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7章 回乡

作者:鹿鸣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工作学习步入正轨后,时间便过得飞快。


    春去夏至,又一年高考时节。


    林玉琲虽然已经成功上岸,依旧关注着今年高考,去年复读的赵珍珍,还有远在京市的大外甥云成成,都要在今年参加高考。


    焦灼的等待后,迎来了好结果。


    云成成跟赵珍珍今年高考都发挥得不错,顺利被理想的高校录取。


    原本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赵珍珍还很担心,因为她听林玉琲讲了“真假胡三丫”的故事,自我感觉今年很有希望,难免担心自己也会成为那个被偷走人生的倒霉蛋。


    不过也正是因为去年林大发现了这样的事,又牵连好几所高校,今年教育局查得非常严,邮局方面也相应调整了模式,保证录取通知书顺利送到考生手中。


    多年努力终于得到回报,其中欢喜激动,难以用语言来描述。


    赵珍珍大手笔的在国营饭店摆了一桌,请好友们吃饭。


    尤其是林玉琲,她复读这年,好友们把笔记、错题本都给了她,林玉琲还做了一套完整的复习计划。


    她这一年复读并不只是因为去年高考发挥失常,重新考过一次就算了,而是切切实实的提高了成绩。


    今年报的志愿,也比去年高了一档,被录取的学校,放在去年,她正常发挥是考不上的。


    云成成不用多说,隔着千里,小舅妈的“关怀”也时不时寄到他手里,数学拔高卷,化学基础卷,林玉琲硬是抽出时间,又出了完整的两套卷子。


    有了之前那套数学基础卷子的好销量打底——那套卷子现在还在热销,出版社又重印了几次——这两套新卷子云成成一拿出来,就被盯上了。


    而且这次想出版印刷她的卷子的出版社还不止一家,有一家甚至找到了永安,想说服林玉琲。


    林玉琲不怎么缺钱,但也不会嫌钱多。


    卷子出都出了,印刷出版顶多微调,不费什么事儿。


    在许文渊的建议下,最终数学拔高卷还是选择了跟之前合作过的那家出版社,化学卷选了另外一家出版社,这家出版社旗下有一刊很有名的化学报刊,算是专业对口。


    两家出版社给林玉琲的报酬也都是顶格算,千字八块。


    不过数学拔高卷,哪怕套数没变,字数却比基础十套多多了,算下来稿费达到了五百多元。


    反而是化学卷,字数少许多,最终算下来堪堪三百,还差几块钱,出版社也给凑了个整,给林玉琲寄了三百。


    两套卷子加起来,一共八百多块钱,她存折上的数字,再次暴涨。


    有个富裕还大方的小舅妈,云成成暑假来永安玩儿,可算是玩爽了。


    吃的喝的玩的,怎么痛快怎么来,连带着林玉琲都被晒黑了一层,云成成更是黑成了个煤球。


    他舅烦死了他了,媳妇儿好不容易放个暑假,他下班都还见不到人。


    好不容易回来了,云成成跟个小尾巴似的黏着他媳妇儿,一口一个小舅妈。


    他偷偷给栾之遥打电话,让他姐赶紧把她儿子弄回去。


    栾之遥压根儿不搭理他,她一个在家不知道多舒服,不用管孩子,下了班跟许文渊出去看电影划船。


    许文渊还到处寻摸好吃的带给她,或者领她去吃,她要是带着云成成,那完蛋,饭桶小孩儿能把所有好吃的一扫而空。


    幸好暑假是有期限的,快开学了,云成成得提前回京准备开学。


    然而云成成的暑假结束了,林玉琲也一样,她也快开学了。


    这一年的国庆节是周二,紧跟着的周三就是中秋,原本国庆会放两天假,中秋放一天,中秋跟国庆假叠在了一块儿,便往前推了一天,放周一周二周三。


    林玉琲听说这个放假安排的时候,真想替后世被调休的学生和打工人们问候一句,这么好的习俗怎么就没了。


    有了这四天假,栾和平提出,要不要跟他去乡下,拜祭一下他养母。


    林玉琲自然不会不答应,他们坐火车,又转小客车,一路颠簸。


    到了县城,就没车可坐了,这个贫穷的小县城里,连公交车都没有。


    栾和平去借了辆自行车,踩着自行车载林玉琲往村里去。


    乡间的土路坑坑洼洼,栾和平已经足够注意,林玉琲还是被颠了个够呛。


    这么折腾了许久,才终于到了他长大的小山村。


    很穷。


    比林玉琲刚穿越来时,栾和平带她去的几个村子更穷。


    这两年年成稍微好一点儿了,城郊村子的村民们日子也就没前几年那么难过了,林玉琲去赶集的时候看到过,大人们的气色变好了,孩子们也不瘦得像排骨了。


    身上的衣服还是有补丁,但一家子勤快人攒一攒,过年的时候还是能做身新衣裳。


    但这个村子里,已经秋天了,还有许多光着身子的小孩儿到处跑。


    大人们身上的衣服,也是补丁摞补丁。


    看见有陌生人进村,村口的几个老人慢吞吞转着脖子看过来,他们的脸像老枯树皮,眼神浑浊麻木,透着一股行将就木的气息。


    林玉琲看得心惊,栾和平也皱起眉头。


    他没在村口停,直接将自行车骑进了村子里。


    胆大的小孩儿追着自行车跑,胆子小的已经躲开了,也有机灵的跑进村里去报信。


    很快,他们见到了这个村的村长,也是如今的生产队队长。


    林玉琲不认识人,栾和平虽然离开这个村子已经十余年,还有认识的老人。


    他们寒暄着说了一些林玉琲听不懂的方言,后来又来了一群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


    栾和平让她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没让她下车,他推着自行车继续往前走。


    村里穷,房屋也破旧,大都是土坯房,连新盖的土坯房都少见。


    在众人的簇拥下,他们最后停在了一处明显比较新的房子前。


    虽然也是土坯房,但屋顶盖了瓦,看起来就比其他房子像样。


    栾和平在屋子前站定,林玉琲也抬头仔细看了看。


    跟她画上的不一样。


    她那画虽然无法还原,但也尽量按照栾和平曾经描述过的小院来画的。


    这院子,结构都不一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