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小女孩如此坚定的拒绝了自己打车送她回去的提议。
李修文起初以为小女孩是因自己是陌生人才不愿的。
可当他解释完自己只是帮她在网上打一辆车。
并不跟她一块,司机会直接开车把她给送回家。
小女孩依旧是摇着头坚决的拒绝了李修文的提议。
李修文又想着她可能是怕自行车没法带回家去。
便又跟小女孩说她的自行车可以放在出租车后备箱。
可和刚才一样,小女孩依旧是态度坚决的摇头拒绝。
李修文问她。
她只是低着头,也不说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帮助。
没办法,在耽搁天会更晚,也更可能遇到危险。
李修文也只能让她自己骑自行车尽快的回家去了。
“谢谢哥哥。”
小女孩感谢完,就背着菜篮子,骑上自行车离开了。
最开始,小女孩骑的还很慢,待骑的平稳过后,
小女孩就使劲的蹬着自行车踏板飞速驶离了这里
看着她渐渐远的背影,李修文不由得就叹了口气。
心想她可真犟。
同时。
心里也不由得猜测起了小女孩为何不愿接受帮助。
思索片刻。
李修文觉得小女孩可能还是担心自己是坏人吧。
看女孩走远,李修文收回心思,倒也没太过担心。
一方面是因他和女孩是陌生人,自然不会太过在意。
另一方面,也是觉得小女孩也不大可能遇到危险。
这一路有路灯,过往车辆也多,相对还是安全的。
另外。
说是小女孩,但这只是李修文以穿越前的年纪看的。
女孩十四五岁的年龄。
实际上就比他现在这具身体的年龄小了三四岁而已。
这个年龄。
她一个人在这路灯的路上骑自行车倒是也不用太过担心。
待女孩走远,李修文收回目光,转身回了家。
回到家,把手上的油迹给洗干净,躺在沙发上。
李修文不由得就开始思索起了刚才记起的那篇童话。
说实话。
他觉得安徒生的这篇童话出现的是有些莫名其妙的。
不过是在路边帮小女孩简简单单的修了辆自行车。
莫名的就蹦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经典童话。
而这两者之间,除了同样都有一个小女孩以外
貌似也没有什么相符合的地方啊?
细思了下。
李修文只能认为是路边和童话里的场景有相似之处。
而他经由小女孩儿产生的同情心又贴合了小说情绪。
当然。
无论原因怎样,能记起这个小说还是挺不错的。
作为安徒创作生的一篇誉满全球的经典童话作品。
这篇童话在前世也不知打动了多少幼小读者的心灵。
前世,更是有不少国家把这篇童话收入语文教材。
这篇写于一百多年前的童话的经典性是毋庸置疑的!
也因此,李修文对这个意外之喜感到非常满意。
不过,他暂时还没有继续写童话作品的打算。
目前。
他认为自己更需要做的还是写成人向的文学作品。
这对于自己成为世界文豪的目标短期帮助更大些。
这两天。
他脑子里有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过于保守的想法。
他想的是。
最好能在自己三十岁之前获得这个世界的诺奖。
然后四十岁之前达成自己世界级级文豪的目标。
毕竟,虽说自己写的都是些前世经典的文学作品。
可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发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因此。
他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看起来有些保守的时间目标。
尽管如此。
可要在这么个年纪达成自己所设定的目标也并不容易。
所以他觉得自己还是主要写成人文学为主为好。
不过,倒也不是说这期间他并不会写儿童文学。
只是若无需要。
他暂时还不打算去写前世的那些经典儿童文学。
毕竟,儿童文学的影响还要等孩子长大才能最大化……
想罢,李修文对于自己的文学之路充满斗志。
没再多想,他打开电脑,热火朝天的写起了之前的小说:
“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
写到十点半,洗了个澡,李修文便去上床睡觉。
次日。
吃完早饭,李修文继续写起了局外人这部小说。
写了一上午,加上之前写的,写了有万两多字。
大约是加缪这部五万多字的中篇小说的五分之二。
虽没写完。
可这次写它,相当于重读,还是让李修文感慨良多。
首先是他发现了不少之前忽略掉的写的很不错的句子。
比如:
“像往常那样,当我听到某个人说话听的烦了,
想要摆脱他的时候,我就装出欣然同意的样子。”
之前。
读的时候,李修文根本就没有在意这个不起眼的句子。
可现在重写,他发现这句话简直说在了自己心坎上。
自己前世听别人的话听的厌烦时几乎就是这个样子。
他想,怪不得这部小说前世有这么多人喜欢。
仅凭里面那颇多的有深意的句子都能吸引不少人。
另外。
虽只写了短短两万字,只占全书的五分之二
可李修文还是对加缪这篇小说小说有了新的感受。
他突然发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自己和这部小说的主角墨尔索是十分相似的。
小说里。
墨索尔是个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没什么意义的人。
也就是说。
他丧失了普通人赖以维持自己生活的那种意义感。
现实中。
有不少人,把获取钱财当成自己人生的主要目的。
那么获取钱财这个目的就相当于这个人生活的意义。
只要还有这个目的,并且这个目的还有达成的希望。
即使艰难,那这种人的人生都还是有意义存在的。
以爱情啊、名利啊、亲情为目的也同样都是如此。
可以说这些东西就是大部分人赖以维持生活的意义。
为此。
他们脑子里肯定有一个混沌的解释世界的看法。
这也是大多数人痛苦、苦闷而不知根源的原因所在。
本质上,世界可以看成是荒诞的,没有任何意义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
我们赖以维持正常生活的那种信念也不过是种执念罢了。
正因如此。
这种维持我们正常生活的意义感也并不是永恒的。
它也并不是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坚不可摧的存在。
有那么一天,我们突然间就可能发现其中的荒诞——
吃饭、上班、回家、吃饭、上班,吃饭……
生活好像就是像这样日复一日的重复直到死亡为止。
日升日落,星辰变幻,宇宙广阔、冷漠而又残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就是蚂蚁般渺小的那种存在。
我们所坚信的放在更高尺度上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这让我们不禁怀疑。
这日复一日的重复的人生到底能有什么意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