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3章 石破天惊!骇人听闻!

作者:躺着上王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讲!”老朱也看向朱棣,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


    朱棣微微一笑,那笑容显得有些高深莫测,而后他转向黄子澄所在的方向,目光锐利:


    “黄大人,方才你口口声声说这湖广灾情因朱御史一人而延误,要治朱御史延误灾情之罪?”


    他的语气平和,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黄子澄看着这突然站出来的朱棣,心里头没来由地咯噔了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燕王的这语气,怎么听起来不像是要附和咱们,反而好像是要替朱煐那小子说话的意思?


    不对不对,肯定是感觉错了,前不久朱煐这小子还让燕王蹲了大狱,丢尽了颜面,两人之间应该是势同水火才是.....黄子澄强行安慰自己。


    “燕王殿下,下官以为,有功就要赏,有过便要罚,此乃朝廷法度之基,不知殿下以为如何?”


    黄子澄硬着头皮,试图用大道理稳住阵脚。


    “好!”


    朱棣猛地拍手叫好,声音响亮,把不少人都吓了一跳。


    “好一个有功要赏,有过要罚!黄大人此言,深得我心!本王也以为,我大明朝廷法度,就该如此分明!”


    朱棣先是肯定了黄子澄的原则,但话锋随即一转:


    “父皇!”


    他转向老朱,声音铿锵有力,响彻整个奉天殿:“据儿臣所知,数日之前,朱御史便已经为湖广灾情,筹措到了整整三十余万两银子!此事千真万确!仅此一项,便是解了朝廷燃眉之急的大功!儿臣今日,便要在此为朱御史请功!”


    偌大的奉天殿,刹那间寂静无声,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这一刻,所有人都怔住了,仿佛被施了定身法.....


    黄子澄怔住了,张着嘴,像是离水的鱼.....


    齐泰怔住了,眼睛瞪得溜圆.....


    文武百官全都愣住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朱棣这一句话,如同平地惊雷,直接让原本喧闹的奉天殿陷入了死寂!


    等等!


    燕王方才说什么?


    三....三十六万两?还是“三十余万两”?


    大家甚至都以为自己幻听了,或者是朱棣说错了数字?这怎么可能?才几天功夫?


    “燕王殿下!您...您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三十六万两?这...这如何可能?”有官员忍不住失声质疑,声音都带着颤抖。


    “哼!”朱棣冷哼一声,睥睨着那质疑的官员:“本王何等身份?还不屑于在此等大事上撒谎!这钱款,早已录入内库,你若不信,当面问父皇便是!”


    他直接将皮球踢给了最有权威的朱元璋。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聚光灯般,齐刷刷地投向了龙椅上的老朱,等待着最终的裁决.....


    老朱见此情景,面色平静,缓缓点了点头,声音沉稳地证实了朱棣的话:


    “不错。老四所言属实。朱御史在接下了筹措湖广赈灾粮款任务的第二日,便已经筹措到了三十六万两钱粮,并且其中十万两,还是在湖广附近就能调集的现成粮食!若是以湖广如今飞涨的粮价来计算,这批粮食的实际价值,怕是得翻个两三倍计。”


    老朱的这一句话,如同重锤,彻底击碎了方才所有开口抨击朱煐的文官们的幻想和借口!黄子澄的脸色刷的一下变得煞白,毫无血色!


    不光是黄子澄,齐泰的脸色也是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想到自己刚才那番慷慨陈词,什么“延误灾情”、“罪不可赦”,还要“变卖家产”捐出五百两,两人都不由自主地老脸一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简直是无地自容!


    刚刚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啊?


    嚷嚷着要给立下大功的朱煐治罪,然后自己等人要“慷慨解囊”为湖广百姓“怒捐”五百两?


    合着人家朱御史一日之间就不声不响地弄到了三十六万两!还是实实在在已经入库的钱粮!


    五百两.....对三十六万两?


    这对比何其讽刺!何其打脸!


