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3章 先舔大佬

作者:我怂我骄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林析猜得没错,这桌特殊的宴席,就是卫慕氏专门给百胜寨中有头有脸的人布设的。


    折夜阑给众人介绍他的时候,只说林析是自己的幕僚,当她提出让林析去坐这一桌的时候,还有个表舅不同意,怕他惊扰了贵人。


    直到后来折夜阑又给林析贴上了一层救命恩人的标签,反对的人才闭了嘴。


    林析入座之时,桌上已经坐了四人,他也不管这些人什么身份,笑着朝众人拱了拱手,便挑了个能看见折夜阑的位置,坐了下来。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桌上的人也不认识林析,纷纷笑着点头还礼,没人主动搭话。


    和周围推杯换盏的热闹氛围相比,这桌子的人似乎都不是很喜欢说话……


    林析快速扫了一眼面前这些的“达官贵人”。


    四人中,有三个中年人,一个老人,其中应当数那老者地位最高。


    柴米油盐酱醋茶,宋人吃饭时有佐茶的习惯。


    只要老头茶盏中的茶水少了些,身边坐着的几个人就会抢着给他满上。


    结合对方年龄,林析猜测,这老头大概也是百胜寨中某个家族的族长之类。


    这个地方他和折夜阑又不会长住,林析自然不会费劲去巴结谁,大家都不说话正合他心意。


    于是自顾自拿起筷子,大快朵颐。


    坐在老人右侧的王元见状,眉头一挑,心下不悦。


    他哪知道林析不是本地人,心道这个不知道从哪来的小子,真是半点眼力见都没有,难道没看到他堂堂百胜寨主薄,在这桌上连筷子都不敢拿吗?


    瞧瞧这小子在干什么?


    嗦猪骨头的声音能不能小一点!


    知不知道对面坐的是谁啊???


    怕惊扰到贵人,他连连朝着林析使眼色。


    林析却是当没看见一样,依旧大口吃肉,大碗喝茶。


    他实在忍不了,于是捂着嘴不时咳嗽几声,希望能将林析的注意力拉扯过来。


    “咳咳咳!!!”


    林析此时身穿一袭锦袍,还不够长的头发也用布帛幅巾包了起来,看起来就和一个普通的汉人士子无异。


    读书人在府州本就是个稀罕玩意儿,从他坐下来开始,文洎父子就注意到了他。


    见其行为举止粗鄙,全然没有读书人的仪态气度,二人不禁暗自摇头,边州士子底蕴终究比不得中原。


    但二人毕竟眼界够高、心境够广,也不至于因此就看不起林析,见主簿张元一个劲给对方使眼色,文洎敲了敲桌子不悦道:


    “吃饭便吃饭,你一个劲咳嗽作甚?”


    父子二人昨天在王元的安排下休憩了一夜,今天天还未亮,文洎就拉着文彦博在百胜寨四处巡视,傍晚时分全程目睹折夜阑押送粮草进寨。


    回去刚好碰到卫幕氏族人来给张元送请帖,张元本想拒绝,可文洎却来了兴致。


    他今日已经对百胜寨的屯田状态,边民生活水平等堡寨基本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对于卫幕氏这个在一众贫民中的突兀存在自然会产生好奇。


    张元不知道文洎想法,生怕惊扰了贵人,连忙派人让其他几个被邀请的几人回避一下,只有他和孙虎二人前来作陪。


    于是才有了这偌大一张桌子只坐了四人的景象。


    王元被文洎训斥,顿时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做声。


    林析抬头,朝老头投去感激的笑容。


    他抹了抹嘴,看向折夜阑的方向,发现少女正在和族长说些什么,桌上人人带笑,看起来和乐融融。


    放下心来,他收回目光,继续和手里的猪大骨战斗!


    与他相比,对面的文洎父子的吃相则要养眼的多,动静之间无不符合儒家君子之风。


    唯一和林析差不多的,就是坐在最边上的监押孙虎……


    不多时,文洎放下筷子,


    “宽夫,今日一天下来,你觉得这百胜寨如何?”


    文彦博递给父亲一块锦帕,


    “与其余堡寨,大有不同,无论是守军士气,还是边民气质,都比我们先前看到的几个堡寨要……更富生气!”


    桌子五人,除了林析之外都是自己人,文洎的声音没有压得太低,坐在对面的林析也能听个大概,


    “正是,那你觉得为何会有这些不同?”


    文彦博沉思片刻,


    “西北苦寒,边民生存不易,边军驻军环境也恶劣,他们所求不多,无非是吃得饱穿得暖,一路行来,其他几个堡寨的屯田多有荒废,只有百胜寨这边,寨仓里有余粮,田土里有希望,军民的气质仪态自然就更加有活力……”


    “哎……”


    老人眼中闪过欣赏之色,他叹了口气,


    “说到点子上了啊,河外三州之地,上抵辽国,西御党项,丢是丢不得的,那份军报你也看了,扩军之事迫在眉睫,想要扩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粮草问题,可单论府州一州,每年却需要从其他州县调拨粮草数万石,从太原、汾州运粮有吕梁山贼寇洗劫,走黄河水运,又要防止党项人觊觎……”


    说到这里,他心中起了校考之意,


    “宽夫,你来给为父算一笔账,从太原运粮万石至府州有三百里路程,牛车日行三十里,民夫背负日行二十里,途径吕梁山道每石损耗三成,民夫每日吃两升粮,……,你且算算,一共要多少粮,征调多少民夫?”


    “父亲稍等片刻……”


    文彦博在绛州时任得就是通判一职,财政审计之类的工作自然干了不少,听到父亲校考自己,也来了兴致,身边没有算筹纸笔,他就用手指沾茶水,在桌面上开始计算起来。


    林析坐在对面,心脏跳动得已经如同擂鼓一般。


    对面父子没把他当回事,说话也没避着他,他有心倾听下,那些个字眼可都一字不漏落到耳朵里了。


    军报、运粮……


    宽夫……宽夫!


    他此时要是还不知道对面坐的两人是谁,那他的历史也算是白学了。


    机会啊机会……


    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这段时间,林析已经将这个时代当官的途径给摸得清清楚楚。


    自己想要在北宋翻身农奴把官做,两个东西缺一不可,身份与跟脚。


    身份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等到了安丰寨,折夜阑是寨主,那他就是土生土长的安丰寨人!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来。


    跟脚就比较难了,没有个德高望重的好老师,带着他多多拜谒士林名流,就是文章写得再出彩也没屁用。


    河东路这块地儿教育匮乏,根本就没有什么名师。


    拜到马归符座下学习,跟拜到胡源座下学习,效果能一样吗?


    事半功倍与事半功半之间,林析决定,选择先舔大佬……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