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7章 庄生的长篇

作者:张不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看着小说名,柳达心想这和庄生之前的小说风格倒是一致。


    写的几乎都是外国主人公、外国社会背景的小说。


    对此。


    柳达的理解是,对像庄生那样的年轻作者来说。


    阅历不够的情况下,写小说用想象要比写实更加容易些。


    另外。


    看着小说名,柳达心想这庄生起名字怪别具一格呢。


    自己差点把它看成了比尔.盖茨世界首富的名字。


    他想。


    莫非庄生用这个和世界首富相似的名字有什么深意?


    还有,这个小说里的盖茨比到底了不起在哪里呢?


    带着好奇,柳达读起了庄生这部小说的正文来:


    “在我年轻幼稚,不谙世道的年代,父亲给我的一条忠告,至今还一直在我心头萦绕。


    ‘每逢你想要对别人评头品足的时候,’他对我说,


    ‘要记住,世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那样的优越条件。’


    读完小说开头,柳达点了下头,他觉得这开头写的不错。


    比自己前面看的那些小说开头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尽管并没有用什么华丽的语言来叙述和描绘。


    可作者的那份真诚透过短短几段话就直接扑面而来。


    短短几句话就表达出了一个非常容易被人忽视的道理。


    是啊,我们往往站在我们的角度去评价另一个人。


    可我们又怎么知道站在他那个角度会经历什么惊涛骇浪呢?


    就像我们从窗内看窗外行动缓慢、举止怪异的行人一样。


    我们又怎能知道外面有何种猛烈的风暴在肆虐呢?


    也许,他只是因为外面风暴猛烈才走得艰难呢?


    柳达觉得。


    仅凭开头这段话,这部小说就有被人阅读的价值。


    他想,不愧是能写出那么多优秀短篇的天才作家。


    从这开头看,这部长篇小说不说一定写的好吧。


    可至少这个开头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小说开篇。


    想到这里,柳达对这部小说的内容更加期待起来。


    没有犹豫,他继续读起了这部小说后面的内容。


    原本,柳达是抱着审稿的态度来阅读这部小说的。


    可读着读着,因为这篇小说写得实在是太精彩了。


    他直接就忘了自己这次读这篇小说的最初目的。


    以一个读者的角度彻底沉浸在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之中。


    甚至中午下班,同事喊他去吃饭他都浑然不觉。


    他感觉自己仿佛就成了小说里那个叙述者尼克。


    以他的视角旁观着一个浮躁、颓废、庸俗的小说世界。


    以及一扬令人心碎的徒劳无功的爱情上的悲剧。


    当然,令人心碎的不是盖茨比和黛西之间的爱情。


    而是对盖茨比追求的爱情其实是一扬虚幻的心碎。


    小书主人公盖茨比像那个时代大部分都人一样。


    以为获取金钱就可以得到世界上大部分珍贵的东西。


    甚至连爱情也是。


    正因如此,他为了赢回自己昔日的旧爱黛西。


    通过各种不择手段的方法最终成了一名亿万富翁。


    昔日的情人黛西也如愿以偿的回到了他的怀抱。


    他以为自己就此而找回了昔日失去的爱人和爱情。


    可一扬突如其来的车祸转眼间就将这扬幻梦撞得粉碎。


    盖茨比也因为这扬车祸的余波而失去了性命。


    试问,能用钱唤回来的爱情到底还算是什么爱情?


    可盖茨比至死也不知道自己于黛西而言不过是个刺激罢了。


    一个如此美好的人物就这样死于庸俗那个的时代。


    真是令人扼腕!


    从上午十点多,柳达没有停留,一直读到下午两点。


    一口气就将这部将近十万字的小说给读完了。


    读完。


    柳达久久才从这部小说带给他的震撼之中抽出。


    在他看来。


    小说不仅写的很好,并且还非常贴近时代脉搏。


    小说里,金钱的多寡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几乎所有人都成了以金钱为代表的物欲的奴隶。


    人之间最珍贵的情感在这里也变成了极其稀少的东西。


    上流社会的庸俗、空虚和颓废在小说里一览无余。


    这在许多方面简直可以说是如今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一般。


    如今。


    整个社会充斥着金钱就是一切的那种庸俗意识。


    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仿佛沦为了挣钱的工具。


    甚至连大自然的美景都沦为了别人挣钱的工具。


    你每到一个地方。


    就感觉自己像是被人拉着爆金币的小绵羊一般。


    势利的令人生厌!


    几乎所有人都把挣钱的多寡当做衡量个人能力的标准。


    并且以拥有金钱的多寡衡量对别人的尊重程度。


    人们从上学就开始进入到了这个庸俗的循环中。


    连分数的高低。


    都好像是能代表着一个人未来挣钱能力的高低。


    也由此变成了衡量人们对一个未成年人的尊重程度。


    这一点,是柳达过年走亲戚所亲眼感受到的。


    而等参加工作,多年未见的亲朋好友见了面。


    往往又是先问你工作,也就是衡量你挣钱的多寡。


    等你毫无防备的将自己的赚钱能力展露出来后。


    他们言语中对待你的态度立马就发生了某种转变。


    过去诗人口中那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见了。


    几乎每个人的眼里都充斥着那种对金钱的欲念。


    可悲至极!


    好像整个社会都被金钱至上的意识给充斥了一般。


    有的人挣钱的目的是为了在某些方面支配别人。


    有的人为了挣钱则沦为别人所支配的某种工具。


    所有人都以为有钱之后就能拥有幸福和快乐似的。


    可真是真的吗?恐怕未必,小说里也给出了答案


    这个社会现实。


    从某方面来讲就和庄生小说里的描绘是一模一样的。


    柳达觉得。


    庄生写这部小说恐怕就是以当今的这种社会状况为蓝本。


    在小说中虚构出了一个美国爵士时代的社会情景。


    原因嘛,一方面是庄生擅长写国外背景的故事。


    另一方面,也极有可能是为了规避某种未知风险。


    当然,他觉得这就属于庄生这种年轻作家的无端揣测了。


    实际上,以华国对文化的支持又能有什么风险呢?


    读完,柳达深深的佩服起了庄生的小说天赋来。


    他原本还觉得庄生恐怕很难把长篇小说给写好。


    可现在看来,那种揣测完完全全就是错误的。


    庄生长篇的水平相比于他的短篇一点也不逊色!


    这部小说称的是他近些年读到的写的最好的长篇!


    想完这些,抱着发现了一部有经典潜质的小说的念头。


    柳达激动的将这部小说分享给了办公室的其它编辑……


    而另一边。


    李修文正和上午一样躺在沙发上看一本历史类的书。


    却是突然接到了先锋出版社社长楚琳打来的电话……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