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7章 写完《盲井》

作者:张不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翌日。


    李修文睡醒后,洗漱完,下楼买了包子和粥吃。


    吃完之后,回到家,没有耽搁,打开笔记本电脑。


    他便继续写起了《盲井》这部小说后面的内容:


    “窑下的掌子面当然还是那样隐蔽,氛围还是那样好,很适合杀人……”


    原本,李修文计划着这部小说至少要写两天时间。


    可或许是他昨个一天时间几乎都没有怎么浪费过。


    不知不觉,就快写到了这部小说的结尾之处。


    他估摸着,今天上午自己就能把这部中篇小说写完。


    ……


    另一边。


    李修文高中班主任王远山在网上发的那个造谣的帖子。


    并没有如他所预想的那样引起热度从而恶心到李修文。


    或许是因李修文刚刚澄清了关于他的抄袭舆论。


    先前那么多诋毁他的言论转眼间都变成了谣言。


    对于那个帖子大多数的网友都觉得可信度不高。


    也因此,王远山的这个帖子根本就没引起什么热度。


    尽管依旧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网友看到了这个帖子。


    可他们即使信了那篇作文真的是李修文上高中时写的。


    大部分网友也并不相信和作文附带的污蔑言论。


    这也可从那些网友在帖子下面的评论中可以看出:


    “真好玩,没想到庄生的高中作文这么有意思。”


    “这作文有问题吗?我觉得没有一丁点问题啊。”


    写小说不就需要虚构吗?我上学时也干过这样的事情。”


    “怪不得能写好小说,这信誓旦旦编谎话的能力一流。”


    “那可不,我记得有一位很知名度大作家曾经说过:


    写小说的第一步,是学会信誓旦旦的说谎话。


    写到你自己信了,你虚构的世界读者才会相信。


    从这来看,庄生年纪轻轻写作文就能虚构的如此逼真。


    也怪不得后面写出那么如此优秀的短篇小说了。”


    “哈哈哈,把讨厌的人写成作文里的反派人物。


    真有意思,我下次再写语文作文就要这么干。”


    ……


    大多数网友不仅不相信王远山编造的那个谣言。


    反而开始猜测和质疑发帖者的身份和个人素质来:


    “果然,人红是非多,刚一出名,就有人跑出来诋毁。”


    “能搞到作文,我猜测这帖子的作者肯定是庄生的老师。”


    “真下饭,一个老师竟然匿名发帖子诋毁自己的学生!”


    “可怕,怪不得庄生在作文里要把老师虚构成暴君。


    我估计啊,这些老师肯定在某些方面做的特别过分。


    说不定啊。


    被墨水涂的那部分写的就是发这个帖子的老师。”


    “真有可能,现在有很多老师并没有所谓的师德。


    他们关注的只是成绩,根本做不到有教无类。


    像我这样的差生,在班里就跟惹人厌的流浪汉一样。


    班主任恨不得让我早日退学别影响他升学率。”


    “是啊,从庄生的高考成绩来看,这有很大的可能。”


    “造谣一张嘴,澄清跑断腿,我呼吁抵制这条帖子。”


    ……


    另外,即使是有一小部分人相信王远山的那个谣言。


    可却也并不觉得他造谣的那些算是什么大问题:


    “毕竟是小说家嘛,道德有些瑕疵再正常不过了。”


    “小说是虚构的,小说家不虚构,那还叫什么小说家?”


    “道德本就是一定时期社会意识一个方面的表现。


    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必需洞穿道德意识的虚妄。


    有瑕疵,也说明不了什么。


    洞穿后在小说里宣扬腐化、落后的道德才有问题。


    就像古代那些小说里宣传三从四德的观念一样。”


    “哈哈哈,我感觉没啥问题,顶撞老师说明有反抗精神嘛。


    不然也不会写出那么多打破传统小说的优秀作品了。”


    ……


    而这却是让辛苦编造这些谣言的王远山有些气急败坏。


    他没想到自己先前辛苦一番竟然连一点屁用都没有。


    不仅没起到报复自己那个不尊师重道学生的目的。


    反而还使得有些网友质疑自己这个发帖者的素质。


    真是离谱!


    这气得他心里不由得就对那些不分黑白的网友大骂起来。


    小说家的道德瑕疵就不是他妈的道德瑕疵了是吧?


    什么狗屁逻辑!


    骂完,王远山对报复李修文这事也只觉得无可奈何。


    如今自己李修文的身份差的不只是一星半点的事。


    所谓的报复,也不过是蚍蜉撼大树,无用而已!


    反而,因此还可能让自己惹上一身的麻烦事。


    想罢,他连忙将之前发的那个造谣帖子给删了。


    这一刻。


    他颇有些后悔之前高中时那样对待李修文了。


    不然。


    自己凭借天才作家老师的名头也可混的风生水起。


    他想,果然,人不可貌相。


    更不能根据一时的得失去评判一个人未来的前途。


    刘邦四十八岁的暮年开始创业依旧能成就事业。


    又怎么可以小看班里那些成绩那么差点同学呢?


    当然。


    这只是因他没接受前世那些小说的洗礼而已。


    要是接受了。


    肯定就会对土豆小说里那句经典台词深感认同了: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莫欺少年穷!”


    想到这,王远山决定以后要改变对待那些差生的态度。


    毕竟。


    万一今后自己那些学生里再出一个李修文那样的人物呢?


    而这却是让之前动不动就受他辱骂的学生感觉不可思议。


    心想他莫不是生病了?


    不然怎么会突然之间转变态度对他们那么好呢?


    ……


    “元凤鸣背着铺盖卷儿和书包,在一道荒路茫茫的土梁上走得很犹豫。


    既没找到父亲,又没挣到钱,他不想回家。


    可不回家又到哪里去呢!”


    写了两个多小时,写完《盲井》的最后一段话。


    李修文活动下发酸的手腕,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这两天以超高强度的写作速度。


    以平均每小时三千字写完了这部将近五万字的小说。


    写的发酸的手腕可以暂时停下来好好休息一番。


    另一方面。


    是因他终于可以从小说里那个黑暗的世界里脱离出来。


    小说里将人性里面的黑暗简直展露的淋漓尽致。


    写的时候令他感到非常压抑!


    小说里除了为钱而杀害同类的唐朝阳那样的大恶之人。


    更有为了钱而漠视人命的煤矿主那样看起来不起眼的恶人。


    煤矿主这样的人说实话比上面那种人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要是没有这种人。


    又怎会发生上面那种为钱而去杀害同类的事情呢?


    小说里,有一个情节特别耐人寻味,体现了这点。


    一位在煤矿里出事截肢的工人带着儿子来煤矿讨说法。


    结果却被煤矿主命人残忍的抬到矿车上给拉走。


    一个人因为煤矿的事故而导致自己成了残疾。


    可煤矿的赔偿金连够他装个假肢的钱都不够。


    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这还不是小说里最让李修文感到压抑的地方。


    最让人压抑的是这背后体现的同类倾轧的可悲景象。


    小说里。


    唐朝阳等人为了钱杀害的都是和他们一样悲惨的农民工。


    同为一家之主。


    都是为了出来奔波找工作挣点微薄的钱财来养家糊口。


    可就为了从煤矿主那里获得一笔几万块的赔偿金。


    就逼得唐朝阳那样的人对自己的同类痛下杀手。


    这固然有唐朝阳那样的人本身道德方面的因素。


    可造成这番惨剧背后的那些因素同样也难辞其咎。


    这让他不由得就联想到现实中争夺工作的普通人……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