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1章 赵寻的隐忧

作者:张不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庄生的这篇新小说不同于他之前那些小说的晦涩。


    开篇这篇小说就以两个杀人犯寻找点子为故事切入点。


    以他们两个罪犯的视角。


    讲述他们寻找受害人,杀死他骗取赔偿金的经过。


    它的故事出奇的流畅、精彩……


    这一读,赵寻就被其故事情节吸引的停不下来。


    当然。


    吸引他的还有那两个杀人的罪犯赤裸裸的恶。


    为了一万多块钱。


    就对一个又一个相信他们的、活生生的人痛下杀手。


    庄生这篇小说里对这种恶没有一丝一毫的掩饰。


    从这个对恶的猎奇角度这篇小说也足够吸引人。


    被其吸引,顾不得如之前那样细细思索小说的内涵。


    赵寻一口气,花了两个多小时,读到了将近一点钟。


    便将庄生这部深刻展露人性之恶的小说给读完了。


    读完后,赵寻只觉后背发凉,心里感到颇为压抑。


    小说里,庄生将人性恶的方面展露的淋漓尽致。


    既有唐朝阳二人那样为钱财害人性命的直接之恶。


    还有煤矿老板为钱财漠视煤矿工人性命的无形之恶。


    在煤矿老板那里,死了个人和死了条狗没区别。


    赔偿些钱就完事了……


    更有漠视自己同类经受苦难而自己麻木的平庸之恶。


    那些煤矿工人眼看着因工伤而截肢的工友来讨说法,


    麻木的看着他们被煤矿老板派人给强行拉走。


    尽管他们已经预料到自己今后自己也可能有一样的遭遇。


    可他们却麻木的无动于衷。


    多多少少,这种麻木里面,带着某种平庸之恶。


    小说里这些人性之恶不由得就让他感到后背发凉。


    另外。


    小说里塑造的那个虚构世界实在是太过压抑。


    为了区区一万块钱就有人铤而走险杀害同类。


    而煤矿老板这种资源掌控者则对人命无动于衷。


    对出了事故截止后来求赔偿的煤矿工人更是冷漠对待。


    普通农民工外出打工挣得本就是微不足道的工资。


    却还要遭遇唐朝阳这种为了钱谋财害命的恶人。


    以及煤矿老板这种对工人生命极其漠视的无良老板。


    让人不由深思。


    一个老实本分的人在这个社会能好好的活下去吗?


    而这个问题的结果在这个小说世界里是令人压抑的。


    要么被恶人所杀。


    要么被漠视人命的老板压榨,落得伤残无人问津……


    过了许久。


    赵寻才从庄生这篇小说带给自己的压抑之中抽出。


    抽出后。


    他对庄生这种对人性之恶的深刻洞察感到叹服。


    小小年纪,竟然就对人性之恶有如此之深的理解。


    真是令人叹服!


    这也让赵寻对庄生的文学天赋之高有了新的理解。


    他没想到庄生第一次写中篇小说就能写的如此之好。


    这让他很是敬佩。


    另外,赵寻也非常佩服这部小说展露的讲故事的能力。


    庄生之前的小说大部分风格都是比较晦涩那种。


    那些小说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它们表达上的深刻。


    故事相对来说没有传统的那些小说读起来精彩。


    当然,这并不是庄生之前的那些小说写的差。


    而是从故事上来看那种风格的小说确实不够精彩。


    没有传统小说中的那种强烈的故事冲突来吸引人。


    也因此。


    之前赵寻还以为庄生在讲故事方面有短板呢。


    不然。


    他为什么总是写那些冲突不够强烈的小说呢?


    可现在看来,庄生在讲故事方面也是顶级的。


    之所以不那样写,只不过是他小说创作的偏好罢了。


    这不,他这次写的《盲井》就深刻展示了这一点。


    在赵寻看来。


    庄生写的《盲井》这部小说的故事精彩程度。


    放在近三十年华国的小说中也是出类拔萃的存在!


    “真不错,又是一部杰作。”赵寻不由得感叹道。


    感叹完,赵寻心里也不由得升起了一丝隐忧。


    只因他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太过于黑暗和压抑了。


    有可能被别人看成影射现实的那种小说作品。


    可能会触发某种不可知的风险。


    当然,赵寻也知道这部小说里面的情节是虚构的。


    毕竟。


    如今这个时代又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呢?


    他知道。


    庄生这样写的目的就是为了揭露和批判人性之恶。


    这也是庄生这部小说以后能成为经典的关键。


    在他看来,所谓的经典都包含着超越时代的因素。


    就像那些古诗词包含着现代人能理解的情感一样。


    经典的小说也必须包含不因时代改变而褪色的因素。


    而只有这样的小说才配称之为经典!


    而庄生的这部小说在他看来就有这个配成为经典的要素。


    那便是它对人性之恶的深刻揭露!


    即使这个故事只是小说里凭空虚构没有现实根据的存在。


    凭这一点,这部小说在百年后仍有他存在的价值。


    只是。


    这部小说里虚构的压抑和他黑暗世界还是让他犯了难。


    他是真有些担心这些小说会造成不好的麻烦。


    就像某作家因在小说中把岛国兵样貌描述的帅气。


    就有人因此而把这当成他卖国讨好岛国人的证据一样。


    实在是离谱至极!


    什么年代了,难道小说里的坏人还要长着一副坏脸?


    人是复杂的,人性中的善和恶都是极其复杂的。


    可是现在还是有不少人非黑即白的片面化的看待人和事。


    也因此。


    赵寻担心庄生这部小说会触动那些人敏感的神经。


    从而可能给庄生和他们杂志社造成不好的影响。


    思索了许久。


    最终赵寻还是决定咬牙扛下风险发表这篇小说。


    无它。


    不仅因他不想让庄生这篇如此优秀的小说蒙尘。


    更因他觉得这部小说对于世人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


    如今,因为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娱乐主义泛滥的影响。


    很多年轻人对其他人抱着一种符号化的天真的看法。


    受此影响


    他们不懂人性之恶,容易轻信别人而遭致伤害。


    庄生这篇小说仿佛就是专门针对此种问题而生似的。


    仅凭这一点,赵寻也觉得这篇小说有发表的价值。


    这也是他作为一家文学杂志主编的一点责任心吧。


    如今有这么多人受骗到异国他乡遭受非人折磨。


    庄生这篇小说至少可以让一些人不那么容易被骗。


    他想,有风险就有风险吧。


    如果自己连这么有价值的一篇小说都不敢刊发的话。


    那自己当这个文学杂志社是主编还有什么意义呢?


    想罢,赵寻感觉肚子有些饿,这才下去吃午饭。


    ……


    另一边。


    写到十一点多,李修文的手机又突然响起了来电铃声。


    这让他有些疑惑,不知道这会儿又是谁打来的呢?


    带着好奇,他暂时停下码字,拿起了手机来看……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