    黄子澄和齐泰以及朝堂上所有方才跟着起哄的文官集团成员,这一刻全都哑口无言,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脸上火辣辣的,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看向朱煐的表情,更是无比的复杂,混杂着震惊、羞愧、难以置信,还有一丝恐惧......


    接下筹措湖广赈灾粮款这项几乎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第二天,直接就弄到了三十六万两?


    这特么的还是人吗?是怎么弄到的?


    捡钱也没有这个速度吧?这简直是点石成金的神仙手段!


    ......


    而这会儿的朱煐自己也是有点懵圈了.....


    他下意识地看向朱棣,让他感觉到懵逼和警惕的,正是这朱老四的态度....


    不是,这朱老四怎么回事?吃错药了?他怎么还突然跳出来帮自己说话了?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


    这打的是什么主意?黄鼠狼给鸡拜年,能安什么好心?


    虽然不清楚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朱煐心里头本能地一突突....不管怎么说,被朱棣这种人当众维护,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事出反常必有妖!


    而就在朱煐看向朱棣的时候,朱棣好像也有所察觉,竟然扭头看向了朱煐,冲着他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甚至可以说带着几分“友善”的微笑。


    “????”


    朱煐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住了,心里更是警铃大作....


    不是,你冲我笑什么笑?我们很熟吗?


    这不坏菜了么!你这一笑,比骂我还让人难受啊!


    你笑毛啊!到底想干嘛?


    .....


    “父皇,儿臣要为朱御史请功!”


    朱棣不再看朱煐,转而正了正身子,面色坦然地看着老朱,继续说道:


    “黄大人方才说得好,‘有功要赏,有过要罚’!朱御史为我大明筹措三十六万两赈灾粮款,这便是解朝廷倒悬之急的大功一件!儿臣以为,必须得重重赏赐,方才能彰显我大明律法之森严,朝廷奖惩之分明!”


    老朱听得眉头一挑,脸上露出玩味的表情。


    “老四,咱怎么听说,前些日子你和朱御史有些矛盾呢?怎么今日反倒替他请起功来了?”


    老朱饶有兴致地看着朱棣,仿佛在看一出好戏。


    其余众人闻言,嘴角都不由得抽了抽....


    陛下您这简直是明知故问啊!这矛盾不就是您一手操办的吗?


    要不是您当初旗帜鲜明地给朱御史站台,燕王殿下能被送去应天府大牢里体验生活么.....


    朱棣却面不改色,正色冲老朱道:“父皇此言差矣。儿臣和朱御史之前那点不快,说到底只是私怨。而且儿臣近些日子以来闭门思过,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既然知错,儿臣又岂会一错再错,因私废公?”


    “当日儿臣确实是当街纵马,有违律法。朱御史要求父皇您按照法度将儿臣送入应天府大牢,乃是恪守我大明律法,秉公办事!这江山是天下人的江山,也是我朱家的江山,朱御史此举,维护的是大明的江山律法,从长远看,同时也是在维护我们朱家长久统治的根基啊!儿臣如今想来,唯有敬佩!”


    “儿臣早已想明白,原本还正准备这几日登门拜访朱御史,将此番误会说开呢。只是想着朱御史近日公务繁忙,既要操心重开稷下学宫之千古盛事,又要全力以赴筹措湖广赈灾粮款,儿臣实在不便打扰,便暂且将此事搁置下了。”


    “如今,朝堂上诸公不明就里,便对有功之臣朱御史妄加指责,口诛笔伐,如此行径,岂不让为国尽忠的能臣干吏寒心?若因此使得朝野有志之士不敢为朝廷效力,岂非因小失大?”


    朱棣一脸的正气凛然,言辞恳切,仿佛完全是出于公心。


    一旁的朱煐看着此刻演技爆表的朱棣,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该说什么好了....这朱老四.....脸皮厚度和演技水平,真是堪称影帝级别!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


    朱煐的直觉没错,朱棣确实是心中有着自己的计较和盘算.....


