功:率部奇袭敌后,撕开防线……”


    “1979年2月25日,346高地攻坚战。职务:营长。战功:指挥果决,攻克主峰。左臂负伤。”


    记录只有短短一页,却像一部快进的黑白电影,在他脑中轰然炸开。


    炮弹的呼啸,战友的嘶吼,子弹钻进肉体的闷响……所有被他强行压抑的记忆,此刻都挣脱了牢笼。


    在这一页的末尾,同样夹着一张照片。


    是梁三喜的全家福。


    照片上,那个铁打的汉子,抱着自己的娃,笑得一脸憨厚。


    祁明峰的手指,轻轻点在那张照片上,像是在为战死的英灵点烟。


    “这就是我们祁家的家谱。”


    他的声音很沉,像是在念诵一段古老的祭文。


    “这上面,有我的名字,有你的名字。有跟着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兄弟,也有跟着你倒在冲锋路上的战友。”


    “上面每一个名字,每一场战斗,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


    他抬起头,目光如炬,直刺祁连山的灵魂深处。


    “我们祁家今天所有的一切,从何而来。”


    “从你太爷爷那辈扛枪打鬼子开始,保家卫国,就是我们祁家人的使命。我完成了我的,你也完成了你的。”


    “但时代变了,使命的形式,也要变。”


    祁明峰的手,翻过了记录着祁连山功勋的那一页。


    后面,是一张崭新的,洁白如雪的纸。


    纸的正中央,是他用苍劲的笔力,写下的三个大字。


    ——祁同伟。


    那三个字,像三颗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祁连山的心上。


    他明白了。


    父亲不是在讲故事,也不是在上课。


    这是一场交接。


    用两代人的血与火,为第三代举行的一场加冕。


    祁明峰从中山装的口袋里,掏出一支派克钢笔。


    他拧开笔帽,将笔,递到了祁连山面前。


    “同伟未来的路,需要你,陪着他一起去走。”


    “这本家谱,从今天起,交给你来续写。”


    “你要记住,无论他将来走到多高的位置,每年清明,都要把这本家谱拿出来,让他看一看,闻一闻这上面的血腥味。”


    “让他永远记住,我们祁家的根,在哪里!”


    祁连山伸出手。


    那只在战场上能稳稳端着机枪扫射的手,此刻却在微微颤抖。


    他接过的,不是一支笔,一个笔记本。


    是一座用尸骨和功勋堆成的山。


    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祁明峰看着儿子紧握着笔记本的,那只有力的手,眼神里露出一丝欣慰。


    他没再说什么,只是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转身,大步走出了病房。


    有些路,需要儿子自己想明白。


    病房里,只剩下祁连山一人。


    他摊开那本家谱,翻到写着“祁同伟”的那一页。


    崭新的白纸,与前面那些被血和岁月浸透的纸页,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


    他的手,抚过那三个字。


    枪杆子,守江山。


    法典,定乾坤。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