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母回头看见呆立在门口的沈妄,忍不住笑道:“小妄,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站在那儿不说话?”
沈妄这才回过神来,略显慌乱地整了整衣领:“刚、刚回来。”他的目光又不自觉地飘向戚许,见她低头整理裙摆的样子,心跳又漏了一拍。
“你看看戚许打扮的多漂亮,”沈母故意打趣道,“你要是明天邋邋遢遢地去参加联谊会做人家的舞伴,岂不是丢了戚许的脸?”
沈妄低头看了看自己常穿的军绿色制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妈说得对。”他转身上楼,“我去找找合适的衣服。”
戚许看着沈妄上楼的背影,心里泛起一丝甜蜜,她向沈母道了晚安:“阿姨,我明天要早起准备,就先去休息了。”
沈母点点头,看着她这副青春的模样,坐在沙发上看着沈国斌的遗像发愣,随后苦笑了一下,“你看啊阿斌,还是他们年轻人有活力。”
回到房间,戚许小心翼翼地把裙子挂好,又检查了一遍明天要带的饰品和化妆品。
躺在床上,她辗转反侧,既期待又忐忑,直到深夜才迷迷糊糊睡去。
太阳刚刚照进窗户里时,戚许就醒了。
她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把准备好的衣物饰品装进布包,沈母听到动静,披着外套从卧室出来:“怎么起这么早?联谊会不是晚上吗?”
“我想早点去找小萍一起准备。”戚许轻声说,“阿姨您再睡会儿吧。”
沈母看着戚许精神抖擞的样子,笑着摇摇头:“年轻真好。去吧,别忘了吃点东西,这一天肯定很累的。”
戚许点了点头,顺手从厨房拿了两个馒头,匆匆吃了两口馒头就出门了。
清晨的街道上行人稀少,空气中还带着露水的清新。
她快步走到何小萍家,轻轻敲了敲门。
“谁啊……这么早……”何小萍睡眼惺忪地打开门,看到盛装打扮的戚许,瞬间清醒了:“天哪!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快洗漱,我们得抓紧时间。”戚许推着她往屋里走,“联谊会晚上开始,但我们得提前准备好。”
何小萍一边刷牙一边含糊不清地抱怨:“这也太早了吧……我还没睡够呢……”
戚许已经摆好了化妆品:“别磨蹭了,赶紧的!”
何小萍洗漱完毕,坐在镜子前,有些忐忑:“我从没化过妆,会不会很奇怪啊?”
“放心,交给我。”戚许拿起粉饼,仔细端详何小萍的脸型,“我在……呃……以前经常帮人化妆。”
虽然这个年代的化妆品质地和现代有些不同,但基本原理相通。
戚许先用粉底均匀肤色,再用眉笔勾勒出柔和的眉形。
眼影选择了淡粉色,轻轻晕染在眼窝处,最后涂上一层薄薄的唇彩。
“好了,你看看。”戚许把镜子转向何小萍。
何小萍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摸着自己的脸:“这……这是我吗?”镜中的女孩明眸皓齿,五官立体精致,整个人都焕发出光彩。
“当然是你!”戚许笑着说,“现在该给你做发型了。”
戚许站在何小萍身后,仔细地梳理着她乌黑的长发。“你的发质真好,”戚许赞叹道,“又黑又亮,做发型最适合不过了。”
她取出一把木梳,蘸了点桂花头油,从发根慢慢梳到发梢。“我们先做个基础的盘发,再加点花样。”戚许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发丝间,将头发分成三股。
“哎呀,轻点…”何小萍微微皱眉。
“忍一下,马上就好。”戚许安抚道,手上的动作却不停。
她将中间一股头发高高束起,用红绳固定,然后把两侧的头发编成精致的麻花辫,绕着中间的发髻盘了一圈又一圈。
“这个叫灵蛇髻,”戚许边编边解释,“既端庄又不失活泼,特别适合你的脸型。”她从梳妆台上取来几枚珍珠发卡,巧妙地别在发髻周围。
何小萍对着铜镜左看右看,惊喜地说:“真好看!比街上理发店做的还精致!”
“天哪!”何小萍对着镜子左看右看,“我都不敢认自己了!”
给何小萍做完全部造型后,戚许才开始给自己化妆,她选择了更淡雅的妆容,突出清丽的气质。
眼线微微上扬,让眼睛更有神采;腮红轻扫在颧骨上,增添好气色;唇膏选了温柔的豆沙色,既不张扬又显气质。
“该换衣服了。”戚许帮何小萍穿上那件淡粉色的连衣裙,仔细调整腰间的蝴蝶结,“转身我看看。”
何小萍转了个圈,裙摆如花瓣般绽开。戚许满意地点点头:“完美!”
轮到给自己做发型时,戚许选择了更简约的风格。
她将头发分成上下两层,上半部分挽成一个松松的发髻,用银簪固定,下半部分则自然垂落。
接着,她取出一根烧热的铁筷子,小心地将垂落的发尾卷出自然的弧度。
“这个叫半翻髻,”戚许对着镜子调整着发簪的位置,“既不会太隆重,又能突出裙子的领口设计。”
何小萍看得目瞪口呆:“你连这个都会?这手艺比国营理发店的老师傅还厉害!”
戚许笑而不语,心想这还得感谢现代的美妆视频。
她最后往两人的发髻上轻轻喷了点桂花水,让发型更加服帖持久。
然后又对着镜子她戴上沈妄送的银质蝴蝶耳夹,颈间系上那条细细的银链子。
“好了,”戚许退后一步欣赏自己的作品,“现在只差最后一步。”她从包里取出两个精致的发网,轻轻罩在发髻上,“这样跳舞时头发也不会散开。”
两人站在穿衣镜前,一个淡黄如初春的迎春花,一个浅粉似春日的樱花,相映成趣。
“戚许,”何小萍突然握住她的手,眼眶有些发红,“谢谢你。我从没想过自己也能这么漂亮……”
戚许轻轻回握:“不要哭小萍,一会妆花了,而且你本来就很美,只是平时没机会打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