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91章 先登夺旗

作者:杰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就是现在!


    这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杨寅的脑海。杨寅能感觉到战机就在眼前——右翼佯攻已经吸引了大量守军,中军的战鼓声让敌人阵脚开始混乱。


    就是这一刻,再等下去机会就溜走了。


    他猛地大喝一声,肩膀已经扛起云梯。沉甸甸的榆木压在铠甲上,但杨寅感觉不到重量,只有热血在沸腾。


    “跟我上!“


    杨寅如猎豹般窜出洼地,泥土在军靴下飞溅。五百精锐紧随其后,他们的喘息声和铠甲碰撞声在杨寅耳边汇成一道洪流。这些弟兄都是他亲手挑选的悍卒,每个人的名字他都叫得出来。


    “明军!明军上来了!“


    城头传来惊慌的呼喊,但已经太迟了。


    云梯“砰“地撞上城墙,杨寅第一个攀了上去。


    粗糙的木茬刮着他的护手,但他毫不在意。箭矢从耳边呼啸而过,带着死神的低语。一块滚石擦着杨寅的铠甲落下,震得五脏六腑都在颤抖,但他继续向上攀爬。


    这种不要命的打法,是当年在山林里打游击时练就的。


    那时候他们人少粮缺,每一次战斗都是赌博,要么全胜,要么全灭。


    现在虽然贵为副帅,但骨子里还是那个提着脑袋拼命的游击队长。


    “掩护将军!“


    参将在城下声嘶力竭地大喊。火枪齐射的爆响顿时压过了守军的呐喊,硝烟味刺鼻得很。


    就是现在!杨寅趁机一跃而上,军靴稳稳踩在垛口上。城头的景象瞬间映入眼帘:惊慌的守军、散落的箭矢、还有那面高高飘扬的大纛。


    手中长刀立即出鞘,刀光如匹练般扫过。第一个冲过来的守军被杨寅当胸劈开,温热的血喷溅在他的面甲上。


    第二个、第三个。。。他的打法毫无花哨,就是最简单的劈、砍、扫,每一下都冲着要害去。这是在无数次生死搏杀中练就的本事——活下来的本事。


    “拦住他!“


    一个守军千总大喊着带人冲来。杨寅非但不退,反而迎头冲上。长刀划出凌厉的弧线,瞬间斩翻三人。


    有一个年轻守军的肠子流了一地,还在凄厉地惨叫,但他没有丝毫心软,一刀解决了对手的性命。


    战场上心软就是自杀。


    “大纛!砍倒大纛!“


    杨寅对紧随其后登城的亲兵喊道。只要军旗一倒,守军的士气就垮了。


    守军显然没料到明军会从这个方向突破,更没料到带头冲锋的竟然是个副帅。他们的阵脚开始乱了,杨寅发现有人已经在往后缩。


    就是现在!杨寅猛地冲向那面丈高的大纛。两个守军拼死阻拦,却被杨寅一个虚晃闪过,反手一刀结果了性命。他们的血喷在杨寅的手上,温热而黏腻。


    “破!“


    杨寅大喝一声,全身的力量都灌注在这一刀上。长刀狠狠斩向旗杆,榆木应声而断。


    丈高的大纛缓缓倒下,砸起一片尘土。城上守军顿时哗然,杨寅看到很多人已经扔下了武器。


    “东门已破!降者不杀!“


    杨寅的亲兵们齐声高喊,声音震天动地。


    他站在城头,喘着粗气,明光铠上溅满鲜血,长刀还在滴血。城下的将领们一个个目瞪口呆,那些等着看杨寅笑话的人,现在该明白了吧——杨寅能爬到今天这个位置,靠的不是运气,而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本事。


    赵德延手中的望远镜差点掉落,李文忠更是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不到一个时辰,东门竟然真的被攻破了!


    那些原本准备看笑话的人,此刻脸上火辣辣的,既羞愧又震惊。


    杨寅冷冷地扫视着城下那些目瞪口呆的将领,虽然什么都没说,却比千言万语更有分量。


    而那些曾经嘲笑他“只会打游击“的人,此刻才意识到,正是那些游击战的经验,让杨寅学会了如何寻找敌人的弱点,如何把握转瞬即逝的战机。


    这种能力,是多少兵书都教不来的。


    杨寅没有在城头多做停留。


    东门虽破,但城内还有大量残敌需要肃清。他率部直扑城内时,能感觉到身后那些将领们复杂的目光——有敬佩,有羞愧,或许还有几分不甘。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尽快控制全城。


    “分三路推进!“


    杨寅下令道,


    “一队控制衙署,一队占领粮仓,一队随我去大牢!绝不能给残敌喘息之机!“


    巷战比攻城还要残酷。


    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可能藏着敌人。随着东门被打开,源源不断的明军开始涌入徐州城,杨寅率领着五百锐士,快速推进。


    徐州大牢阴森潮湿,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和腐臭的气息。狱卒早已逃散,牢房里关着的却大多是些普通囚犯。


    “全部释放!“


    杨寅下令,


    “都是苦命人,给他们些干粮,让他们回家去。“


    就在清理到最后几间牢房时,杨寅注意到角落里一个特别的身影。


    那人被沉重的铁链锁在墙上,浑身是伤,已经不成人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当杨寅走近时,那双突然睁开的眼睛让他浑身一震——那种疯狂而执拗的眼神,他永远都忘不了。


    “你是?徐少谦!“


    杨寅失声叫道。虽然对方的脸已经被折磨得变了形,但杨寅绝不会认错,这就是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白莲教贼首,之前各地都铺满了他的海捕文书。


    徐少谦艰难地抬起头,喉咙里发出沙哑的笑声:


    “没。。。没想到。。。最后竟然是明军把我放出去了。。。“


    “快!请军医!“


    杨寅立即下令,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此人关系重大,务必救活!用最好的药,绝不能让他死了!“


    突然,杨寅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猛地抬手制止了正在释放囚犯的士兵:


    “且慢!“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过那些正准备离开牢房的囚犯。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徐少谦这等重要人物被关押在此,怎么可能没有其他白莲教高层?


