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9章 工艺问题的终结

作者:爱吃鱼小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航材院,特种加工中心,灯火通明。


    夜,早已深了。


    整个实验室却像一颗被强行注入了过量咖啡因的心脏,亢奋地跳动着。


    几十名平均年龄超过五十岁的专家、工程师,此刻全成了眼睛通红的网瘾少年,死死盯着那台被连夜改装的五轴电火花机床。


    它的核心部件旁,多了一套狰狞而复杂的金属管路系统,像后天嫁接上去的异形器官。


    一个造型奇特的旋转喷嘴,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对准了工作台上的样品。


    “罗老,管路压力稳定,循环系统正常,各项参数……都按许同学给的设定好了。”


    实验室负责人刘毅推了推滑到鼻尖的金丝眼镜,声音因长时间的专注而有些沙哑。


    他身边,罗毅鸿院士双手背在身后,清瘦的身体站得笔直。


    他没有说话,只是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跳动着一团火,一团压抑了半辈子,几乎要燃尽他所有生命力的期望之火。


    商飞的副总工周振则紧张地攥着拳,手心里的汗把那份打印出来的《理论方案》都浸得有些濡湿。


    全场,唯有许燃像个局外人。


    他找了张椅子坐下,安静地看着工程师们做最后的调试,表情平静,像是来参观的学生。


    “开始吧。”罗毅鸿院士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像鼓槌敲在每个人心上。


    刘毅深吸一口气,在操作台上重重点下“执行”按钮!


    “嗡——”


    机床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


    密封的工作仓内,介电液迅速注满。


    紧接着,那枚旋转喷嘴开始高速转动,带起一圈清晰的漩涡!


    “滋滋滋——”


    高能电弧瞬间释放!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盯着监控屏幕上传回的加工画面。


    在许燃的理论中,那股高速旋转的流体,会在电弧熔化金属的下一微秒,就将那些该死的熔融颗粒全部卷走,不给它们任何重新凝固的机会!


    五分钟,像一个世纪般漫长。


    当加工完成的提示音响起时,刘毅几乎是扑到机床前,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枚还带着温热的单晶叶片。


    “快!送去检测!”


    叶片被立刻送入旁边的无尘观察室。


    所有专家都像赶集的鸭子,一窝蜂地涌了进去,把小小的观察室挤得水泄不通。


    超高倍率电子显微镜启动,画面被同步投射到墙上的巨幕。


    视野在飞速放大。


    十倍、百倍、一千倍、一万倍!


    当画面最终定格,所有人的呼吸都在那一瞬间停止了。


    巨幕上,叶片的表面结构清晰呈现。


    光滑,却又带着一丝不完美。


    那层如同癌症般丑陋的“重熔层”,虽然没有了之前那般狰狞,却依旧像一层薄薄的牛皮癣,顽固地附着在完美的晶体结构上!


    它变薄了!


    薄了超过百分之七十!


    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甚至可以说是突破!


    但……它没有消失!


    “呼……”


    观察室里,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集体叹息。


    那口气里,有巨大的遗憾,也有“果然如此”的了然。


    “我就说嘛,理论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一位老工程师扶了扶眼镜,低声咕哝道。


    “能把重熔层削薄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了不起了,足以发一篇顶级期刊了。”


    “是啊,想完全消除?怎么可能……物理规律就在那儿摆着。”


    几句议论,像针一样扎在周振心上。


    他脸上的狂喜迅速冷却,化为一片苦涩。


    是的,这已经是奇迹了,可这不是他们想要的奇迹。


    有,和没有,是两个概念!


    只要这层东西还存在,哪怕只有一丝一毫,就意味着他们的发动机叶片,在寿命和可靠性上,永远要比别人矮一头!


    罗毅鸿院士的身形晃了晃,眼中的那团火,肉眼可见地黯淡下去。


    他缓缓闭上眼,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无法掩饰的疲惫与失望。


    就差一点……


    就差那最后的一点啊!


    整个实验室的气氛,从刚才的狂热,瞬间跌入冰点。


    就在这片凝重的死寂中,许燃的声音响了起来,平静,没有一丝波澜。


    “把样品拿出来,我看看。”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进了观察室,正站在那台巨大的显微镜旁。


    刘毅愣了一下,随即苦笑着摇摇头,依言照做。


    还能看出什么花来?


