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湖畔,风吹过带着阿尔卑斯山巅的寒意。
国际高能物理大会主会场,暖气开得足够,却依旧压不住从心底渗出的紧张感。
座无虚席。
全世界最聪明的一群大脑,此刻都汇聚在这里。
他们的目光,聚焦在会场第一排正中央年轻的东方面孔上。
演讲台上,爱德华·戴维斯教授刚刚结束了他关于“时空泡沫与量子引力”的演讲。
这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被誉为“距离诺贝尔奖只差临门一脚”的物理学巨擘,并没有立刻下台。
他清了清嗓子,示意工作人员切换PPT。
嗡——
巨大的幕布上,出现了一组所有人都熟悉的,许燃那篇论文中的核心公式。
以及一个被鲜红色方框圈起来的,刺眼数学推导。
“我个人,非常欣赏许燃的才华。”
戴维斯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回荡在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语气诚恳,眼神里却带着学术权威的审判感。
“他的‘大气层散射聚焦模型’,是一个天才的构想。但是……”
他的手指重重地敲了敲演讲台。
“科学的殿堂,不容许任何一丁点的瑕疵!
在这个模型推导的最后一步,为了自洽,他引入了一个与广义相对论奇点理论存在根本性矛盾的假设!
这,就是我提出的悖论!”
戴维斯的目光穿越人群,精准地落在了许燃的身上。
“除非这个悖论能被完美地解决,否则,无论这个模型看起来多么美妙,它都只能是建在流沙之上的空中楼阁!”
“风一吹,就散了!”
话音落下。
无数记者手中的相机,镜头疯狂伸缩,对准了第一排。
“完了,戴维斯这是公开宣判死刑啊……”
“我就说,这么年轻,怎么可能提出完美无瑕的理论……”
“可惜了,一个天才,可能就要在这里被终结了。”
窃窃私语声,如同蚊蚋嗡嗡作响。
坐在许燃身旁的简瑶,穿着一身得体的套裙,双手紧张地攥在一起。
清冷如水的眸子里,染上了浓得化不开的担忧。
就在风暴的中心,许燃的脸上却没什么表情。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台上的PPT,又看了一眼戴维斯咄咄逼人的眼神,像是看到了一道有点意思的解谜游戏。
在全场数千道目光的注视下,他缓缓站起身。
一步。
两步。
走向了属于胜利者也属于失败者的舞台。
他走上台,没有去看虎视眈眈的镜头,而是先对着戴维斯教授微微躬身。
“感谢戴维斯教授的质疑。”
许燃的声音,通过他面前的话筒传出。
清澈稳定,没有一丝一毫的紧张。
“正是因为有像您这样严谨的前辈,时刻对真理保持着敬畏与警惕,我们的科学,才能不断地向前进步。”
先礼后兵,不卑不亢,风度翩翩。
台下不少原本抱着看热闹心态的学者,都不由得暗暗点头。
戴维斯的脸色缓和了一些。
他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许燃可以开始他的“辩解”。
然而,许燃接下来的动作却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他没有走向那个可以连接笔记本电脑的演讲台,甚至连看都没看一眼。
而是径直走到了舞台最角落,那块因为太久没用,已经落了一层薄灰的黑板前。
“啪嗒。”
他从粉笔槽里,拿起了一根白色的粉笔,在手里轻轻掂了掂。
全场都安静了下来。
他要干什么?
在这样一个全球顶级的物理学会议上,放弃了酷炫的动画和PPT,要用这种方式,来回应一位诺奖级别大佬的终极质疑?
自信?
还是自暴自弃的疯狂?
“疯了!他一定是疯了!”
BBC那个金发女记者,压低了声音,对着镜头,兴奋地做着现场报道。
许燃没有理会台下的任何声音。
他转过身,面向黑板。
整个世界,仿佛都从他身后退去,只剩下眼前这块等待着被真理填满的巨大黑色画布。
他的手,动了。
粉笔与黑板接触,发出了清脆的“沙沙”声。
第一行,他写的正是戴维斯悖论所依据的,广义相对论奇点理论的彭罗斯-霍金定理。
台下的物理学家们都点了点头,这是最基础的起点。
戴维斯教授的嘴角,也勾起了一抹尽在掌握的弧度。
他以为,许燃会在这套旧有的理论框架里,和他进行一场注定会失败的绝望缠斗。
然而,下一秒。
许燃写下的东西,让所有人的表情都凝固了。
没有继续往下推导物理。
他写下的,是一行所有物理学家都看得懂,却又感觉无比陌生的数学符号。
一个关于“多维复变函数”的标题,被他重重地写在了黑板的正中央!
