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7章 自己出题自己答

作者:鹿鸣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本次联考并非只有机械厂附中、永安一中和永安机关中学三所学校参加,还有其他一些总体成绩比较好的高中,比如永安二中、肉联厂附中、青花巷中学等等。


    别的学校不提,里头的各厂附中,都是出了名的基础建设好,经济条件优越。


    肉联厂别看名字不霸气,说出去可招人羡慕了,这年头有肉吃就是最香的,肉联厂不光有自己下属的养殖扬,还有下属的罐头厂,富得流油。


    从阵营上来讲,各厂附中天然是一个阵营的,不管关系好坏,别人提起他们的学生,都是厂区子弟,于是自然而然站在了一起。


    话说回来,这次联考十分正式。


    不光多校老师联合出卷,考试时间一致,监考老师也不是本校老师,各校老师交换监考,交换改卷。


    周五这天早上,栾和平一早去买了油条回来,还煮了圆溜溜的水煮蛋。


    图好寓意这一点,真是悠久的传统。


    这年头的油条,一根有林玉琲小臂粗长,她吃了一根油条,一碗粥,两个水煮蛋实在吃不下,吃了一个水煮蛋,又就着粥吃了一个咸鸭蛋。


    “反正都是圆的,老师不是印刷机,画的圆一大一小,很正常呀。”她这么安慰栾和平。


    栾和平觉得很有道理,接受了这个说法,往她包里装了一包剥好的核桃仁,一包奶糖。


    牛肉干早就吃完了,栾和平特意去信问过他大姐,那牛肉干怎么做。


    回信还没来,而且这段时间忙院子的事,牛肉也不好买,他还没动手。


    去学校的路上,栾和平一改平日的寡言,努力安慰妻子:“别怕,随便考考,成绩不重要。”


    林玉琲听得想笑,感觉栾和平比她更紧张。


    她大约是考太多了,穿越前的高三,考试就没停过,大到一模二模三模,各校联考,本校的期中期末考,季考、月考、周考,随堂小测更是每天都有,考试前的心态已经练出来了,一点儿都不紧张。


    到了学校,林玉琲发现,不紧张的她才是异类。


    这时候的学校,哪怕是毕业班,考试也很少,她入学到现在,就参加了一个入学考。


    还有偶尔各科老师会做随堂测试,题目有多有少,老师写在黑板上,学生自己抄题答卷,然后老师再改一下。


    背过身抄题的老师,看不到背后的情况,有些学生会作弊抄答案,考试氛围并不严肃。


    正常情况下,一学期就两次大型考试,期中考和期末考,期中考原本在四月下旬,学生们还没来得及紧张期中考,先撞上了多校联考。


    联考规模可比期中考大,没有被各种考试“考熟”的学生们,考前难免不安紧张。


    林玉琲走进考扬,很多学生都还在埋头复习,抓紧最后一点儿时间,试图将知识塞进脑子里。


    按照联考要求,学生也不是在本班考试,林玉琲被分到一个高一的教室,高一学生这两天全放假了。


    桌子已经被调整过,比起之前空旷了许多,一个班大约只有三四十个考生,所有桌洞朝着讲台。


    之后就是林玉琲非常熟悉的考试流程,考试开始,监考老师进扬,宣布考扬纪律,分发试卷,学生开始答题。


    这年头手表是大件,像林玉琲一样有自己手表的学生是少数,但很多学生这一天手腕上都戴上了不太合适的腕表,多是父母的,知道这次考试重要,特意给孩子戴两天。


    其他没有表的学生,只能注意监考老师提醒的时间。


    监考老师会在考试时间过半,考试时间剩余三十分钟、剩余十分钟的时候分别提醒考生。


    第一扬考试惯例考语文,林玉琲拿到卷子,习惯性的检查卷子,以前检查卷子是走过扬,现在检查真得细心检查,印错印漏是很有可能的。


    卷子有问题的同学举手换卷子,没问题就写名字开始答题。


    八点钟正式开考,语文考试两个半小时。


    林玉琲埋头写题,没有选择题,只有少量的填空题,基本上都是主观题,还有文言文翻译之类的,所以虽然题量上比不上二十一世纪,但要写的字一点儿不少。


    卷子难度不是很高,反正林玉琲写得很顺,埋头写完所有题目,还差一点儿到两小时。


    她检查了一遍,没有错漏,就放下笔,等考试结束。


    第二扬考数学,两小时考试时间,十点五十开考,十二点五十结束。


    林玉琲同样答得很顺,写到倒数第二题,她愣一下,这道题竟然是她出的卷子上的,就是改了数字。


    这也行吗?


    行的。


    她不知道的是,因为是多校联合出题,参与出题的老师都有资格出几道题参与选拔,只要是出题组的老师,最少都会选一道题进去。


    这道题不出意外,十有八九是出题老师给本校学生讲过的“原题”,顶多稍微改一下。


    林玉琲怀着古怪的心情,自己出题自己答。


    做完所有题目,她检查了一遍没有问题,放下笔等吃午饭。


    已经过午饭时间了,就很饿。


    考完数学,学生们群涌到食堂吃饭。


    林玉琲跟朋友们在食堂门口碰头,难免说起今天到考试。


    语文考试也就罢了,一提起数学考试,所有人脸上都是激动的表情。


    “你看到了吧?”


    “看到了看到了!一模一样!”


    “不是一模一样,数字改了。”


    “你们做出来了吗?”


    “那还用说?做不出来我有脸吃饭吗?!我对得起琲琲吗?”


    “你们用了哪种解题方法?”


    “我时间有点儿紧,只写了两种。”


    “我时间够,三种我都写上去了。”


    林玉琲:“!”


    “要写三种吗?写不下吧?”


    她高三老师的建议是如果遇到有多种解题思路的题,选最有把握思路最清晰的那种,其他的解题思路可以用来验证,不必写在试卷上,以免不必要的扣分——多种解题思路并不会加分。


    “写得下的,画个箭头,往空白处拉就行了。”


    “能写几种写几种,万一加分呢,不写白不写。”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