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朗的这篇文章一经发表便在文学界引起热议。
文学界里面支持他这种论调的作家和读者有不少。
相应的,不赞同他这种认识的作者也有一大堆。
比如华国第一位诺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墨言先生。
他的文学思想和庄生的在一些方面比较相近。
他曾说:
“我有一种偏见,我觉得文学艺术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
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
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成分。”
这种认为文学就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不公正的看法。
本质上和庄生所说的文学突破单向度的束缚是一回事。
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正也是单向度社会的一个表现。
要突破它们的束缚那就必须要曝光和揭露他们。
正因如此,墨言非常认同庄生所说的那种文学思想。
毕竟,庄生的那种思想能把他的思想给容纳进去。
并且也不局限在上面,还能引申到其它更多方面。
不光是一个优秀作家的思想的包容性影响所致。
也不只是为了照顾文坛上的后辈。
仅凭那些很相似的认识就让他不由得认同那种观点。
也因此,近期他出席一场某出版社举行的活动时。
因曲郎的那篇文章在文学界引起了不少的争议。
有不少人觉得他和庄生的思想有某种相似之处。
就有记者问他怎么看待庄生的那些文学思想。
对此,墨言笑着回记者说:
“我比较赞同他说的那种文学是对单向度社会突破的观点。
我之前说过很多次。
我有一种偏见,文学绝对不是一种唱赞歌的工具。
它应该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为主要目的。
这种观点,说来和庄生的那种文学思想有相似之处。
我这种揭露黑暗不也是对单向度社会的一种突破吗?
说来,我是比较佩服庄生这个年轻的天才作家的。
他的那些短篇小说每一篇都写的那么独特而完美。
对于文学创作上的认识也能做到如此深刻的文学自觉。
这真是了不得!”
从墨言回应记者的这番认同庄生文学思想的话开始。
文学界不自觉的围绕在这两种认识上升起了争论。
每种认识下面都有不少相似观点的作家和读者支持。
逐渐就引发了一场有关庄生文学认识的巨大争论。
比如。
华国知名作家吴念继曲朗后发表一了篇反驳的文章……
吴念作为华国中青年作家群里面的代表人物。
近年来他的小说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和称赞。
在文学界的地位也在逐年累月的不断提升之中。
未来有望跻身华国最顶尖作家的那个圈子里面。
他的文学创作本质上也是属于揭露黑暗的那个类型。
正因如此,他也是十分认同庄生的那个思想。
在读了曲郎写的那篇引起巨大争议的文章之后。
他很气愤。
他觉得曲朗文章里的那些认识才是真正的谬误。
为此他专门写了一篇反驳曲朗那些认识的评论文章。
他的这篇文章同样发表在华国的《文艺报》上——
《捍卫文学的多向度:回应曲朗先生的文学提炼论》
我认为曲朗先生将文学的提炼过程斥为单向度的过滤,
这是一种对于文学创作过程非常严重的误解。
这无异于是将混沌等同于丰富、无序错认为多元。
诚然,底层生活充满喧嚣的细节,但若无文学,
它们终将是无声的尘埃,无法被看见、被倾听、被理解。
文学绝非曲朗先说所说的是对多向度社会的过滤,
正是通过文学在叙事结构、思想和主题等方面的探索,
我们才得以将庞杂、无序充满着各种束缚的现实,
分解出其中蕴含的超越当前局限的多向度的存在。
……
曲朗先生认为文学本身就是遮蔽真实的一种存在,
然而恰恰相反。
是文学发明了让我们能够看见真实世界的视角。
没有庄生的“变形记”,我们如何看清现代人异化的真切恐惧?
没有陆逊的“人血馒头”,我们如何触碰到国民性中那令人战栗的麻木?
文学这种东西确实无法给我们还原整个社会。
但它能提炼,让我们在其中窥见社会的真相。
否定这点,不是谦卑,而是一种带逃避色彩的虚无主义;
不是直面现实,而是放弃了文学这个理解现实最有力的工具。
……
我们不应该为使用了“语言”和“形式”而感到抱歉,
而应该警惕是否通过文学照亮了更多黑暗的角落。
……”
而这也只不过是这场文学思想争论的一角罢了。
虽说如今它还只是一场文学界部分作家的争论
但随着这场争论的持续和争论影响力的扩大。
下一步,不光是有可能波及到文学界更多的作家。
就是外溢引起更大的争议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而随着这场有关庄生文学思想的争论的持续扩大。
庄生这个名字一时间也被挤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当然,这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多么坏的事情。
反而因此让他在不少作家心里都更加的深刻起来。
这场争论也算是大大的提高了他在文学界的影响力。
至于这场有关他的文学思想争论何时才能消弭?
这恐怕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争论出结果的东西……
对此。
很是关注文学界圈内事的李修自然是不知道的。
他现在正在思索怎么才能让自己以后更加方便些。
毕竟出版签合同什么的麻烦事今后肯定一大堆。
要是他事无巨细的都要通过自己去谈合作的话。
那对于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说肯定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有那个时间。
把地球上更多的经典作品给搬运过来不好吗?
更别说整日谈这类事情也是一件很乏味的事情。
想了想。
李修文觉得自己今后可以成立工作室处理这些事情。
亦或者找专门的经纪人负责处理那些版权方面的事情。
就像是前世美国电影编剧界的的剧本经纪人一样。
只是,又想着自己对这方面的事情还不够了解。
另外,目前版权上面的事情还不是太过麻烦。
他便打算等后面请教专业的人士后再作具体打算。
想罢,他收回自己的思绪,继续写起了小说。
而另一边。
却是有电影公司看上了他之前写的《小王子》来。
正探索着将他这部童话改编成动漫电影的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