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1章 乞巧灯会

作者:饮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乞巧灯会,热闹非凡。


    碧津镇长街两侧,满街珠翠,车马盈市,煌煌灯影映得夜空都失了颜色。


    沿街望去,尽是各式各样的乞巧灯和售卖各式玩意儿的彩帐丝绦。


    乞巧灯非是元宵那般气势磅礴的龙灯,而是精巧纤巧,各具情态。它们高悬于檐下,低垂于树梢,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几乎要将底下光滑的青石板路映成一条波光粼粼的银河。


    空气中弥漫着香烛的氤氲、瓜果的清甜,以及少女发间新簪的茉莉或玉簪花的幽香。


    青慈阳刚步出客栈,便被这扑面而来的景象晃花了眼,一时怔在原地。


    从前做鬼时,她也见过盛京的灯会。


    那是月色与灯山交相辉映,香车宝马,宝盖璎珞,极尽帝都的奢华与排场。而碧津镇的灯会,却更鲜活,更接地气,充满了令人心安的人间烟火气。


    她抬眸望去,只见西边开阔处早已搭起一座高高的“穿针楼”。


    楼下被围得水泄不通,攒动的人头中,尤以那些身着崭新罗裙、鬓边簪着应节乞巧花的未嫁姑娘们最为显眼。


    楼台之上,主祭的巧妇正焚香祷告,声音庄重而虔诚,祈求天上的织女星赐予人间女子慧心与巧手。


    青慈阳这才反应过来,今日是乞巧节。


    客栈位于主街最繁华地段,门口人流攒动。她刚迈出几步,几个头上戴着新鲜荷花的孩童追逐嬉闹,冷不丁撞在她腿上。


    力道不小,撞得她一个趔趄。


    下一刻,一只温热的手及时扶住了她的手臂,那力道恰到好处,既稳住了她,又不显冒犯。


    青慈阳侧头看去,是段泽时。


    段泽时似乎早已等候在此,一身青色织金锦袍在璀璨灯火的映照下,流转着细碎华彩,愈发衬得他身姿挺拔。青年眉鬓如墨染,一双漂亮漆黑的眼眸正一瞬不瞬地望着她,那眼底深处仿佛敛尽了今夜所有的光华,深不见底,却又清晰地只倒映出她一个人的身影。


    周遭的一切喧嚣繁华,在他这专注的凝视下,都沦为了模糊的背景。


    仿佛这满街的人群中只能看到她一人。


    青慈阳张了张嘴,一时竟忘了言语。心头模模糊糊地浮起一种奇异的感觉,像是被这满街馥郁的香气醺醉了,又像是被那眼底的专注烫了一下,神思有些恍惚。


    “小心。”段泽时开口,声音比平日似乎低沉温和几分。


    青慈阳蓦地回过神来,有些仓促地移开视线。


    她整理了一下衣裙,掩饰方才失态。


    “多谢,”她语气尽量平稳,“没想到碧津镇的乞巧节如此热闹,这般景象,比起盛京竟也不遑多让。”


    “县主从前逛过盛京的乞巧灯会?”段泽时疑惑。


    青慈阳自知失言,面上不动声色,只随口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过年时,曾远远瞧过几眼。”


    “上元灯会,和乞巧灯会还是有些不同的,你若喜欢,待下次盛京灯会,也带你去瞧瞧。”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自然而然地并肩随着人流往前走去。


    段泽时始终走在她略靠外侧的位置,不动声色地将她与拥挤的人潮隔开,形成一个保护的姿态。


    行至街角巷尾,见几个姑娘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小巧玲珑的玉盒置于摆满瓜果的贡品之上,然后虔诚地合上盖子,双手合十默默祈祷。


    “她们这是在做什么?”青慈阳的眼睛明亮闪烁,挡不住满心好奇。


    段泽时看着她这难得流露出的好奇模样,语气是罕见的耐心与温柔,细细解释道:“此为‘蛛丝卜巧’。那盒中放着她们精心饲养的小蜘蛛,待到明日天明启盒,观察蛛结网的疏密与形状是否圆正,用以占卜乞巧者心性与手巧与否。若蛛网密实且圆润,便是得了‘得巧’的吉兆,预示着未来针黹女红能臻于化境。”


    正巧旁边就有一个妇人在兜售这种卜巧盒,专卖给那些来不及准备或想碰碰运气的姑娘们。


    那妇人见青慈阳姿容绝色,气度不凡,身旁的公子更是龙章凤姿,立刻热络地招呼起来:“好俊俏的姑娘!一看就心灵手巧,织女娘娘定会眷顾。何不买上一盒,也来讨个巧兆?像这样的,只要一两银子。”


    见青慈阳不知这习俗,定是没来得及准备,又见她生得姿容绝色,身边男子亦是气度不凡,忙热络招呼起来:“好俊俏的姑娘,一瞧就心灵手巧,何不买上一盒,也来卜巧?像这样的,只要一两银子。”


    青慈阳想到自己那实在拿不出手的女红手艺,颇有些赧然,摇了摇头:“不必了。”


    她实在没什么能拿得出手请织女娘娘“赐巧”的。


    妇人却不放弃,转而看向段泽时,笑道:“乞巧佳节,总要讨个吉利的,这位小哥,你说是不是?有了织女娘娘的祝福,到时候给心仪之人绣个荷包香囊,那必定是针脚绵密,情意更灵验呀!”


    青慈阳耳根微热:“我不通针线,真的不必了。”


    说罢,几乎是下意识地,轻轻扯了扯段泽时的衣袖,示意他赶紧离开。


    段泽时垂眸,视线落在她拽着自己衣袖的纤白手指上,又掠过她微微泛红的耳尖,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原来处处拔尖、从容不迫的清原县主,竟也有这般不擅长的事情。是如此的鲜活,灵动,每一面都让他觉得新奇而珍贵。


    只有看见她时,他才觉得自己的生命真正鲜活起来,甚至感恩上天,给了他这双只能看见青慈阳的眼睛,能在万千人群中第一眼就看到她。


    “这……又是什么?”没走几步,青慈阳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几分兴奋与好奇,注意力已被另一个摊位完全吸引。


    那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泥塑孩童,个个手持翠绿荷叶,形态各异,或笑或嗔,憨态可掬。


    “这是‘摩睺罗’,”段泽时不厌其烦,再次充当起了解说,“我大康民间七夕,人人多以此供奉牛郎织女,祈求心灵手巧,亦或……”他顿了顿,“祈求子嗣绵延。”


    青慈阳觉得这些小泥人十分精巧可爱,忍不住拿起一个仔细把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