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二郎顾砚声乃户部尚书家嫡次子。
户部尚书顾华清和青宏义是故交,两人都是平人出生,一人从文一人习武,两人靠自己才能才走到如今的位置。幼时顾砚声常常与青慈阳玩耍,青宏义还曾有意给两人定亲,被杨氏阻拦。
好在这个顾砚声不是什么痴情郎,当初和青慈阳相处时又太小,就算有那么几分情愫也被中间这几年消磨掉了。
再说家中又来了个娇滴滴的小表妹。
杨氏目光晦暗。
顾家家风清正,虽少了些根基,但顾家二郎有才华有样貌,再如何也比陈国公府的好。
还好这次浴佛节青慈阳受伤,也免去了两人相见发生什么差池……
……
青慈阳夜里已经醒了。
她的伤口是林医官亲自缝的,处理时用银针封住了几大穴位,让她免受一些皮肉之苦,但之后就要全靠自己硬抗了。
她被生生疼醒,即便在料峭冬日,额上也覆着细细密密的汗珠。
簪蕊哭得两个眼睛像桃子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受伤的是她。
“小姐,您再忍一忍。”
青慈阳笑她:“又不是什么不治之症,何故让你哭成这样?”
簪蕊已经做得很好了。
第一次进宫,旁的人免不了谨慎胆怯,但青慈阳一出事,簪蕊就想法子给安老太太送了信。
安老太太当天求见了许多次,可碍于案子未查清,顺怡皇后没有见任何人。
昨日一大早安老太太又穿了许久未动的诰命服,亲自去求皇后娘娘。
青慈阳的手臂虽然很疼,但心里似乎被什么充盈着,暖融融的。
“小姐还笑,”簪蕊说着,眼睛又红了,“好在林医官是个好人,走的时候给您留下许多生肌玉容膏,时日一长,定然不会留下疤痕的。”
青慈阳看向桌案,整整齐齐摆满了一桌子的生肌玉容膏。
林医官的生肌玉容膏满盛京也难求一瓶,如今倒是便宜她了。
她这一身医术本就是偷学的林九卿的,眼下又受他照拂,以后得找法子还了这些恩情才是。
“今日是初一?”青慈阳问。
“是,昨日小公子已经回府了,要到初七再去书院。”簪蕊看了看青慈阳的神情,低声道,“听说今日小公子和书院的友人去醉仙楼饮酒,喝得多了些,调戏了一位良家妇。”
青慈阳漠然看向头顶纱帐。
她这个“弟弟”青璞瑜,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懒惰,顽劣,目中无人,满口谎话。
前世她回府,她还真心实意想当一位好长姐,试图引导青璞瑜用心学业、不要在外厮混,却惹得他怨恨。
毕竟这位好弟弟,和杨苒苒才是真正的姐弟连心。
为了他的苒苒表姐,他可以让青慈阳在冬日里落入快要结冰的水池,在顾砚声面前丑态百出。
说起来,顾砚声今日也要来拜年。
真是好久不见了——时隔太久,青慈阳都快要忘记这位曾经的竹马。
青慈阳揉了揉眉心,“簪蕊,扶我起来洗漱吧。”
躺了这么久,也该活动活动了。
……
安老太太听闻青慈阳醒转,早膳都未来得及用就过来了。
平山阁和竹笑园离得近,左右不过半刻,但还是带着一身寒气。
安老太太确认她没再烧着,连连念叨“佛祖保佑”。
尹妈妈正在摆饭,笑盈盈看着祖孙俩,默默多放了一副碗筷。
“又是衔芝这丫头,大冷天将您请来。”青慈阳忙要起身,“祖母为了我受伤之事费了许多心力,孙女不孝。”
安老太太红着眼眶将她按下,把她上上下下好好看了一遍,“我说过不会让你受委屈,结果转眼就又在鬼门关里闯了一次。”
“祖母,这伤看着骇人,其实没有那么严重。”青慈阳安慰道。
安老太太看她白着一张小脸,哪里像是她说的那么轻松。
“还嘴硬,林医官说了,还好没有伤及筋络,不然恐怕会落下病根。”安老太太将一碟血燕粥端到她跟前。“今日府中人多,你就不用来前院了,免得那些乱糟糟的没长眼碰到你。”
这就是她不必待客的意思。
大年初一,和将军府走得近的人家都要来上门拜年。
顺理成章的,青家就会留饭,也算是家宴。
“祖母命人给你制了一桌席面,清淡滋补,到时直接送到你院里。”
只可惜安老太太有心让她静养,顺怡皇后却想要借着今日将她高高捧至众人面前。
……
将军府内少有的热闹。
穿戴一新的仆役们忙着收拾昨夜未扫尽的炮竹红屑,捧着鎏金食盒的丫鬟在回廊间碎步疾行。
正厅里,蜜饯金橘在琉璃盘中堆成小山,后厨飘来八宝蒸鸭的香气,与庭院里早梅的冷香混在一处,到处都是热闹的气氛,连将军府门口那对石狮子都活泛了几分。
杨氏和杨苒苒喜气洋洋地在前院待客。
杨氏今日穿着妃红色攒绣锦缎长袄,和身边的杨苒苒站在一处,像是一对亲母女一般。
人人见了杨苒苒都少不得要夸赞一句。
杨氏一族虽是岭南商贾,但杨苒苒是被太后夸赞过的,就算只是暂居在将军府的表小姐,大家也要给太后面子。
再把话说回来,杨苒苒今日的确是娉婷秀艳,年岁尚好,如刚出水的芙蓉一般。
杨氏自是喜不自胜。
今年来青家拜年的人比超出往年许多,就连那些平日不常往来的贵客也来了。
最让杨氏诧异的,还是尚书令吴家大房的于氏。
尚书令为文臣之首,向来少与他们这些武将为武。
于氏先把节礼送上,主动和杨氏攀谈起来,眼神时不时瞟向身旁的杨苒苒。
“……说起来,咱们也算是有些亲缘关系呢,以后常来往才是。”于氏笑得热络。
连她都这样说了,杨氏自然连连应是。
“你家姑娘养得好,难怪人人都夸。”于氏笑看向杨苒苒。
杨氏怎能猜不出她的意思?心中惊喜交加,忙将杨苒苒拉到于氏面前来。
“你这丫头,还不给于夫人行礼。”
杨苒苒也瞬间明白了过来,含羞带怯地给于氏行了一礼。
于氏十分自然地将手上那支翠绿玉镯脱下来套在杨苒苒手上。
“好孩子,这权当是咱俩第一次见的见面礼了。”
杨氏连忙拉着杨苒苒谢过。
于氏又说了好一会儿话,屡次提到自家小儿子,这才去了正厅休息。
杨氏和杨苒苒对视一眼,皆是明白了于氏此番拜访的用意。
“尚书令家倒是比那顾家好,”杨氏低声道,“只是不如顾二郎知根知底,也不知那吴家小公子是个什么秉性。”
杨苒苒摸着手上那水头极好的翡翠手镯,脸上浮现出挣扎犹豫,“姑母,这可如何是好?”
一边是户部尚书家的顾砚声,一边是尚书令家的吴章然,真是难以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