    数据都摆在眼前了。


    许燃没有说话,他接过那枚被所有人宣判了“死缓”的叶片,又走到那台被众人寄予厚望却最终差了一口气的机床前。


    没有看电脑模型,也没有调取实验数据。


    目光从改装后的旋转喷嘴,缓缓扫过复杂的管路,最后落在机床的底座上。


    他就那么看着,一看就是三分钟。


    所有人都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不知道这个少年在干什么。


    难道是……不甘心?


    刘毅刚想开口说几句安慰的话,许燃却突然动了。


    他伸出手指,轻轻敲了敲那个刚刚还在创造“准奇迹”的喷嘴。


    “流体从泵里出来,经过管路,再从这里喷射出去。


    整个过程中,管壁存在粘滞效应和层流干扰,工作液的实际喷射速度,比你们在电脑里模拟的理论值,低了7.3%。”


    他的声音在每个工程师的耳边轰然炸响!


    什么?!


    刘毅猛地瞪大了眼睛!


    粘滞效应?


    层流干扰?


    这些都是流体力学里最基础,但也最复杂、最容易被理想化模型忽略掉的东西!


    他们模拟时,为了简化计算,确实把工作液当成了无粘性的“理想流体”!


    可……7.3%?


    这个数字,他是怎么知道的?!


    张口就来?!


    没等众人从震惊中回过神,许燃的手指,又指向了喷嘴的内壁。


    “压力不够,速度来凑。


    可速度上不去,说明能量在这里被损耗掉了。”


    他看着刘毅,下达了第二道指令。


    “把喷嘴的收敛角,再改小3度,减少流体的扰动。


    内壁做镜面抛光,把粗糙度降低到0.01微米以下,减少摩擦损耗。”


    “最后,把泵的输出压力,再提升5%。”


    三句话,砸得满屋子的专家头晕眼花。


    所有人都懵了。


    他们不是听不懂,是完全无法理解!


    改小3度?


    为什么不是2度或者4度?


    压力提升5%?


    依据呢?


    这些参数的调整,在任何一个实验室里,都需要经过海量计算和反复试验,才能得出一个最优解。


    而眼前这个少年,就这么看了一眼,摸了一下,就给出了精确到个位数的修改方案?


    “许同学……”刘毅的喉咙发干,“你……你这是……算出来的?”


    “算?”


    许燃推了推眼镜,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


    “我的大脑,就是超算。”


    一句话,噎得刘毅差点当场窒息。


    狂!


    太狂了!


    可偏偏,他看着许燃那双没有一丝波澜的平静眼睛,竟找不出半个字来反驳!


    罗毅鸿院士原本死灰般的眼睛,再一次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他一把抓住刘毅的手臂,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声音嘶哑地咆哮:


    “还愣着干什么!”


    “照他说的做!一个字都不许改!马上!”


    ……


    又是一个小时的焦急等待。


    当机床的二次改造完成,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心脏快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


    第二次实验,开始!


    这一次,当那枚全新的叶片被送入观察室时,没有人敢先凑上去。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给许燃让开了一条路。


    许燃走到显微镜前,俯身,调整焦距。


    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几十秒后,他直起身,面无表情地对身后的人说了一句。


    “你们自己看吧。”


    说完,他便转身离开了观察室,仿佛对结果毫不关心。


    罗毅鸿院士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几乎是手脚并用地扑了过去,一只眼睛死死地贴上了目镜!


    只看了一眼!


    老人家的身体,便如同被雷电劈中,猛地一僵!


    紧接着,他苍老的身躯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


    “怎么了罗老?”


    “结果怎么样啊?”


    周振和刘毅急得满头大汗,连忙围了上去。


    罗毅鸿缓缓地抬起头。


    那张布满沟壑的脸上,不知何时,已经老泪纵横!


    他没有说话,只是颤抖着,默默地让开了位置。


    刘毅怀着一颗即将爆炸的心,凑了上去。


    下一秒,他也呆住了。


    巨幕上,画面同步刷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