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3章 前奏(下)

作者:菓大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见女儿目光变得坚定,高禀义脸上泛起满意的微笑。


    “那父亲,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做?”高黎江下了决心,语气也不再游移不定。


    “陛下忧心国事,如今旧疾复发、缠绵病榻……


    楚王殿下出征老六部的粮草军备又出了问题,晋王他们定会抓住这件事做文章,揪着张良和朱庆宗不放……


    户部、兵部那群废物,这次正好拿他们转移元拯这老匹夫的注意力!”高禀义神思内敛,整理着心里的暗算,眼神眯成了一条线,


    “趁着他们动念收拾朱庆宗和张良,咱们正好安排好宫里的事!”


    “可是那天陛下呕血,晋王追问太医,陛下呕血的内情……


    父亲,想必晋王已经对陛下的身体有所怀疑了!您确定过了这么久,张济昌他们都诊不出陛下体内的毒?


    万一他们因着陛下这次呕血,用别的法子试出来陛下体内的毒,咱们该怎么办呢?”


    “傻丫头,到了今日你竟然还在纠结这个,真是白白浪费了为父这么多年对你的教诲!”高禀义一脸的恨铁不成钢,轻声斥责女儿道:


    “诊脉的是太医院的太医,每日在陛下身边的是陛下最信任的老宫人福临,还有良妃和淑妃她们时时入式乾殿侍疾,陛下的汤药出了问题,谁的嫌疑最大?


    这也是为父让你平日少去式乾殿的原因,现在明白了吗?”


    “可是,女儿实在是有一件事想不明白,那张济昌身为太医令,医术不可能是滥竽充数的,怎么这么久都诊不出陛下体内的毒?


    难道……他也是咱们的人?”高黎宁看着父亲提出了多日的疑问。


    “不是!”高禀义的回答简单直接!


    “不是?那他是晋王那边的人?”高黎江惊的眼都瞪了起来。


    “你觉得呢?”高禀义看着女儿,一脸的讳莫如深。


    “父亲,女儿现在心很乱,我……我不知道,这个张济昌在太医院这么些年,就是个左右逢源、老谋深算的墙头草!


    女儿曾多次试探他,可他总是不接招!要不是念在他医术精湛,确有些真本事,陛下又信任他,本宫早就想收拾了他,换个更听话的做太医令了!”


    “信任?陛下的信任,比起全家老小的性命,你会怎么选?”高禀义轻哼一声,对高黎江的判断嗤之以鼻。


    “全家老小的性命?”高黎江看着父亲,口中低声重复着他的话,


    “父亲是说,张济昌之所以不敢将陛下体内中毒的迹象说出来,是因为他有把柄在父亲手中攥着?”


    “他确有把柄在我手中,可是他并不知道攥着他把柄的人是我!”高禀义轻轻点头,


    “知道敌人是谁不可怕,看不见的敌人才最可怕!


    在张济昌眼里,所有他能见到的人,都可能是暗中盯着他的敌人!


    他既不敢试探,又不敢得罪,对他而言草木皆兵,咱们才更安全!”


    “可是,您几个月前就说已在陛下的汤药里加了料,只待神不知鬼不觉的等陛下病势沉重,便可寻个时机,给良妃扣上‘毒害圣躬’的罪名!


    届时她百口莫辩,连同她背后给她撑腰的晋王,一网打尽,本宫便可名正言顺的接过六皇子抚养之权,垂帘辅政!” 她越说越激动,声音忍不住都拔高了,


    “可如今都几个月了,陛下的身子是越来越弱了,可直到几天前,他还能为楚王粮草的事大发雷霆!良妃那个贱人,之前日日守在陛下身边,一副贤良淑德的样子!


    本宫看着,只觉得那一碗一碗的汤药,倒更像是滋养了她的气运!


    父亲,那‘料’……究竟是个怎样的功效?


    女儿每天提心吊胆,这样的日子到底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高黎江越说越紧张、越说越激动,以致近乎癫狂。


    高禀义抬起眼皮,目光锐利直刺女儿焦躁的脸:


    “皇后娘娘,” 他换了更正式的称呼,带着勉强压着的怒气和耐心,


    “那料……当然有用。陛下龙体每况愈下,你以为仅仅是忧思国事、怒火攻心吗?


    那个张济昌,早就知道他一家老小性命在他人股掌之间,他若敢说,又怎么会时至今日都装聋作哑?


    再者,你觉得太医院只有他一个人医术精湛?难道就没有别的太医发现陛下的脉象有问题吗?


    以前他们不说,到今日,即便他们知道了背后之人是谁,已不可能敢说出来了!


    你道是为什么?你觉得他们不懂,不管是玩忽职守,还是欺君之罪,哪个是只杀他们一个人的头就行?


    那料,名叫‘蚀心散’!无色无味,入水即融。


    混在陛下日常服用的温补汤药中,日积月累,早已侵蚀入心脉不可逆转了。


    表面看去,好像是风寒入体引发的心悸、气短,日渐虚弱,与忧思过度之症无异。


    若没点儿真本事,就是细细的诊脉,也难立时察觉异样。”


    他眼中闪烁着冷酷而精明的算计,


    “太医院那边,从现在起,陛下服用的‘归元养神汤’的剂量……该‘酌情’加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陛下从此无力起身,一个月内日渐衰弱,随后药石罔效!”


    高黎江的心脏狂跳起来,带着混合了恐惧与狂喜的颤栗:


    “加量?那……那痕迹?张济昌万一不再隐瞒,说出实情呢?


