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3章 会试放榜

作者:饮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青慈阳的脚步并未走向她所居住的偏殿。


    而是方向一转,走向了太医院深处,二十年前被烧毁过一次的藏书阁。


    如今的藏书阁早已在原址上重建一新,红墙黛瓦,飞檐斗拱,一派庄重气象。


    完全抹去了当年那场大火的焦黑痕迹,仿佛那场灾难从未发生。


    凭借着自己颇受皇后照拂的特殊身份,加上她本就是太医院的常客,往来于各院之间早已熟门熟路,守卫和医官们见了她,也只是恭敬行礼,无人上前阻拦或盘问。


    青慈阳步入阁中,一股混合着陈年纸张与防蛀药草的气味扑面而来。


    这座新建的藏书阁高耸三层,内部空间开阔,一排排顶天立地的书架整齐排列,浩瀚典籍分门别类,井然有序。那些记录着宫廷贵胄隐秘的珍贵脉案,更是被单独锁在由专人看守的隔间之中,戒备森严。


    阁楼前后皆设门户,更兼临水而建,显然是为了汲取前车之鉴,严防火灾重演。


    她环顾四周,二十年光阴荏苒,即便当年真有什么蛛丝马迹残留,也早已湮灭在尘埃与重建之中,无迹可寻了。


    青慈阳不动声色地在各层书架间穿行,目光扫过一排排书脊。


    和她预想的一样,一圈下来,除了浩如烟海的医书典籍,并无任何意外发现。


    空气中只有书页的沙沙声和她自己几不可闻的呼吸。


    她看向那单独存放脉案的隔间,忍住了今天就去查探店想法。


    无名无路,会打草惊蛇。


    不过……工部尚书……


    她不由得想起那位在花神庙有过一面之缘的石小姐。


    若能寻得机会再见她一面,或许能旁敲侧击出一些关于那场大火的旧闻?


    吴章然看上去和她早就相识。


    说起来,明日春闱该放榜了……


    ……


    杨晁已在安丰楼蛰伏多日。


    杨氏被青宏义亲自扭送官府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得他焦灼万分。


    但他深知,自己此番是因杨氏传信而来,太过突然,若她刚出事自己就贸然登门,无异于引火烧身。


    毕竟看守袁大力家眷,负责灭口的那些护卫,都是他杨晁的人。


    他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此次春闱。


    杨氏和璞瑜在之前的信中,可是信誓旦旦保证过,璞瑜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此次定能高中。


    若以璞瑜高中、家门需母坐镇为由,向青宏义求情,定能把人弄出来。


    只要不在衙门,哪怕是对外宣称她失心疯,软禁在府中养病也可。


    堂堂将军府,难道还养不起一个妇人?


    他在屋中来回踱步,目光阴鸷。


    青宏义终究是要回边关的,他一走,府中还不是杨氏的天下?至于青宏义……哼,刀剑无眼,塞外苦寒,谁知道他哪天就马革裹尸,再也回不来了呢?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杨氏能出来,他的孩子才能继续名正言顺地留在青家,享用那泼天的富贵!


    打定主意后,杨晁强压下冲去青府的冲动。


    青府如今被青宏义和安老太太牢牢掌控,如同铁桶一般,半点消息都透不出来。他派去打探的人,连青府后门的角门都靠近不得。


    度日如年的煎熬中,杨晁终于等到了放榜之日。


    为免暴露行迹,他不敢亲自前往贡院,只派了一个机灵却面生的小厮,天不亮就混在人群中前去候着,务必第一时间看到榜文。


    ……


    贡院外,人声鼎沸,车马喧阗。


    安老太太今日也亲自陪同青璞瑜来到了放榜现场。


    青家的马车在众多华盖香车中穿行,好不容易寻了个视野尚佳的位置停下。


    安老太太端坐车内,隔着纱帘望向远处人头攒动的贡院墙,吩咐随行小厮:“去前头仔细看着,看到璞瑜的名字,立刻回来禀报!”


    她转头看向身边的青璞瑜。


    青家世代武将,若能出个进士,那便是光耀门楣,彻底改换门庭的开始。


    璞瑜这孩子,虽然平日顽劣,但每逢大考似乎总能超常发挥,一路从秀才、举人考上来都颇为顺遂。


    此番若能高中,哪怕殿试名次不高,也能得个官身,青家便不再是纯粹的武夫之家了——这对青慈阳未来议亲也有助益。


    此刻坐在马车上的青璞瑜,脸色却异常难看,额角渗出细密冷汗。


    会试乃国之抡才大典,三年一度,分三场进行:首场考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次场考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选答一道;末场考经史策五道。


    能来应试的,皆是各省乡试脱颖而出的举人,可谓高手云集。


    青家倾尽钱财人力培养他这唯一的男丁,指望他蟾宫折桂。


    可只有青璞瑜自己心知肚明,他这举人功名是如何得来的。


    这次本也想故技重施,花钱疏通关节或找人替考,可偏偏杨氏出事,他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和银钱来源。青宏义归家后对他管教严厉,他屡次三番被禁足惩治,根本无力再行舞弊之事,最后只能硬着头皮亲自下场。


    结果可想而知。


    他满脑子只有斗鸡走狗、吃喝玩乐,考场上就算如何抓耳挠腮,脑中也是一片空白,能考成什么样,他自己都不敢想。


    安老太太见他坐立不安,脸色发白,只当他是紧张过度,便出言温声安抚:“莫慌。会试不比乡试,题目艰深,英才汇聚,便是考得不如意也是常事。你还年轻,大不了下次再考便是。”


    可这话听在青璞瑜耳中,却如同催命符。


    一想到回府后要面对青宏义的怒火和惩戒,他更是如坐针毡,冷汗几乎浸湿了内衫,脸色由白转青。


    “我……我也去前面看看!”青璞瑜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慌,猛地起身,跌跌撞撞地跳下马车,一头扎进了汹涌的人群之中。


    不多时,贡院朱漆大门缓缓开启,数名身着宫服的吏员手捧盖着红绸的榜文走了出来,神情肃穆。


    人群瞬间如同沸水,喧哗骚动起来,无数人拼命向前挤去。


    其中不仅有翘首以盼的考生家人、仆役,更有那专门等着抢“头彩”报喜讨赏钱的闲汉,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一拥而上。


    青璞瑜本只想在人群外围张望,却被这狂热的洪流裹挟着,身不由己被推搡着向前涌去。他几次趔趄,发髻散乱,精心准备的锦袍也被挤得皱巴巴,狼狈不堪地挣扎在人浪之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