    原本两人之间的恩怨,让两人几乎走到了对立面,甚至在几日之前,朱棣还满心想着要找机会给朱煐一个深刻的教训,挽回颜面。


    可在知晓朱煐一日之间就从那些精明似鬼的商贾手里弄到了三十六万两银子之后.....朱棣回到府中,冷静下来反复思量,逐渐改变了想法!


    他在思考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自己那精明无比的老爹朱元璋,会对朱煐这一个毫无根基的毛头小子,比对自己这个战功赫赫的亲儿子都更加看重,更加亲近?


    最开始的时候,朱棣只以为是朱煐运气好,或者会溜须拍马。可这几日静下心来细想,尤其是结合朱煐之前的种种言行和如今这石破天惊的“业绩”,朱棣不得不承认,朱煐此子,确实有着惊人的才华和能力!绝非等闲之辈!


    一日之间,空手套白狼,从商贾手里弄到三十六万两银子?这是什么神仙本事?朱棣扪心自问,就算把他燕王府的家底全押上,也未必能让那些商贾如此“大方”!他自认绝对做不到。


    如此经天纬地的人才,也难怪老头子那么偏爱,甚至不惜打压自己这个儿子来给朱煐立威....


    而眼下,这朝堂上还明晃晃地摆着几十个大箱子呢!


    这里面万一真的装的都是金银,如果这些钱当真全都是朱煐在这短短几天内从商贾手里弄来的.....


    那这功劳,简直堪称泼天之大!足以封侯拜相!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识时务者为俊杰。


    自己与这朱御史之间,说到底不过是些脸面之争罢了,并非什么不共戴天的死仇。


    凡成大事者,必须不拘小节,当能屈能伸!


    朱棣敏锐地意识到,继续与朱煐公开对抗,不仅毫无意义,反而只会进一步破坏自己在老爹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同时还给自己平白树立了一个能力出众、潜力巨大的敌人,这简直是愚蠢至极的行为。


    于是乎,朱棣便果断有了改变策略的想法。


    这便有了方才朝堂上,燕王朱棣“不计前嫌”、“深明大义”、主动开口为朱煐辩驳、并为其请功的这戏剧性一幕.....


    他这是在向老朱展示自己的“胸襟”,也是在向朱煐释放“和解”的信号,更是在文武百官面前,塑造一个“公而忘私”的贤王形象。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


    “???”


    朱煐彻底傻眼了,嘴巴微张,眼神都有些发直....


    这朱老四,什么时候转性成为正义的化身了?这画风不对啊!说好的睚眦必报、霸气侧漏的永乐大帝呢?


    看着在那里慷慨陈词、义正辞严,拼命帮着自己说话的朱棣,朱煐心里头非但没有半点感激,反而郁闷坏了,像是吞了只苍蝇般难受.....这哥们儿不按套路出牌啊!


    这老朱家,从上到下,就没有一个思维正常的正常人吗?怎么一个个都这么奇葩?


    本以为老朱这个开国皇帝,和自己从历史书上了解到的那位有着这么大的出入,性格手段都颇为不同,就已经是够奇葩的了。结果现在倒好,连朱棣也这样?这编纂明史的满清大儒也太离谱了吧?


    老子都已经故意跳到你脸上开大,把你这个堂堂燕王都给送进应天府大牢里关了几天了,这打脸打得啪啪响,是个人都得急眼吧?


    结果你丫的不按常理出牌,非但不记仇,还特么凑上来舔我?这操作也太骚了吧!


    永乐大帝,未来的明成祖,你就是这么当的?你的王者威严呢?你的一言九鼎、说一不二呢?你的不容侵犯、龙有逆鳞呢?你的那点就着、闻名遐迩的暴脾气呢?都喂狗了吗?


    朱煐看着演技精湛、情真意切的朱棣,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这对手不按剧本走,戏没法唱了啊!


    他不由下意识地看了不远处的方孝孺一眼,眼神复杂....这老方,历史上他到底是怎么操作的,才能在朱棣这种能屈能伸、脸厚心黑的主儿手下,硬生生混到被“灭十族”那种史诗级难度的成就的?


    这难度系数也太高了吧?!简直堪称地狱模式!


