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文知道。
乔巴斯主动提议代替自己寻找合适的出版社。
其中既有想看到自己翻译到小说早日出版的缘故。
恐怕也离不开因此而抢占翻译先机的这方面因素。
他去找出版社。
那出版社很大概率会选择他为自己小说的翻译。
毕竟,不光是他文学翻译到水平在那里放着。
就是他已经提前把小说翻译好了也值得出版社与他合作。
而这对于自己这个小说的原作者来说并没有什么冲突。
无论如何,出版社都肯定会付给他一份翻译费。
而自己的稿费。
则和之前法国的出版社想出版自己的小说时一样。
到时需要自己和出版社商讨具体的分成比例。
也因此,他对于乔巴斯所说的提议非常放心。
另外。
有个水平这么好的翻译愿意翻译自己的作品。
并且还愿意主动帮自己的小说找合适的出版社。
自己说句麻烦他那样的话也是再合适不过的。
“行,我把电子合同发给您,麻烦您待会签一下。”
“好。”
……
挂断电话,浏览了一下对方发来的翻译授权合同。
发现没什么问题,李修文就直接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之后,感觉自己肚子有些饿,他就点了份外卖吃。
趁着等外卖的间隙,想着好多天没看社交账号了。
他分别查看了自己之前注册的微博和抖音账号。
这一看,两个账号粉丝量的增速倒是让他大吃一惊。
短短时间。
两个账号的粉丝竟然都已经破了三百万粉丝的大关!
相对而言,抖音的粉丝要比微博的粉丝更多些。
李修文想了想。
粉丝量之所以在这么短时间从一百万增长这么多。
他觉得主要原因应该是之前抄袭热度的影响。
因此事。
很多之前不读小说的网友也了解到自己这个写小说的。
舆论澄清后。
即使那些人中只是一小部分关注自己数量也是很可观的。
他看了下,发现关注量也确实如自己想的这样。
新增粉丝人群中,大部分,都是这两天关注自己的。
当然。
他也知道,自己的粉丝之所以能够增长这么。
最重要的肯定是和自己作品的水平到位有关。
毕竟一个作家最值得拿得出手的东西就是他的作品。
除此之外。
作家身上还能有什么东西能够值得人去关注呢?
李修文不知道的是,他的粉丝量之所以增长这么快。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小说在法国的影响传回了国内。
这在很多比较看重西方评价方式的网友眼里非常厉害。
也因此,这方面倒是也让他涨了不少的粉丝。
看完粉丝量。
闲来无事,李修文又大致浏览了下之前帖子的评论区。
他发现,里面有不少网友新分享了读自己小说的感受。
这里面,除了说的有他新出版的那两本书籍之外。
另外,还涉及不少他刚发表的另外三篇小说。
网友的评论。
和他之前想的那些小说能给读者带来的好处差不多。
比如。
有人评论说《竹林中》让他看清了视角的不可靠性。
有人说《刺青》让他感受到了审美上的新奇快感。
有人说《套中人》让他从中反省自身的缺陷。
当然,这都是李修文对于那些网友评论的概括。
实际上。
网友的评论都和他们自己的经历掺和在了一起。
读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趣,比较有意义的。
比如,其中一位男网友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我感觉我就像是《套中人》里的男主角别里科夫。
我和他一样,我也是把自己给裹进一层套子里。
不,我甚至于感觉我的生活比他的还要荒诞!
他至少还出门,我甚至于就把自己封闭在了屋子里面!
我几乎不出门,也不与人交流,这让我感觉安稳。
我之所以这样。
怕的是外人拿他们的评价方式评价我这个独立的人。
在他们的眼神中,我感觉我自己变得渺小的如老鼠。
为了维持住我心里那份支撑我活下去的优越感。
为了不在他人眼中成为老鼠般的那种可有可无的存在。
我缩在屋里,避免了一切别人审视我的机会。
当然。
我这所以说我像套中人,还不仅仅只是这样。
比如。
为了避免被别人伤害,我把我的心紧紧的锁了起来。
一但察觉到别人的语言中有意图伤害我的意思。
我立马逃走,缩成一团,这让我感觉非常安稳。
我知道。
我这是身处和小说里别里科夫有相似意味的套子中。
但其实,别人真要伤害我,我直视然后反击就行了。
我为什么要逃避?
我为什么要让那些语言持续的伤害我而不反击呢?
这是不是懦弱吗?
这便是我习惯了逃避然后进入自怜自艾的那个套子之中。
当然。
也可能是我意识到我不逃走,对方就会更加残忍伤害我。
人就是这样残忍的动物。
有时候。
看着别人经历痛苦,反而会隐隐约约生出快感。
这样说来。
我身处套子之中反而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只是。
为了避免结束,就避免开始,那就远离了一切幸福。
像我我这样缩在套子里的生活又能坚持多久呢?
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像别里科夫一样被吓死呢?
亦或者,我会选择一种主动的去解脱的行为呢?
我不知道。
这都是我看了《套中人》这篇小说之后联想到的。
读完小说,我察觉到了我此时这种处境的可悲。
可我真的能从这个可悲的处境之中安然而出吗?
我不知道……”
看完。
李修文感慨万千,他想也许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吧。
通过那个虚构世界里虚构人物的经历和所思所想。
作为对照。
能够让现实中的人从中反思自己处境的可悲。
甚至于,萌生某种去改变自己可悲处境的力量。
当然,文学的力量从始至终都还是极其有限的。
它之所以有力量,还是靠唤醒人心中沉睡的希望。
不过,看着自己写的小说能给读者带来这种影响。
李修文对于自己之前的写作还是感到非常满意的。
而这个网友的评论也让他想起了一部经典的小说——
《局外人》。
他感觉。
这部小说也许能帮在一定意义上帮到这位网友。
只是。
自己要忆起那部小说需要特殊的场景和感受。
那部经典小说也不知何时才能和读者见面了……
想了想。
李修文在那位网友的评论下面留下了一首鼓励他的诗:
“《夏天的太阳》
如果这条街没有鞋匠
我就打赤脚
站到太阳下看太阳
我想到在白天出生的孩子
一定是出于故意
你来人间一趟
你要看看太阳
和你的心上人
一起走在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