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不长,不到七千字,一上午李修文便写完了。
写完,像从前一样,他暂时没有投稿的打算。
下午,李修文闲来无事,就躺在沙发上看起了书。
三点多时,他手机收到了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
接通后,对方说她是华国儿童文学大赛的工作人员。
打电话来,是想邀请他参加本次儿童文学大赛的颁奖典礼。
时间是十月三日,问他到时候有没有时间参加。
并且说他的作品《小王子》极有可能获得本次冠军。
如果来的话,比赛方会为他报销来往机票和住宿费。
想了想,李修文推脱说没时间,委婉的给拒绝了。
这么大的比赛,颁奖典礼肯定受到的关注度高。
要是去参加,那自己恐怕立马就要暴露在聚光灯下。
到时候,再想平静的过完大学生活就没这么容易了。
听他拒绝,对方又诚恳的劝了许久,希望他能参加。
说这次颁奖典礼能帮他扩大小说和和他自己的影响力。
并且,有不少华国文坛的知名作家作为嘉宾参加典礼。
他要是去了,能认识不少人,绝对不会空手而归。
对此,李修文并未动心,他依旧是委婉的拒绝了对方。
而这一消息,却是让这次大赛的负责人感到非常失望。
原本。
他们还想着借庄生的名头来扩大本次典礼和比赛的关注度呢。
毕竟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庄生这个天才作家长什么样。
要是他来参加,仅凭这个噱头就能吸引到不少网友关注。
华国儿童文学大赛也能因此获得巨大的流量曝光。
从而让他们华国儿童文学大赛的影响力更上一层楼!
可庄生不来,他们也没办法,总不能逼着他来吧?
所幸。
这届大赛的冠军是庄生,这到时也能带来不小的流量。
没办法,他们也只能安慰自己说这样已经不错了……
挂断电话,回想着电话里参赛工作人员对他的邀请。
他猜测,该不会是《小王子》获得这次大赛的冠军了吧?
对此,他是有十分的把握的,毕竟小说的经典在那摆着。
当然,李修文也不能确定,只能看到时候的消息了。
毕竟是人评选的,而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两世为人,他早已不是什么相信人性的青涩少年了……
没多想,收回思绪,李修文继续看起了刚才的书。
晚上。
李修文突然想起这么长时间好像忘了给爷爷打个电话。
也是该时候打个电话说一声,当即拨通了爷爷的手机号码。
接通后,爷爷没有怪他,反而一上来就是嘘寒问暖的。
问他吃的好吗,住的怎么样,大学生活还适应吗。
关爱之情,溢于言表,让李修文心里感觉暖暖的。
也没多说,挂了电话,李修文心里莫名舒坦许多。
次日。
李修文又开始了他每天按部就班的上课生活。
每天,都是过着学校和出租屋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
照之前的打算,他倒是想认真体验一下大学生活。
可或许是麻木久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去体验了。
没办法,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总不能为了体验而体验吧?
晚上,辅导员开了班会,重选了班长和其它班干部。
沈安榆从之前军训时的临时班长又被选成成了班长。
另外。
一个叫王曼文的微胖女孩当选了他们班的学习委员。
星期二,文学理论课上,一个戴眼镜的男老师。
在课堂上,对着同学们大肆夸奖了庄生和他的小说一番。
说什么,庄生的短篇小说开创了不少叙述模式。
每一篇,都可以和之前那些大文豪的作品媲美!
他还说,他觉得庄生以后很有可能成为一代大文豪。
他还号召大家多向这个和他们同龄的年轻人学习。
李修文听着,感到好笑,没想到自己竟会被被老师夸奖。
当然,他也没太在意,毕竟那些小说的实力在那摆着。
没多想,他继续看起了他早上从图书馆借的书。
他看的是一本介绍南美洲国家秘鲁历史文化的书籍。
之所以看他,自然是为了今后写《城市与狗》。
不过。
老师的那番话,却是对班里的其它学生产生了不少影响。
只因他是讲授文学理论的,对文学的专业度在那摆着。
他讲的这方面的话,自然比较容易让大家信服。
听完,大家都很吃惊。
他们没想到现在竟有一个这么厉害的人和他们同龄。
没听说过的,不少都特意去网上搜索庄生的介绍信息。
搜完,她们更加吃惊了,网上的赞誉不比老师说的差。
也因此,他们大多都对庄生和他的作品产生了好奇心。
想着,有时间抽空到阅览室阅读刊有庄生小说的杂志。
听说过的,则对庄生这个天才作家更加钦佩了。
只有李修文无动于衷。
他头也没抬,仍在认真的阅读着手中的那本历史书。
他这个样子,倒使得他旁边坐着的贺伟产生了不解。
趁老师正在讲课,戳了下他的胳膊,低声问他道:
“你咋一点没反应?对庄生的小说就没有一点想法?”
“能有啥反应,小说而已,看了又不能改变什么。”
李修文随口说道,说完就低下下头继续去看书了。
自己的小说,对于夸奖,还能有啥别的反应呢?
总不能,为了装一波,就告诉他那个庄生就是自己吧?
那未免太狗血了,并且现在还不是暴露身份的时候。
“真无趣。”贺伟吐槽道,吐槽完,就转头认真听课了。
……
下午,上古代汉语课时,李修文感觉手机在裤兜里振动了下。
他掏出手机,打开看了下,发现又是编辑刘勇发来的信息。
说是有出版社想联系他,商量下他小说出版的事情。
问他可不可以,可以的话什么时候有时间联系。
李修文也曾想过到时间把短篇小说结集出版。
毕竟发表在杂志上,读者有限,小说的影响力也始终有限。
只有出书,被更多人阅读,它的影响力才能变得更大。
李修文算了下,加上刚写的,目前他已经写了七篇。
这七篇结成集子,八万字左右,也够出一本书了。
于是,他就让刘勇给对方答复,说晚上八点他有时间。
发完信息,李修文没再多想,继续低头看起了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