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山公安局内。
邓妍和常锐并肩站在肖局长办公桌前,韩支队长也在。肖局长眉头紧锁。
“老尹现在什么情况?”肖局的语气很重。
邓妍轻轻点头,“他这些年长期操劳,血压、血糖都有问题……昨天突发,是累的。这次得好好休息了,肖局。”
韩支长叹,“都怪我,没多关注他……就算是铁,也经不起这么用法。”
“二十多年了,”肖局眼神闪过一丝疲惫,“他,是该歇歇了。”
肖局长目光转向邓妍,“林医生一家被骗的案子呢?”
“已经交给经侦立案了,赵志龙还在追查,钱一定追回来。”
“那小洋芋呢?”肖局脸色突变,声音陡然压低,带着质问。
邓妍沉下脸,摇头:“还没有线索。”
“你说说,为什么?”
邓妍沉声应对,“说明我们的工作不到位。”
“官话少来!”肖局怒指,“老尹都累病了,还不到位?”
“肖局,我说的是——我的工作不到位。”
她直视着上司的目光,“老尹、常锐、杨佳佳……打拐办每一个人都废寝忘食,从来没懈怠过。但正因为如此,我才更不能辜负他们的努力。”
韩支赶忙打圆场:“拐卖案不同于普通案件,线索稀缺,时效性强,我们人力又有限……”
“我没问你。”肖局打断,“邓妍,你来回答,怎么办?”
“我们在重新排查林阳煜当天的监控视频,同时……”她目光一凝,“我认为打拐不仅是侦查,更要防范。利用网络,让全民「防拐」成为常态教育,从源头压缩犯罪空间,才能真正减少拐卖案件。”
肖局一听,目光亮了些,点了点头。
“小邓,你这战略眼光,政秘科没白待。不错。”
“越是这种时候,”邓妍眼神坚定,“越要回应质疑,主动应对,给人民一个交代!”
肖局长转身负手踱了几步。
“好,这件事你来负责,宣传科全力配合。”
“是!”
*
第一位出镜的是一位年约四十、面容憔悴的农妇。她站在镜头前,有些拘谨地理了理袖口,眼神飘忽不定。
“我家闺女……两岁丢的,已经十三年零五个月了。”她的声音轻得几乎要被麦克风吞没,“那天,我就出去买点东西,她在门口玩……就被人贩子抱走了。”
她说完这句,眼神便沉进了某种看不到底的黑里,仿佛这些年所有的思念都被瞬间拽了上来,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
紧接着,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走入镜头,像是街边开店的小老板,衣衫整洁却难掩眉宇间的疲惫。
“我跟她妈去商场,本来好好的,结果因为一点小事吵了几句,谁都没顾上……孩子就不见了。”
再后来的那位妇人,一言未发,只是看着镜头,眼圈泛红,嘴唇哆嗦半天,终于掉下一串眼泪,轻轻摇了摇头。
镜头没有催促,也没有打断,只静静记录着她沉默的痛。
“我们家毛毛,是跟外婆出门时被拐的。”又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教师模样的母亲出现,声音哽咽却清晰,“人贩子装作问路的样子,外婆一回头,他就把毛毛抱走了……电瓶车一下就跑远了。外婆七十了,根本追不上。”
她抹着泪,边讲边摇头,“毛毛才三岁,什么都不懂……”
画面一个个切换,更多家长陆续出镜。
他们中有卖水果的、有摆摊的、有家庭主妇,也有城中村的服装厂工人。他们都不善言辞,面对镜头时有些僵硬,但说出的话句句扎心。
“我们家孩子被拐六年了。”一位父亲脸色苍白,说话声音却出奇镇定,“有时候我觉得……他还在家门口,就在胡同口等我。我一回头,说不定他就坐在那。”
他的嘴角轻轻抽了一下,“我老婆说我魔怔了,可我不是魔怔,是我知道,他没远走,他就在……就在我心头。”
另一位母亲眼圈发黑,像是连年操劳未眠:“孩子丢了十四年,我……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她就那么被一个问路的骗走了。我追了,但追不上,连哭声都没听到……她还太小了,什么都不懂。”
她声音低哑,“后来我男人和我离了,说是我弄丢的……这些年,我逛遍街上每一个穿那天那种衣服的人,只要像,我就抓着问,问他们是不是……”
她的眼泪终于决堤,“别人说我疯了,我也觉得也许吧……但我不信我见不到她。她长大了,我陪她长大……后半生,我都等着她回来。”
镜头一个接一个地闪过,一张张带着哭腔的脸、一句句哽咽的回忆,在镜头前凝结成一部没有配乐却震耳欲聋的纪录片。
这些视频正被剪辑、分类、上传。
打拐办的办公区里,杨佳佳坐在电脑前,屏幕中正在播放这组初剪片段。
记者问道:“您作为林山市公安局打拐办的主任,谢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刚才被拐的家庭跟我们介绍了许多人贩子的拐卖手段,可以说是花样百出,防不胜防,一旦遭遇,对于我们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那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
邓妍那句沉稳的声音传出:“面对新发生的诱拐案件,第一时间请不要慌张,一定要去报警,并且尽可能的去记住犯罪嫌疑的一些内部特征,使用交通工具,还有路线,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警方能够快速的寻找到犯罪嫌疑人。我们也希望那些丢失孩子的家庭,还有家长千万不要在这种时候表现出惊慌的一些举动,一定要相信我们警方。希望每一个丢失的孩子都能早日回家,我们也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圆满,早日实现天下无拐。”
路过的同事一个个驻足,有人停下脚步,有人眉头紧锁,更多人沉默。
他们都听见了那一串串平实却沉重的叙述,看见了那些父母的眼泪,看见了那些十几年未变的等待。
人潮在办公室流动,情绪却在空气中慢慢聚拢,这不仅是宣传,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