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刘勇对庄生这部中篇小说更感好奇了。
没多耽搁,他继续往下读起了小说后面的内容。
这一读。
他才发现自己刚才的那个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小说主人公粗看起来就像是人群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人。
他的生活和大多数人比起来也并没什么太多不同。
他并不坏,只是觉得许多事情都没有什么意义罢了
他对于母亲的死之所以持那种漠然态度也正是因此。
更何况。
庄生一直写的都是探索人类处境的严肃小说
又怎么会去塑造自己想的那种心理变态者呢?
想到这。
刘勇对于庄生这部小说的好奇心又上了一个台阶。
他很想知道庄生这篇小说讲的到底是什么故事。
又想通过这篇小说表达或者探索什么深刻的主题呢?
毕竟。
像这样开头就塑造一个对什么都漠然的小说主人公。
这还是他当编辑这么多年来读小说第一次看到!
正常情况下。
小说主人公的性格也是推动小说情节的重要力量。
就像是暴躁的人物迟早会因性格引起某种祸事。
嫉恶如仇的人物也早晚会因它而做出某种行动。
无论怎样,小说主人公的性格都是鲜明或者复杂的。
不然。
要么它根本就没法正常推动小说的叙事往前走。
要么就容易让小说的内容显得空洞而没什么吸引力。
可这次庄生却塑造了一个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的主人公。
换句话来说。
这主人公就像是一个没什么人味的假人一样。
这样的主人公又能推动故事情节往哪里发展呢?
从自己读到底内容来看。
庄生这部小说的语言和形象的刻画都非常到位。
除此之外,或许就是因主人公几乎没什么性格。
这部小说的故事读起来就让他感到有些乏善可陈。
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有点像是流水线一样让他感到无趣。
貌似就是把主人公的生活生活给按时间顺序写一遍。
他想,要不是这部小说是庄生这个天才作家写的。
自己读了这部小说的五分之一还是感到如此无趣。
那自己大概就会觉得这不是一部写的极其平庸的作品。
毕竟小说的主人公看起来就像是没什么性格一样。
这实在是犯了小说的大忌。
可刘勇想着这部小说毕竟是写那么多杰作的庄生所写。
他认为庄生肯定不会犯平常那些小说常犯的错误。
之所以这样写。
里面肯定是有庄生独具匠心的考量在小说里面。
尽管从他读到的前面的内容来看小说有些无趣。
可这依旧使得他好奇这部小说后面情节往哪里发展?
庄生又要通过这样一个主人公表达或者探索什么呢?
带着好奇,刘勇没再多想,继续往下读了起来:
这一读。
他这才隐约发现庄生这部小说这样写的构思所在。
他发现庄生好像是特意的写成这样的“流水线”的。
他貌似是想把主人公的生活完完整整的展示出来。
至于乏味,像流水线,人的生活本身不就是这样吗?
人们都喜欢幻想文艺作品里面的那种轰轰烈烈。
可那种主人公完全沉溺在达成某个目标的行动。
也只能在文艺作品里出现。
只因它们刻意省略掉了现实生活中大量琐碎的部分。
这才能让我看到那种文艺作品里轰轰烈烈的故事。
现实则是大部分人的一天都像是主人公那样乏味。
几点,干了什么事情?几点,又见了什么人?
几点,又和自己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说了什么话?
有意思吗?记下来的话,这难道不像是流水线吗?
刘勇感觉。
这庄生貌似是想塑造一个丧失意义感的虚无人形象。
通过他那很像是流水线一样的日常生活来塑造。
脑子里升起关于庄生这个小说构思的想法后。
他往下读,庄生的这部小说一下子变得有趣起来。
他刚才的那些好奇也都一点一点的得到了解答。
和之前觉得庄生这部小说前面的情节很无趣相反。
这之后他一下子就被庄生这部小说给吸引到了。
彻底沉浸在了庄生这部最新创作的中篇小说中。
连五点半下班,同事喊他,他都浑然没有感觉。
一口气,就将庄生这部中篇小说给全部读完了。
读完之后。
他深深的佩服庄生这部小说构思的巧妙和表达的深刻。
和刚才自己所想的差不多。
这部小说塑造的是一个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的局外人形象。
他也可以看成一个丧失意义感的虚无人的形象。
他之所以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甚至对于自己的死也是。
正是因他认识了这个世界无意义和荒诞的本质。
他的无动于衷,可以看成是对这种荒诞世界的反抗。
之所以把他的生活几乎像“流水线”一样的记述下来。
无非就是想让这个“局外人”的形象更立体起来。
这也刚好贴合庄生给小说起的“局外人”这个小说名。
小说名就已经鲜明的告诉了读者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一部写局外人的“传记”。
如果不这样读,初读这部小说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可要是紧扣这个小说名,就像后面自己做的一样。
庄生这部小说的构思和表达简直让人感到妙不可言。
一个丧失意义感的人物很难有有什么波涛汹涌的情绪。
他的日常生活和对待事物的态度必然让人感到无趣。
可这就是事实本身!
正是从这种“乏味”的日常里也体现了庄生的表达之深刻。
刘勇感觉这部小说里显露出了一种深刻的哲学认识——
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世界本是荒诞的、冷酷的。
主人公之所以成为对什么都漠然视之的局外人。
正是用这种漠然去反抗荒诞世界强加在他灵身上的东西。
比如习以为常的观念、信仰之类的复杂东西。
作为局外人,主人公墨尔索不仅不是可耻的逃避者。
反而是小说里唯一清醒对待这个荒诞世界的勇敢者。
世界是荒诞而冷酷的,人生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但主人公并不屈服。
他就是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反抗这个荒诞世界的荒谬。
读完之后。
刘勇认为这是一部写的非常优秀的中篇小说。
一点也不弱于庄生之前创作的那些短篇小说!
小说表达的内容可以说是完整贴合了这个时代。
如今。
丧失意义感可以说是现代世界的一个普遍现象。
这部小说或许可以帮助这类人反观自身的优缺点。
让人以更加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勇气对抗荒谬的世界。
当然,这只是他读完后猛然想到的小说的益处罢了。
庄生这部中篇小说里面有着丰富的可解读空间。
它也不是自己猛然想的一个益处就能定义的存在!
这也让刘勇对于庄生这个年轻作家的天赋更感敬佩。
他觉得,或许真如网上有关庄生访谈网友说的那样。
从这部小说里面显露的那些关于世界的认识来看。
这庄生,貌似还真的有成为一名哲学家的潜质……
另一边。
想了很长时间。
李修文终于想出了激起《克苏鲁的呼唤》这篇小说记忆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