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2章 人们总是喜欢折中?我全都要!

作者:爱吃鱼小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任命:许燃同志,为‘未来战斗机核心技术验证项目组’总设计师,兼项目总指挥。”


    “任命:宋文骢同志、林启贤同志,为项目组常务副总设计师。”


    一纸来自京城西山的红头文件,在整个华夏军工体系内掀起了滔天巨浪。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只能用“疯狂”二字来形容。


    资金,以一种完全不计成本的方式涌入成都。


    后面跟着的零,多得让611所的财务处长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幸福的眩晕。


    人员,从中科院到各大高校,从沈飞到西飞,但凡是在相关领域叫得上名号的专家、教授、天才工程师。


    一纸调令,背包即走,如同百川归海,疯狂地向着成都这座内陆城市汇集。


    设备,全国所有超算中心,全天候开放绿色通道。


    最新一代的工业母机,最精密的风洞集群,只要项目组一张口,专用军列连夜启运。


    整个共和国最顶尖的智慧和工业力量,在短短半个月内,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被强行整合,拧成了一股足以让地球都为之颤抖的钢铁洪流。


    而这股洪流的总帅,是一个年仅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


    “新歼-10”项目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611所最大的阶梯会议室,座无虚席。


    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坐着的任何一个人,拉出去都是一方技术诸侯,是能在国家级期刊上指点江山的大佬。


    可此刻,他们都像一群刚刚入学的新生,仰着头,看着那个站在讲台前的身影。


    许燃身后巨大的全息屏幕上,正静静地悬浮着那架通体漆黑,取消了垂直尾翼,充满了科幻感的“超级棍子”三维模型。


    流畅的线条,充满暴力美学的设计,让台下无数年轻工程师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一个冷静却又带着一丝沉重顾虑的声音,响了起来。


    “许总师,”


    魏副总师,这位曾经的“稳健派”代表,缓缓地从前排站了起来。


    他扶了扶眼镜,脸上此刻写满了挣扎与严肃。


    “我不是质疑您方案的先进性,您的设计……是划时代的。


    但是,中央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一年。”


    他一开口,会议室里狂热的气氛瞬间冷却了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最关键也是最现实的问题,来了。


    “一年时间,要让我们把这架飞机从图纸,变成一架能安全飞上天的技术验证机。”


    “它的气动布局是全新的,飞控算法是全新的,发动机控制系统更是全新的!


    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后果,我们都承担不起!”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渐渐变得凝重的脸。


    “空军那边,等不了!


    我们现有的歼-10B,面对周边国家不断升级的五代机,压力越来越大!


    他们需要一架能立刻顶上去的,更强大的‘棍子’!”


    他停顿了一下,最终,说出了在他心里盘算了无数遍,看似最稳妥也最现实的建议。


    “所以,我建议,项目组兵分两路!”


    “一路由我牵头,在现有最成熟的歼-10B机体上,进行小步快跑的改进。


    换装国产发动机和新一代雷达,也就是我们最初的‘歼-10A方案’。


    我立下军令状,九个月内,保证让空军看到一架可以立刻形成战斗力的全新飞机!”


    “另一路,由您和宋老、林老总师亲自挂帅,并行推进‘C方案’,也就是我们‘未来战机’的预研工作!


    这样双保险,既满足了空军的燃眉之急,也为我们未来的发展,留足了时间!”


    不愧是老成持重的魏老师,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四平八稳!


    既考虑了现实需求,又兼顾了未来发展,堪称“万无一失”的最优解!


    会议室里,瞬间响起了一片低低的议论声。


    “老魏说得有道理啊,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双线并行?那资源不就分散了吗?本来时间就紧!”


    “可万一‘C方案’失败了呢?我们总得给国家,给空军一个交代吧!”


    赞同,质疑,担忧……


    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整个会议室变成了一个乱糟糟的菜市场。


    宋文骢和林启贤两位老人坐在第一排,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一丝无奈。


    他们当然知道C方案的风险。


    但他们更清楚,如果不大破大立,不大胆去赌这一个未来,那所谓的“双保险”,最后可能变成“双输”!


    就在这片巨大的争吵与喧嚣之中。


    许燃,终于动了。


    他放下手里的保温杯,清脆的声响瞬间让整个会议室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他身上。


    “魏总师,”


    许燃平静地看着那个满脸执拗的老人,“你的顾虑,是对的。


    你对国家,对项目负责任的态度,我个人,表示敬佩。”


    他一开口,就先肯定了对方,这让魏副总师紧绷的脸色微微缓和了一些。


    “但是,”


    许燃话锋一转,黑白分明的眸子里透出洞穿一切的锐利!


