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后,戚许故意走到姜莱面前,微笑着说:“谢谢你的‘指点’,让我发现我的设计图还有改进的空间。
不过下次要想搞破坏,记得手法高明一点。”
姜莱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支支吾吾地说:“你、你在胡说什么?我听不懂...”
“你最好是真的听不懂,”戚许意味深长地说,“我就是奉劝你一句,你还是把自己的心思多放在学习上,而不是这些歪门邪道上。”
看着姜莱仓皇离开的背影,戚许知道,这场较量还远未结束。
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遇到什么挑战,她都会勇敢面对。
毕竟,在这个属于她的故事里,她才是主导者。
戚许开始为传统工艺创新大赛潜心准备。
她决定以榕城特有的“水乡韵味”为主题,设计一套既能展现江南水乡柔美,又符合现代都市审美的服装系列。
每天下课后,她都泡在图书馆查阅地方志和民俗资料,周末还特意去老街走访老绣娘,请教传统技法。
这天,戚许在老街的一家绣坊里遇到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奶奶,正在绣一副精美的双面绣。
戚许被老人的技艺深深吸引,站在旁边看了好久。
老奶奶抬起头,慈祥地笑道:“小姑娘,你也对刺绣感兴趣吗?”
戚许连忙点头:“奶奶,您绣得真好!我在准备一个比赛,想学习传统的榕绣技法。”
老奶奶放下针线,仔细端详戚许:“难得现在还有年轻人愿意学这个。来,我教你几个诀窍...”
在老人的指点下,戚许学会了好几种几乎失传的针法。
她如获至宝,连夜将这些传统技法融入自己的设计中。
与此同时,姜莱也在暗中行动。
她通过林薇薇的关系,结识了大赛主办方的一个工作人员,经常请客送礼,想要打探比赛内幕。
姜莱特意约了大赛工作人员小王在一家高档茶馆见面。
她提前半小时就到了,选了个隐蔽的包厢,点好了最贵的龙井茶和茶点。
小王姗姗来迟,一进门就不好意思地说:“姜同志,真不好意思,路上堵车来晚了。”
姜莱赶紧起身相迎,脸上堆满笑容:“王同志太客气了,您能来就是给我面子了。快请坐,我点了您最爱喝的龙井。”
两人寒暄了几句,姜莱故意把话题引到大赛上:“王同志,听说这次大赛规模很大啊,评委会都是业内顶尖专家呢!”
小王抿了口茶,得意地说:“那可不!这次请来的都是重量级人物,评委会主任可是从京市请来的大专家。”
姜莱眼睛一亮,趁机问道:“那主任他老人家都喜欢什么样的作品啊?我们这些参赛者也好学习学习。”
小王压低声音:“主任最看重原创性,特别讨厌抄袭。去年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抄袭了别人的设计,直接被取消资格了。”
姜莱连忙给小王添茶:“那往年的获奖作品都有什么特点啊?我也好借鉴借鉴...”
小王摆摆手:“这个可不能多说,要保密的。不过...”
他凑近些,“主任特别喜欢那种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创新的设计。”
姜莱心中暗喜,又试探着问:“那比赛流程呢?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环节啊?”
小王警惕地看了她一眼:“姜同志,这些都属于内部信息,我不能透露太多。但是...”
他顿了顿,“你要是真想取得好成绩,我建议你把心思多放在作品本身上。”
姜莱见打听不到更多消息,只好转移话题,又点了一堆昂贵的茶点。
结账时,她抢着付钱,还塞给小王一个厚厚的信封:“一点小意思,还请王同志多关照。”
小王推辞了几下,最后还是收下了:“姜同志太客气了。比赛的事...我会尽量帮忙的。”
两人各怀心思地告别。
姜莱看着小王远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有了内应,看戚许还怎么跟我斗!”
姜莱暗自记下小王的话,回去后立刻开始琢磨怎么给戚许使绊子。
她买通了学院保洁员,想要偷看戚许的设计图,但戚许早有防备,重要资料从不放在宿舍,气的姜莱无可奈何。
大赛前三天,戚许终于完成了系列设计——三套以“莲、舟、月”为主题的服装。
第一套是藕荷色的连衣裙,裙摆绣着层层叠叠的莲叶;第二套是靛蓝色的改良旗袍,用银线绣出小舟泛波的图案;第三套是月白色的晚礼服,裙身上绣着若隐若现的月影云纹。
决赛前一天,戚许把三套作品小心地装进定制衣袋,准备第二天参赛。
临睡前,她特意在衣袋上做了个小记号,还把宿舍门窗都检查了一遍。
第二天一大早大赛正常举行。
戚许的“水乡韵味”系列获得评委会一致好评,主任特别称赞道:“这组作品不仅完美融合传统与现代,更重要的是每一针每一线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最终,戚许荣获大赛金奖,领奖时,她看到台下姜莱气的跺脚的背影,还有同学们由衷祝福的笑容。
赛后第二天,副院长满面春风地找到正在工作室忙碌的戚许:“戚许啊,快放下手里的活,有个天大的好消息!”
戚许连忙放下针线,有些忐忑地问:“副院长,是比赛结果有什么变化吗?”
“比那更好!”副院长激动地握住她的手,“省轻工业厅的领导看了你的作品,特别赞赏!他们决定破格聘任你为省纺织研究所的特约研究员,专门负责传统工艺创新项目!”
戚许惊讶地捂住嘴:“省纺织研究所?那不是要很有资历才能进去的地方吗?”
“是啊!”副院长兴奋地说,“领导说了,不能埋没你这样的人才。他们给你特批了一个独立工作室,还拨了专项研究经费。最重要的是...”
副院长压低声音:“这个职位可以享受专家待遇,每个月有固定津贴,还能参与重大项目的决策。这可是多少老技术员梦寐以求的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