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青闻声赶来,赶快起床。
跑到兔子窝旁,只见母兔的窝里,十来只粉嫩的小肉团正在蠕动,眼睛还未睁开。
她数了下,足足十只!
这下可热闹了!
苏庆兴奋地旁边蹦蹦跳跳,小心翼翼地伸手想摸,被苏青青拦住:“刚生的小兔子不能碰,沾了人的气味,母兔可能会不喂它们。”
他赶忙缩回手,眼睛却亮晶晶的:“姐姐,咱们是不是可以养很多很多兔子了?”
苏青青望着那个简陋的兔笼,心中一动。现有的兔窝是临时搭建的,显然已经容纳不下这一大家子了。而且看着母兔和小兔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她也觉得过意不去。
现在还能挤挤,到时候小兔子大了,这个窝可容纳不了这么多。
“爹,”苏青青转向正在院子里劈柴的苏建树,“咱们给兔子盖个新窝吧?现在这个太小了。”
苏建树放下斧头,走过来看了看:“确实该扩建了。我想想,后院那块空地可以利用起来,搭个大点的兔舍。”
苏青青想着后院的那块地,一开始她们看房子的时候都没留意到,只注意前院比较大,到时候能种点蔬菜和搭建驴棚。
到签约的时候,对方不经意说起后面也是属于他们的,顿时她们欣喜若狂。
只不过前期一直在忙店铺的事情,现在已经稳定了。
后院的地也需要开始计划下。
那块地不算很大,但是饲养家禽是足够的。
乔心香已经预定了一块,准备等3月的时候,小猪便宜买几只回来饲养。
剩下的地方还可以,搭建一个兔子窝后,还可以养羊羔子。
苏青青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蓝图,取出纸和笔,“要分几个区域,母兔和小兔单独一间,公兔也要分开,免得打架。还得有活动场地...”
她写写画画,最后画出了一个兔子窝,还选中了一块地方。
思索了下,她对着乔心香和苏建树说,“我觉得我们可以大批养殖兔子,只要给时间,就能收获一大批兔子。到时候我们可以卖或者做成料理放在店铺内卖,也可以剩下不少成本。”
苏建树点点头,“对的,感觉最近的猪肉价格也越来越高,成本高了,但是菜单的价格不能太高,会吓到客户的。”
“行,那我们还是趁早把兔子大棚做出来,可是我们这块地还是太小了。”苏青青望着这块地,“如果是养给我们自己吃的,还足够,但是大批量的完全不够的。更何况我们家兔子也少。”
“那我明日去捕捉多点野兔回来?”苏建树询问。
“嗯,暂时也是好办法,但是还是把兔棚建好再弄比较好。”苏青青认真地看着四周,随后视线落在家后的地上,那边是一大片空地,以前她询问过能不能建房。
说是可以建,可那时候考虑成本就放弃。
那块地比家里的还要大,价格便宜,只需要1500就能买下来。
可现在人们都不知道地值钱,那块地已经杂草丛生。
苏青青眼一亮,“爹,我们有1500吗?”
“当然有。”苏建树说完后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小声地说,“最近店铺生意很好,除去成本每天纯利润都有400元。”
苏青青一听,高兴地指着那块地说:“爹,我想买那块地!”
其实选中那块地是因为拆迁的时候,不会选中,这样能长期养殖兔子。
“买!”
下午苏青青已经成功拿到那块地鲜红的地契。
当她将地契摊在桌上时,全家人的眼睛都亮了。苏建树摸着那张纸,手有些发抖:“没想到我们家又多了一块地…”
有了地,接下来就是建设。
苏青青画好了兔棚的设计图——这次规模更大,功能分区更科学。
建设第一天,全家总动员。
苏建树请来拖拉机,运来砖块和木材;乔心香和乔春岚负责清理场地;苏庆和高舟则跑来跑去打下手。
“先打地基,”苏建树指挥着,“要打得深一些,结实。”
苏青青却提出不同意见:“爹,我觉得应该先挖排水沟。兔棚地势要高,周围要有沟渠,这样雨天不会积水。”
苏建树想了想,点头称是:“还是你想得周到。”
于是第一步变成了挖沟渠。一家人挥锹抡镐,干得热火朝天。邻居王叔路过看见,好奇地问:“建树,这是要盖房子?”
苏建树自豪地说:“盖兔棚!我家女儿要扩大养殖规模!”
王叔惊讶地张大嘴:“养兔子要这么大地方?能赚钱吗?”
苏建树笑着接话:“能不能赚到钱不知道,但是女儿想做的,做父亲的都必须给她弄出来。等养成了请你吃红烧兔肉!”
挖好排水沟,接下来是打地基。苏青青设计的是砖石结构,比传统的土坯房结实耐用。她特意要求地基加深,确保兔棚牢固。
“这边是繁殖区,要保暖性好;那边是育肥区,要通风透气。”她指着图纸解释,“中间留通道,方便喂食和清理。”
“产房要保温,冬天可以生炭火;隔离区是万一有兔子生病,可以分开养,避免传染。”苏青青继续解释着,这些知识都来自前世的养殖视频。
最让苏建树惊讶的是,苏青青还设计了专门的产房和隔离区。“青青,你这孩子,从哪学来这么多门道?”
“没有,看过以前的人搭建过。”苏青青笑道。
砌墙是个技术活,苏建树请来了村内的泥瓦匠老李帮忙。老李看到苏青青的设计图,连连称赞:“这闺女有心!这兔棚盖得比人住的房子还讲究!”
苏青青确实考虑得很周到:墙壁厚度要能保温,窗户位置要能通风但避免直吹,屋顶要防水还要有透气孔...
建设过程中,苏青青又做了个决定:在兔棚旁边盖一间小屋子,供值班的人居住。
“以后养殖规模大了,晚上得有人守着。”她说,“这间屋子不用大,能放张床和桌子就行。”
就这样,全家人起早贪黑干了半个月,一座功能齐全的兔棚终于初具规模。红砖灰瓦,整齐明亮,比许多人家的住房还要好。
她还给兔场起了名字,叫兴旺兔场!
正准备将兔子搬进去的时候,门口传来吵闹声。
“你们在这里养殖兔子是不妥的!严重影响到我们家!”
“对对!一定要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