    “你的方案,也是错的。”


    魏副总师的脸色,瞬间又僵住了。


    许燃没有理会他,只是转过身面向了巨大的全息屏幕。


    他没有搞一言堂,而是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举动。


    “现在,我给你们一个机会。”


    他的手指在控制台上一划,屏幕上那架科幻的“C方案”战机旁边,又凭空出现了一架看起来略显“传统”的,也就是魏副总师口中的“A方案”,歼-10C的模型。


    “支持A方案的,和支持C方案的,各自派出代表,上台来。”


    许燃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


    “公开辩论。”


    “用你们的数据,你们的理论,你们的经验,去说服对方。”


    “谁赢了,我们就用谁的方案。”


    这……这他妈的……也行?!


    所有人都懵了!


    把决定国家未来几十年的战机发展路线,搞成一场大学里的辩论赛?!


    然而,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


    “我先来!”


    一个年轻气盛,来自气动布局组的博士,第一个冲上了台。


    他指着平庸的A方案模型,慷慨激昂地陈述着无垂尾布局在未来高隐身战场上的巨大优势!


    紧接着,一个来自结构强度组,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也走上台。


    用一组组血淋淋的仿真数据,反驳无垂尾设计在跨音速区间,可能带来的灾难性结构颤振!


    一场堪称共和国军工史上,最高水平的“神仙打架”,就这么毫无防备拉开了序幕!


    从气动,到材料。


    从飞控,到航发。


    从电磁隐身,到后勤维护……


    一个又一个顶尖专家,轮番上阵。


    将两个方案的优缺点,掰开了,揉碎了,展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许燃,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他只是像一个最高明的棋手,安静地看着棋盘上一场场激烈的厮杀。


    整整三个小时。


    当最后一位发言者走下台时,整个会议室再次陷入了寂静。


    所有人都沉默了。


    因为辩论的结果,是平手。


    所有人都承认,“C方案”是未来,是星辰大海。


    但也同样,所有人都对一年之内,能把这片星辰大海,从梦里捞出来变成现实,缺乏最基本的信心!


    会议,陷入了一个无解的死局!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关乎未来的豪赌,即将以一个最憋屈的“折中”方案收场时。


    沉默了三个小时的年轻人,终于再次开口。


    “说完了?”


    他环顾四周。


    没人说话。


    “很好。”


    许燃点了点头。


    然后,他做出了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灵魂为之一颤的神来之笔!


    他缓缓地,走到了巨大的全息屏幕前。


    在所有人充满了困惑与不解的目光注视下,他伸出手指在空中轻轻一划!


    他,竟然像玩游戏一样!


    用两根手指,将代表着稳妥与现实的“A方案”的成熟机体模型,从屏幕的一侧拖拽了过来!


    然后!


    又用同样的方式,将代表着未来与疯狂的“C方案”模型,直接“肢解”!


    他粗暴地,将“C方案”充满暴力美学的DSI进气道,拥有“预测性控制”能力的虚拟变态发动机,和被他自己命名为“Genesis”飞控的核心模块……


    一个一个,拖拽了出来!


    最后!


    “咔嚓——!”


    一声仿佛来自异次元的清脆虚拟组合声!


    他在所有人的瞳孔都骤然收缩的注视下!


    将这几块代表着“未来”的碎片,狠狠地直接“怼”进了代表着“现实”的“A方案”的身体里!


    嗡——!!!


    屏幕上,一架糅合了两个方案所有优点,充满了矛盾与和谐之美的全新狰狞“怪物”,凭空浮现!


    “……”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看傻了。


    他们呆呆地看着屏幕上匪夷所思,充满想象力的“缝合怪”,大脑一片空白!


    许燃,缓缓地转过身。


    他看着台下一张张被彻底震傻的脸,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充满霸气的笑意!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


    “我们,全都要!”


    轰——!!!!


    石破天惊!


    “我们,一边开发现有的车!”


    “一边,给它换上未来的引擎!”


    他伸出手指,重重地点了点屏幕上狰狞的“怪物”!


    “我命名这个过渡方案为——”


    “歼-10D!”


    “它,将采用A方案最成熟的机体和结构,以保证我们的研发周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