    一旦晋王知道了陛下一病不起的真相,追查起来,父亲可有把握……”


    “蚀心散本就有此妙用。” 高禀义嘴角勾起一丝残忍的弧度,


    “小剂量是缓慢侵蚀,到了时候,即便不用喝药,只需在殿中的香炉里放上一味催化香,便是催命符……


    症状会迅速恶化、心脉衰竭,如同急症发作引发的心疾猝死!神不知、鬼不觉!


    张济昌是太医令,陛下的脉案一直由他主理。


    若他说陛下是旧疾复发,急症攻心导致心脉倶摧,谁敢质疑?谁能质疑?更何况……” 高禀义眼中寒光暴涨,


    “那个良妃,可是日夜守在陛下身边,亲手侍奉汤药的人!陛下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突然暴毙,她——


    就是最大的嫌犯!


    人证——张济昌的脉案、药方!


    物证——陛下服用的最后一剂归元养神汤就是证据,最终都会指向她!


    弑君大罪,铁证如山!她身上就是长了一百张嘴也不可能自圆其说!


    若有人站出来替她说话,正好就是她背后的人,一个也跑不了!”


    父亲的话虽让高黎江的担心有所缓解,可紧张的情绪依然令她呼吸急促、难以平复:


    “还要一个多月,不知会有多少变数!这太慢了!父亲!本宫实在是担心!


    恐怕晋王他们那些人也等不起!陛下如今虽病着,脑子却还没糊涂!


    陛下之前迟迟不立太子,不就是防备良妃借助六皇子得到朝廷重臣的拥护,好让咱们与晋王在朝堂上暗自较劲、相护制衡吗?


    未立太子,咱们跟晋王、良妃算是旗鼓相当,可一旦皇储之位明确了,太子出于良妃就公布天下了,届时朝野内外那些墙头草必然会向晋王、良妃倾斜……


    如果再拖下去,万一陛下有个好歹,被良妃他们先动手得了先机,咱们岂不是为他人作了嫁衣裳!


    而且还有一件事,女儿实在是心里不安宁!”


    见父亲看向自己等她的下文,高黎江把心底的顾虑和盘托出,


    “父亲您想想,楚王殿下虽然年轻,可毕竟也是文韬武略、身经百战的镇南大将军!他的楚王军在北元的战力可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


    万一朱庆宗他们做的不彻底,楚王殿下安然回来了,咱们恐怕会措手不及?”高黎江心底忽然升起一丝不安,提出她最担心的事情。


    “而且朝中现在还有杨易之那个老匹夫,他如今虽赋闲不领兵,可他的亲弟弟和大儿子手下可是拥有众兵啊,更别提他在朝中各州郡军中的门生故旧遍地了!


    一旦楚王出事,他们是一伙的,怎么可能袖手旁观?


    父亲您想想,万一楚王得胜还朝,这朝堂,还有咱们高家的立足之地吗?


    这后宫,还有本宫这皇后的位置吗?!”


    高黎江此时的担忧,的确给高禀义本觉胜券在握的计划提了个醒。


    他沉思片刻,觉得的确不能将对楚王的安排,完全交付在朱庆宗和张良那二位身上……


    “无妨,杨易之在朝中威望再高,他那里也不过是个不领兵的侯府。他杨家又一贯秉承忠君护国的传统,从不主动参与朝中皇储纷争。


    即便是为了保护他的女婿楚王殿下,等他安排好一切让楚王安全的回了洛城,咱们要做的也都做完了!


    万一还有遗漏也不怕,楚王殿下的王妃不是就在洛城吗?把她宣进宫来住上些日子,让楚王殿下投鼠忌器。


    等他为着他的老婆孩子老老实实的承认了幼主新君,他再要想反悔不认你这个辅政太后,就是谋逆之罪……


    为了北元朝堂稳定,到时候咱们这位楚王殿下,即使心有不甘也得老老实实的回他的义阳,继续做他的镇南大将军!”


    “所以,父亲的意思是……楚王殿下不足为患?”


    高禀义向女儿靠近了些,压低声音道:


    “自然不是!只是咱们当下还有时间!


    不过与其夜长梦多,不如快刀斩乱麻。


    这次陛下因楚王北境粮草军备供给问题急怒攻心病倒,的确是天赐良机!


    晋王等人因粮草之事和陛下一病不起焦头烂额,必然会忙着奏请陛下立储,虽陛下此时未必没有此念,可晋王提出来也不可能不被陛下猜忌。”


    自己的顾虑被父亲一一解决,高黎江的内心立时被未来自己权倾朝野的期待充斥起来,一股灼热的欲念从心底窜起,烧得她口干舌燥。


    她仿佛已经看到良妃身首异处,晋王党羽被连根拔起,而陛下唯一的六皇子元修,如同受惊的小鹿,被带到她面前,向她跪拜高呼“母后”……


    “好!本宫会提前做好安排……到那日,及时封锁宫禁!


    父亲聚集群臣,于早朝时宣布陛下遗诏,给良妃一党定罪!”


    “正是!这才是关键!” 高禀义斩钉截铁,


    “光有陛下的‘暴毙’和良妃的‘罪证’还不够!


    必须在事发之时,第一时间隔绝内外,掌控全局,不给任何人反应和串联的机会!尤其是晋王和他在宫里的眼线!”


    高禀义眼神渐深,似已置身自己亲自安排的,即将上演的大戏!


    喜欢许我今世,还君来生!请大家收藏:()许我今世,还君来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