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9章 正本清源!

作者:南国雨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说到此处,他声音陡然一转,身体弯了下来,脸上堆起一种秘而不宣、自以为深谙领导心思的谄媚微笑,压低了声音:“至于分享嘛……书记您请放一百个心!”


    “所有丰收的稻米啊……都将成为我们清凉寺赠予每位辛勤付出汗水游客的一份厚重功德福报!”


    “这叫取之于田,还之于民,普结善缘!”


    他眼中精光四射,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我们会特别定制一批精美绝伦的小麻布福袋,素雅古朴,上面绣着‘福满乾坤’四个大字!寓意吉祥圆满!”


    他目光扫过林方政、江昭宁,最后落在秦怡身上,笑容愈发灿烂,“保证书记、县长、林局长、还有这位美女以及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有缘人,都能实实在在、有滋有味地感受到这份来自佛田、来自汗水、来自禅心的馈赠!”


    “将这浸透了汗水的福袋捧回家,有滋有味地品尝这份农禅福米!”


    “这就是我们清凉寺要传达的生活禅——辛苦酿出的才是真甜!”


    “这份甜,才是真甜!这份福,才是真福!”


    最后几个字,他几乎是带着咏叹调般的深情说出来的。


    汇报完毕,他仿佛耗尽了全身力气,脸上那朵谄媚的笑容却依旧绽放得热烈而期待,目光灼灼地锁定在江昭宁脸上,如同向日葵渴望着太阳的褒奖。


    他口干舌燥,下意识地端起面前那杯色泽金黄、香气馥郁的古树春尖茶,小心翼翼地凑到唇边,准备润一润那因过度兴奋而发紧的喉咙。


    然而,就在茶水即将沾唇的刹那,他的动作猛地僵住了——如同被无形的冰针刺中。


    他看见江昭宁的脸色。


    没有预料中的赞许,没有一丝一毫的动容。


    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沉静得如同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水。


    眉宇间非但没有被他的“宏图”所感染,反而随着他刚才那番滔滔不绝的“蓝图”描绘,那份沉静之中凝结的疏离感越来越厚重,几乎化为实质的冰霜。


    只有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似乎有看不见的暗流在无声地涌动、聚集,如同被强行压缩到极致的风暴,压抑着令人心悸的力量,沉甸甸地压在茶室的空气里。


    让东妙监院的心跳瞬间失控般狂跳起来,端着茶杯的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那口精心准备、价值不菲的古树春尖,终究没能喝下去。


    “好。”江昭宁终于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坚冰投入滚水,瞬间冻结了东妙脸上所有的表情。


    他甚至没有碰自己面前那杯同样的好茶,只是将茶杯轻轻往旁边推开了半寸,这个细微的动作带着一种无声的否定。“东妙监院的设想……很有‘效率’。”


    他顿了顿,那“效率”二字,轻飘飘的,却像带着倒刺的鞭子,在东妙心头抽了一下。


    “不过,”江昭宁的目光如同探照灯,穿透茶香氤氲的空气,牢牢锁住东妙那张开始发僵的脸,“我们此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调研目的。”


    东妙监院喉结艰难地上下滚动了一下,仿佛要咽下某种无形的苦涩。


    他放下那杯变得无比沉重的茶盏,杯底与茶海相碰,发出轻微却刺耳的磕碰声。


    他努力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声音干涩发紧,带着前所未有的小心翼翼:“书……书记,还有什么更重要的调研目的?”


    “贫僧……洗耳恭听。”


    他放在膝盖上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袈裟的布料。


    江昭宁没有立刻回答。他缓缓抬起右手,伸出一根修长而有力的食指。


    那指尖仿佛凝聚了千钧的意志,指向的并非东妙,而是穿透了茶室的墙壁,指向寺后那片沐浴在秋阳下的古老禅田,指向那被岁月尘封的厚重过往。


    “农禅,”江昭宁的声音沉缓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磐石上,发出令人灵魂震颤的回响,“不仅仅是在地里种点东西,搞点游客体验,再送点包装精美的米袋子!”


    他目光如电,直刺东妙,“那是清凉寺立寺千百年来的根基!是融入历代僧侣血脉的修行法门!”


    “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佛家祖训刻在骨头里的烙印!”


    “是这片山水孕育出的独一无二的文化灵魂!”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我们第二个目的,是要正本清源!是要深挖根脉!”


    他手指在空中用力一点,仿佛要点燃什么,“我们要邀请!邀请有名的文化学者、宗教学者,特别是那些精通禅宗历史、深研农禅传统的专家教授!组成一个高规格的学术团队!”


    东妙监院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一干二净。


    邀请学者?还是有名的?研究农禅?


    这完全超出了他精心准备的“旅游开发”剧本!


    他脑子里嗡嗡作响,那些关于“福满乾坤”福袋、游客收割体验的热闹画面瞬间碎了一地。


    “目的只有一个!”江昭宁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穿透一切浮华的力量,“对清凉寺的农禅文化,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彻彻底底的深度挖掘和系统梳理!”


    他目光灼灼,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尘封的历史被拂去尘埃,“我们要把这片浸润了汗水与禅意的古老禅田,打造成一个活的、会呼吸的文化基因库!”


    话语至此,江昭宁的目光倏然一转,如同探照灯般精准地投向一脸茫然的东妙监院:“东妙禅师,清凉寺开山是哪位高僧?”


    “立寺时的山场田产规牒档案现在何处?”


    “历代住持法卷上可曾留下关于农禅实践的具体条文?”


    “这?”东妙监院瞠目结舌,他哪知道?


    江昭宁停顿了一下,目光更加深沉锐利:“就从百丈怀海祖师亲手铭刻在石上的那句金玉训诫入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一砖一瓦般的基石要凿实、打牢。”


    他食指猛地向下一顿,“所有记载!无论卷帙浩繁的贝叶经、藏在藏经楼深处布满尘埃的古经卷、镌刻在碑林风霜里的模糊碑文,还是那些仅仅在历代僧伽中口耳传递、飘散在历史风烟中的歌谣韵句、清规戒条、耕作心诀……”


    “凡此种种智慧的吉光片羽,全部都要像淘金者一样,寸寸土地细细筛检,一一捡拾、收集、誊录、拼接、严谨考证!再做精准注解!”


    “一个字都不能遗漏!”


    “它们汇成的是清凉禅门智慧的命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