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某报刊亭。
破天荒的,这家报刊亭外面竟然排了十几米的队。
它的老板,一名六十多岁的老头,对此乐得合不拢嘴。
几十年了,它们报刊亭还是头一次出现这种状况!
而大家,无一例外,都是来购买《大众文学》杂志的。
这让老板很好奇,不懂这些人为什么都来买这本杂志。
他想。
如果是因为里面有那个天才作家庄生的作品的话。
那另一本《现代文学》杂志里面同样也有它的作品啊。
何必要厚此非彼呢?
这反而让他有种回到那个文学狂热的年代的不真实感。
他打算一会儿抽空找顾客问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时一位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才到跟前的男顾客说:
“老板,给我拿本《大众文学》。”
听着要求,他忙去后面给这位年轻的男顾客拿杂志。
可这时他才发现,这个杂志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卖完了。
剩下的,只有他一旁摞的还很高的《现代文学》杂志。
“没了。”他转身,摇头说。
“真倒霉,咋又没了?”年轻男子无可奈何的吐槽道。
上午。
他为了这本杂志,已经在另一家报刊亭排了很长的队。
结果还没等轮到他,那家报刊亭的杂志就卖完了。
这会,他好不容易才排到,竟然又刚好卖完。
真是倒霉啊!
他想,要不是为了打击网上那些女拳师的可恶嘴脸。
看看被她们歪曲的《背对世界》这篇小说到底是讲什么的。
他断不会排这么长的队吃苦费力来买一本文学杂志!
听说没了,排队的人们尽皆唉声叹气的都吐槽起来。
至于原因嘛,和刚才那名年轻男子大同小异。
“大家都要买呗,哪家报刊亭一下子能进这么多本啊?”
“这些杂志也真是,都什么年代了,也不搞电子版。
固步自封,像老学究一样,怪不得之前没多少人看。”
有顾客吐槽说。
“你们为啥都要买那本杂志啊?”老板这会儿趁机好奇的问。
“还不是因为里面有篇叫《背对世界》的小说……”
“网上有女拳师们用这篇小说来佐证她们的恶心观点。
我们就是想看看这篇小说讲的到底是不是他们说的那样。”
……
听着顾客们解释,老板大致明白了他们为何想卖那本杂志。
他想。
还是从前好啊,车马什么的都慢,大家都诚诚恳恳。
妇女能顶半边天,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的同志,
哪有像他们说的网上这种男女之间如此对立的情形存在。
这群人啊,简直就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故意找事的……
这时,突然有顾客开口问,打断了他的思绪:
“老板,什么时候进那本杂志,下次能进多点吗?”
“明早上有,你放心,我肯定多进点。”老板说。
“行,我明天早上再来买。”
说完,排队的人们这会儿大都垂头丧气的离开了报刊亭。
他们打算到其它报刊亭瞅瞅有没有还有这么杂志的。
实在没有,也只能明天起早点趁人少来买了
不过也有少部分,不甘心这次白白排了这么长时间的队。
顺手,就买了本刊有庄生作品的《现代文学》杂志。
……
这样的场景,这两天陆续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报刊亭上演。
不同的是。
有销售能力的,顺手就推销出去了其它文学杂志。
这也让华国文学杂志的销量在这些天得到了飞跃般的增长。
很多报刊亭摊主都有种回到文学狂热那个年代的感觉。
由此可见,李修文这篇《背对世界》的影响之大!
这也使得他的影响力在华国又提升了一大截。
简直可以说是成了一名炙手可热的现象级作家!
也因此,这些天不少杂志和媒体都有采访他的打算……
……
收到庄生发来的小说,总编何寻感到颇为惊讶。
虽说自己是几个小时前才打电话找庄生约的稿。
可他想到是庄生要过段时间才能写出新的小说。
他约稿,不过是提前预约,以免到时被人截胡罢了。
毕竟这离上个月对方投给自己的那篇背对世界也没过去多久。
可他没想到庄生这么短的时间竟然就写好了一篇小说。
从以往来看,这篇小说的水准也绝不会令人失望。
这写作速度,像下饺子般,实在是太过于惊人!
感叹完,赵寻对庄生发来的小说更感兴趣了。
他想看看庄生这次这么短时间写出来的小说到底怎样。
便收回思绪,认真读起了庄生发来的这篇小说。
“竹林中?”
看到小说名,他首先猜测起了小说的内容来。
他想,这小说讲的可能是发生在竹林中的故事。
就像庄生之前的小说《乡村医生》发生在乡村一样。
另外,按照之前庄生小说常带有象征意义的特点。
这竹林也很可能在小说中带有某种象征似的意义。
想到这些,他颇为期待的读起了小说正文的内容。
读了几页,赵寻发现这篇小说不再是那种西方背景的。
而貌似是以邻国日本古代的某个时期为小说背景。
尽管依旧不是本国,但毕竟是同一个文化圈的。
这还是让他感到一丝亲切。
另外,他也不由得佩服起了庄生想象力之丰富。
法国、德国、日本,每个国家他竟都能写的如此逼真。
就如同是那些国家本土的作家在写那些内容一样。
实在是令人叹服!
没犹豫,他继续读起了这篇小说后面的内容。
读完后,赵寻发现这是一篇风格非常独特的小说。
它不同于以往的短篇小说常见的只用一个视角去叙述。
而是用多个人物的供词或者自述来拼凑小说的故事。
小说大致讲的是一场发生在竹林中真相不明的杀人事件。
武士和妻子回家探亲途中,被强盗骗进竹林里。
最后,武士被杀,强盗被抓,妻子跑到寺庙忏悔。
可杀死武士的真凶却无从分辨。
强盗说是自己杀的,武士妻子说是自己杀的丈夫。
但被杀的武士通过巫婆自述却说自己的死因是自杀。
小说很精彩。
读的时候,让赵寻不自觉的就思索起了凶手到底是谁。
可读着读着,反而有些恍惚,根本分不清谁才是凶手。
不由得就反思起了个人叙述和唯一真相的可靠性。
小说里,有一段话写的非常好,让赵寻思索良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