“物理学的困境,很多时候,”
许燃没有回头,他平静的声音飘散在会场的空气里,“并不是物理本身出了问题。”
“而是描述它的数学工具,不够用了。”
话音落下!
一排排,一列列,充满了暴力美学的数学公式,开始野蛮地在巨大的黑板上蔓生开来!
“黎曼-希尔伯特问题?”
台下,一个来自德国马普研究所的数学家,失声叫了出来!
他看着黑板上那个他研究了一辈子,却依旧感觉深不见底的数学难题,像见了鬼一样!
“不!不对!”
他旁边的菲尔兹奖得主,死死地抓着自己的头发,声音都在发颤,“这不是标准的黎曼-希尔伯特问题!
你们看那个积分核!卖糕的……他把它推广到了一个……六维的复流形上!”
震撼!
无与伦比的震撼!
在场所有的物理学家,都感觉自己的智商被狠狠地按在地上摩擦!
他们像是误入神殿的凡人,根本看不懂墙壁上那些壁画的含义,却能清晰地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迫感!
他们以为自己是来看一场物理学的巅峰对决。
可现在,台上那个人直接掏出了一套来自未来的数学“圣经”。
然后告诉他们,你们争论的那个问题,在我们这儿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
用一套全新的数学规则,去重新定义你这个物理世界!
简瑶坐在台下,眸子里此刻燃烧着骇人的光芒!
她看懂了!
别人看的是热闹,她看懂了门道!
许燃正在做一件比解决悖论疯狂一万倍的事情!
他把他之前为了证明黎曼猜想,而顺手创造出来,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能熟练运用的数学“副产品”,当成了一把无坚不摧的屠龙刀!
然后,用这把刀砍向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的根基!
他将戴维斯描述的,在现实时空里,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物理“奇点”,通过他创造的这套全新的数学映射,直接“扔”进了一个更高维度根本不存在“奇点”这个概念的光滑复流形空间里!
然后,在那个空间里云淡风轻地走过去。
最后,再映射回来。
所谓的无法逾越的悖论……
消失了!
不是被解决了,而是像一个低级代码里的bug,在更高版本的系统里,被直接兼容、无视、抹平了!
它,自然而然地就不存在了!
“噗通。”
前排,一位年逾七十的剑桥大学物理系主任,双眼翻白,因为大脑缺氧和过度刺激直挺挺地从椅子上滑了下去。
而演讲台旁边。
爱德华·戴维斯,这位执掌着当今弦理论牛耳的超级巨擘,此刻正张大了嘴。
呆呆地看着黑板上那个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他却完全无法理解的推导过程。
手里的那杯水,“哐当”一声掉在地上,碎了一地却浑然不觉。
终于!
随着最后一个符号,如同画龙点睛一般重重地落下!
许燃停下了笔。
他后退一步,看着满满一黑板堪称艺术品的推导。
随手将那根已经只剩下粉笔头的粉笔向后一扔。
粉笔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线,“啪”地一声精准地落回了粉笔槽中。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全场死寂。
三秒后!
轰!!!!
足以将整个日内瓦湖都掀翻的雷鸣般掌声,轰然炸响!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那些白发苍苍,在各自领域里呼风唤雨的学术泰斗们,像一群最狂热的追星族,用尽全身的力气鼓掌欢呼!
……
第二天,日内瓦湖畔的酒店套房里。
许燃正穿着浴袍,喝着一杯热牛奶,看着窗外湖光山色。
“咚咚咚。”
门被敲响。
大会评委会的主席,一个慈眉善目的法国老头,带着两个工作人员,一脸局促地站在门口。
“许燃,早上好,没打扰您休息吧?”主席先生的语气,谦卑得像个小学生。
“请进。”
“是这样的,”主席先生搓着手,脸上露出了一丝羡慕的表情,“我们评委会昨晚连夜开了一个紧急会议。
所有成员,全票通过,一致决定……”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
“破例,将本届大会的‘理论物理杰出贡献金奖’和‘青年物理学家创新奖’,这两项最高荣誉,同时授予您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