    “给我挨个核实所有囚犯身份!“


    杨寅的声音在阴森的牢房中回荡,


    “白莲教贼首在此,一定还有别人!特别是那些看起来伤得不重,或者刻意低着头的人,都要重点盘查!“


    士兵们立即行动起来,将已经走出牢房的囚犯重新集中起来。一时间,牢房内响起一片抱怨和哀求声。


    “将军,我们都是良民啊!“


    “大人行行好,放我们走吧!“


    杨寅丝毫不为所动,亲自监督核查过程。他注意到在角落里有几个囚犯始终低着头,刻意躲避着目光。


    更可疑的是,这些人虽然衣衫褴褛,但露出的皮肤却相对干净,不像其他囚犯那样满是污垢。


    “把那几个人带过来!“


    杨寅指着那几个可疑分子。


    当士兵上前带人时,其中一个囚犯突然暴起,猛地撞开士兵就想往外冲。


    “拦住他!“


    杨寅大喝。


    几个士兵一拥而上,将那囚犯制服在地。挣扎中,那人的囚服被扯开,露出里面一件质地精良的白色内衫——这正是白莲教高层常穿的服饰。


    “搜身!“


    杨寅下令。


    士兵们从那囚犯身上搜出几件奇特的东西:一支断裂的骨笛、几个装着不知名粉末的小瓶,还有一枚刻着莲花的银牌。


    杨寅拿起那枚银牌,脸色骤变:


    “徐笑!果然是你!“


    那囚犯抬起头,虽然满脸污垢,但那双阴鸷的眼睛和标志性的薄唇,不是那个善使妖术的徐笑又是谁?


    “没想到啊没想到,“


    徐笑阴森森地笑了,


    “还是没能逃过杨将军的法眼。“


    很快,在其他囚犯中又陆续辨认出几个白莲教的重要头目:包括掌刑长老、财务总管,甚至还有徐少谦的贴身护卫队长。


    “好一个白莲教巢穴!“


    杨寅冷笑,


    “把这些人单独关押,严加看管!特别是徐笑,给他戴上重镣,嘴里塞上布团,绝不能让他有机会施展妖术!“


    士兵们立即照办。徐笑被戴上特制的重镣,嘴里塞着布团,只能用怨毒的眼神瞪着杨寅。


    参军上前低声道:


    “将军英明!若不是您及时发现,差点就让这些要犯溜走了!“


    杨寅面色凝重:


    “我也只是突然想到,徐少谦这等人物绝不会独自被关押在此。看来是高杰残部一锅端了这些白莲教余孽,这也算是狗咬狗了!“


    他环视着阴森的牢房,心中暗忖:这一网捞到的大鱼,恐怕比攻下徐州城还要重要。


    徐少谦、徐笑,还有这么多白莲教高层落网,或许意味着困扰大明多年的白莲教之乱,终于到了彻底解决的时候。


    “立即写信禀报柱国,“


    杨寅对书记官道,


    “将擒获白莲教众首脑的消息快马加急送往金陵。同时加强戒备,防止有人劫狱。同时,一定不能让徐少谦死了!“


    当军医开始救治时,杨寅仔细观察着徐少谦的状况。


    徐少谦显然受过酷刑,十指尽碎,双腿也都断了。但最令人心惊的是他眼中的那种疯狂,即使落到这步田地,依然没有熄灭。


    “将军,此人伤势太重,恐怕。。。“


    军医面露难色。


    “不管用什么办法,必须救活!“


    杨寅斩钉截铁地说,


    “这是柱国亲自点名要的人犯!“


    当杨寅押着俘虏、命人抬着徐少谦走出城门时,所有将领都肃然起敬。


    那个虬须老将赵德延第一个上前,单膝跪地,铠甲与地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末将眼拙,请杨将军恕罪!往日多有冒犯,还请将军海涵!“


    杨寅扶起老将,看着他花白的胡须和诚恳的眼神,心中感慨万千:


    “都是为了大明,何罪之有。“


    这一刻,所有人都能感觉到态度的转变。那些曾经质疑杨寅的人,此刻心服口服。不仅是因为他立下“先登““夺旗“两大军功,更因为他生擒了白莲教贼首徐少谦——这个连魏渊都一直在追捕的要犯。


    参将悄悄来到杨寅身边:


    “将军,各部已经控制全城。抓获高杰残部三千余人,缴获粮草军械无数。“


    杨寅点点头:


    “做得很好。让弟兄们好生休整,但不可松懈。“


    望着天边如血的晚霞,杨寅握紧了手中的刀。


    经此一役,再无人敢质疑这个年轻将领的能力和决心。但他也明白,前方的路还很长,而徐少谦的落网,或许会掀起更大的风波。


    “传令下去,“


    杨寅对手下吩咐,


    “加派人手看守徐少谦。此人关系重大,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是!“


    属下领命而去。


    杨寅继续站在城头,任由晚风吹拂着染血的战袍。


    喜欢明末封疆请大家收藏:()明末封疆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