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2章 异国反响

作者:张不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反倒是因此,受网暴之后,自杀离开了人世间。


    李修文不由得想。


    很多时候,血缘关系确实是人们亲情的坚实纽带。


    可纽带,也并不意味着亲人之间就一定有感情。


    要不然。


    世上也不会有那些伤害自己儿女的禽兽出现了。


    相比于血缘。


    人之间的真实存在的感情或许更加弥足珍贵。


    而这,或许也是自己喜欢写小说的意义之一吧。


    他想。


    大部分时间里,人被各种琐碎庞杂之事占领心思。


    也因此就没法长时间内处在某种感情洪流中。


    更别说细心体会这人世间弥足珍贵的感情这种东西了。


    而以文学为主的相关艺术。


    就是能让人在琐碎中体会纯粹感情的那种东西。


    这既是一种享受。


    更能让人在这种纯粹感受中体会世界的本质。


    想到这,李修文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更加的认可了。


    自己做的也并不是靠剽窃别人作品成名的卑劣之事。


    对于这个没有前世那些经典作品的平行世界来说。


    自己这种搬运给这个世界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恐怕远比自己因此附带着而来的名声要重要的多!


    另外。


    之前那网友说她在网上看到变形记让李修文有些惊讶。


    他记得自己的变形记目前只发表在杂志上面啊。


    怎么会出现在网上呢?


    想了想。


    他猜测这可能是有人把自己的小说上传到了网上。


    换句话说,那名网友看的是网上自己小说的盗版。


    对此,他并不生气。


    他还是比较认可余华和莫言那种对待盗版的态度的。


    这个世界还没有发展到每个人都富裕的有足够的钱买书。


    有一些盗版。


    让那些暂时还没那么多钱买正版的读者阅读也未尝不可。


    李修文记得。


    前世。


    上学时自己最初买的书恐怕大部分都是盗版。


    原因嘛。


    自然是因为手里没钱,买书时也只能挑便宜的版本买。


    就这,因为热衷买书,上学时还经常饿肚子呢。


    直到后来上大学。


    看的书多了,很多书比较冷门,基本没有盗版的。


    他这才不得不开始走上了买正版书图书的道路。


    正因如此。


    他今后也不打算怎么追究那些盗版自己小说的商家。


    当然。


    那些盗版之后,仍旧以高价售卖的商家除外!


    只是。


    目前书还没出版,这还不是自己现在该操心的事。


    没再多想,李修文收回心思,继续写起了小说。


    写到六点,他下去吃了顿饭,回来后继续写……


    就这样,随着网上因曝光而来的关注度逐渐下降。


    李修文的生活也逐渐开始恢复之前的那种平静。


    每天,除了偶尔上课,他几乎都是在家里写小说。


    对别人来说,这种单调的生活看起来枯燥无味。


    可对他来说,这种写小说的生活倒还算比较充实。


    写的时候,就相当于又细读了一篇经典小说。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另外,像他这种几乎整天呆在家里写小说的行为。


    这差不多也是大部分作家在写作时候的常态。


    前世。


    据说法国大文豪雨果在写作时为了避免分心。


    把自己的衣服几乎全部都给锁进了柜子里面。


    然后将钥匙扔到了湖里面。


    从而用这种自我与外界隔绝的方式让自己专心写作。


    由此可见一斑!


    而在他恢复像之前一样的那种平静的写作的同时。


    另一边。


    他的小说也是在万里之外的法国引起了一番不小的反响。


    特别是他写的科塔萨尔的《南方高速》这篇小说。


    比如以毒舌和苛刻闻名的老牌评论家让.居德依。


    过去。


    无论是名家还是新手,都逃不过他的犀利点评。


    他吐槽最多的还是那种充斥着奇观的东方文学。


    可这次他却不吝赞语的为这篇小说撰写了评论文章:


    “过去,我们法兰西人通常自诩为世界文学的中心,


    总习惯于用一种略带怜悯的目光审视来自东方的叙事。


    但这一次。


    先生们,读这篇小说,我们必须摘下我们的有色眼镜。


    或许还得稍微低下我们高卢人总是骄傲的头颅。


    这篇小说,无异于给了我们的偏见一记清脆而优雅的耳光。


    这不是我们印象中那种充斥着奇观或隐喻的华国小说。


    它出奇地现代。


    甚至给我一种超越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奇妙感觉。


    另外。


    作者以我们法国巴黎周围的一条高速公路展开故事。


    读的时候甚至让我感觉他就是我们法国本土人似的。


    不然,何以对我们法国了解的这么深入透彻呢?


    可据我所知,这部小说的作者如今只有十八岁。


    这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


    小说讲述的是一扬发生在南方高速公路上的大堵车。


    小说里面,没有英雄,也没有任何超自然力量。


    有的只是一群被困在高速公路车海里的普通人。


    ……


    这些堵车被困住的乘客在停滞的时间和无望的等待中。


    从秩序走向混乱,又从混乱中彼此走向互帮互助。


    甚至于在这种合作中构建起了一个微缩的社会模型。


    可随着道路畅通,一切土崩瓦解,如幻梦泡影一般。


    ……


    作者的叙述精准、客观、冷静,不带任何煽情。


    却将文明的脆弱。


    以及隐藏在日常生活表皮下的荒谬与暴力解剖得淋漓尽致。


    读完让人脊背发凉,却又忍不住让人拍案叫绝!


    ……”


    这篇赞誉极高的文章引起了法国核心文学圈子的注意。


    紧接着。


    顶尖文学杂志的资深撰稿人、著名小说家阿贝尔。


    在她的专栏里就用了整整一版的篇幅来讨论这篇小说∶


    “让.居德依先生这次没有夸张。


    我被华国作家写的这篇《南方高速》给深深震撼到了。


    它让我想起了《老鼠之疫》中那座被封锁的城市。


    和那篇小说一样,这篇小说也只是冷静地呈现。


    呈现那种在极端环境下人性之中细微的变化。


    写得真实到令人窒息!


    ……


    最巧妙的是结尾。


    当道路畅通,人们疯狂逃离,曾经短暂建立的‘共同体’瞬间被遗忘。


    每个人又重新变回孤独的原子,汇入新的洪流。


    这难道不是对我们当代社会最深刻的隐喻吗?


    这位华国年轻作家的洞察力,深刻得简直惊人!


    ……”


    这些重量级的推荐。


    让这篇小说迅速成为了法国文学界讨论的热点。


    而它的影响还不只是这些……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