    现在看朱棣这能舔能忍的劲儿,方孝孺当年得是把朱棣得罪到何种惨绝人寰的地步,才能触发那种隐藏结局啊?朱煐对此表示深度怀疑和强烈的好奇........


    命运又又又一次和朱煐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他本以为自己和朱棣之间的矛盾,经过大牢事件后,早已经是水火不容、不可调和了。


    毕竟,为了彻底得罪朱老四,把路走绝,他可是下了狠手的!


    身为一个手握重兵、镇守一方的藩王,被人当众拿下,送进应天府府衙大牢里关了整整数日之久!


    这奇耻大辱,这面皮上的损失,换成任何一个稍微要点脸面的权贵,恐怕都忍不了,早就想着法儿要报复回来了。


    谁能想到,千算万算,没算到这朱老四他娘的压根就不要脸啊!


    老朱家的人,从爹到儿子,这性格都这么奇葩的吗?一个比一个能折腾,一个比一个不按常理出牌!


    朱煐一时之间,彻底无语住了,只能默默地在心里吐槽,感觉心好累.....


    ......


    偌大的奉天殿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


    兖兖诸公,朝中百官,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大家都还处于朱棣突然爆料、而老朱又亲自作保的,“朱煐一日之间筹集到三十六万两”巨额财富的巨大震撼之中,久久没有回过神来.....这个消息太过惊人,足以颠覆他们以往的认知。


    最终还是龙椅上的老朱开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僵局。


    只见老朱脸上带着一种高深莫测的笑容,双手轻轻拍了拍,发出清脆的声响。


    “啪啪啪。”


    “蒋瓛,来,将咱们的功臣,胡老板请上来!”老朱的声音洪亮,带着明显的愉悦。


    侍立一旁的蒋瓛赶忙躬身领命,快步走出大殿,不一会儿,便将早就已经在隔壁偏殿等候了许久的胡老三,给带到了庄严肃穆的奉天殿上.....


    当穿着崭新绸缎袍子,但依旧难掩商贾气质,显得有些紧张局促的胡老三出现的一瞬间,满朝文武,所有人的目光,在此刻全都齐刷刷地,如同探照灯一般,聚焦到了这个陌生的小老头身上.....好奇、审视、疑惑、难以置信,各种目光交织在一起。


    胡老三这辈子哪里经历过这样的场面?


    被这么多平日里想见都见不到的天官贵胄盯着,感受到四周扑面而来的无形压力,脚下瞬间一软,差点当场出丑。


    不过好在,就在不久前,他刚刚在御书房经历过老朱那更具压迫感的审视,也算是提前“预习”了一下这等大场面,虽然此刻依旧腿肚子发软,心跳如鼓,但终究还是勉强撑住了,还能保持着正常的行走姿态,只是步伐略显僵硬.....


    “草民胡老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胡老三来到大殿中央之后,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结结实实地给老朱行了个五体投地的大礼,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


    “快起来吧,胡老板,不必多礼。”老朱语气颇为和蔼,“此次湖广赈灾,你可是出力最大,功劳不小。这样,咱今天就破个例,赐你一张椅子,坐着说话。”


    “蒋瓛,帮咱给胡老板抬一张椅子来。”老朱吩咐道。


    “草民惶恐!陛下,这...这如何使得?万万使不得啊!”


    胡老三吓得魂都快飞了,赶忙趴在地上,动都不敢动弹,连声推辞。


    开玩笑!在这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连王爷、国公们都得规规矩矩地站着,自己一个卑贱商贾,何德何能敢坐着?


    什么叫做如坐针毡?这特么的就叫做如坐针毡啊!不,比针毡还可怕,这简直是坐在火山口上!


    “胡老板你就不要推辞了,”


    老朱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就凭你前几日,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捐出的那三十万两雪花银,凭这份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咱就得给你赐座!”


    “无论是士农工商,只要是爱国的,只要是为我大明做出贡献的,在咱眼里,那都是一视同仁,都是咱大明的有功之臣!有功,就该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