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270 章 欧阳蕊的信仰 3

作者:一猫一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拍卖环节由专业的拍卖师主持,气氛热烈。


    赵雯雯率先举牌,为拍卖暖场,不少商界大佬也纷纷竞价,既是为慈善出力,也不乏些许在社交场上展示实力的意味。


    最终,几件拍品都以远高于市场估价的价格成交。


    随后是现场认捐环节。赵雯雯再次上台,做了一段简短却极具感染力的发言,她没有过多煽情,而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清晰地说明了善款的用途和监管方式,并当场宣布嘉泽集团已率先捐资两千万元。


    她的公信力和号召力在这一刻得到了极致体现。


    在她的带动下,现场响应热烈。 “我代表XX集团,认捐一百万!” “我们公司捐五十万,支持孩子们读书!” “我个人捐二十万,略表心意!” ……


    认捐的声音此起彼伏,秘书处的登记人员忙得不亦乐乎。许多原本只是来社交的嘉宾,在这种氛围和赵雯雯、欧阳蕊等人实际行动的感召下,也纷纷慷慨解囊。


    酒会结束时,初步统计的认捐金额已经超过了五百万元人民币,而这还不包括赵雯雯、汤子墨、李强等人的早期捐款和拍卖所得。


    欧阳蕊看着最终的数字,激动得眼眶湿润,紧紧握着赵雯雯的手:“雯雯,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你真是帮了大姐,帮了那些孩子们天大的忙了!”


    赵雯雯反握住她的手,温柔地笑着:“欧阳大姐,您别这么说,这都是大家的心意。能帮到孩子们,我也很开心。”


    这场成功的慈善酒会,不仅为欧阳蕊筹集到了急需的巨额资金,极大地推动了西部和西南助学项目的进展;


    更显著提升了赵雯雯在沪上社交界的形象和影响力,将她从一个成功的女商人,进一步提升为富有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的慈善家;


    同时,她也通过这件事,还了当初欠黄德山的某些人情,并将她与黄家的纽带系得更加牢固。


    这可谓是一举多得,再一次展现了赵雯雯高超的社交手腕和深远的布局能力。


    ……


    慈善酒会的喧嚣与华彩尚未完全散去,空气里仿佛还残留着香槟与香水交织的浮华气息。


    赵雯雯站在书房窗前,心中却浮现出欧阳蕊那张清瘦甚至有些憔悴的面容——


    她已在酒会结束后的第二天清晨,婉拒了赵雯雯多留几日休息一下的提议,匆匆搭早班机返回了西部。


    一种复杂而难以言喻的情绪在赵雯雯心中弥漫。


    “欧阳蕊真的太瘦弱了。” 赵雯雯下意识地摩挲着自己保养得宜、涂着精致蔻丹的手指,心里想。


    欧阳蕊穿着那身显然有些年头的、熨烫得一丝不苟却依旧难掩款式老旧的西装套裙,站在衣香鬓影、珠光宝气的宴会厅里,像一株被错置在牡丹园里的细竹,格格不入,却又异常坚韧。


    她那瘦削的肩膀,仿佛一阵稍大的风就能吹倒。


    可当她拿起话筒,用并不高亢却无比清晰坚定的声音,讲述起山区孩子们如何跋山涉水求学、如何在漏风的教室里冻红小手时,那瘦弱的身体里却仿佛迸发出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力量,穿透了现场的浮华,直击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赵雯雯之前就从罗正均那里打听过了,欧阳蕊有着非常好的出身,父亲是地位不低的高级干部,母亲是京城顶尖大学教授,而夫家更是军中少壮派高级将领。


    她是那种真正在优渥、有教养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见过世面,却并未被浮华所俘虏。


    她举止间那种自然而然的从容气度,言谈中不经意流露出的视野与悲悯,以及那种对奢华场合既不陌生亦不沉迷的淡然……


    “正因为如此,才更显得难得。” 赵雯雯内心感叹。


    以欧阳蕊那样的家庭背景,她本可以选择一条更轻松、更安逸的道路,安稳地待在某个清贵的位置上,享受着与生俱来的资源和人脉。


    但她却没有。她选择了一条异常辛苦的路,将自己投入到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大西北的黄土风沙之中,为了那些与她本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孩子们,奔波劳碌,以至于那原本或许也曾丰润的脸庞,被风霜和操劳侵蚀得如此清瘦。


    她那瘦弱的肩膀,扛起的不是生活的重压,而是一种主动选择的、沉甸甸的理想主义责任。


    这让赵雯雯在敬佩之余,更添了一份难以言说的触动。


    她不禁对比起自己。她赵雯雯的一切,是靠着自己的美貌、智慧、甚至是不惜周旋于权力周边的胆识,一步步搏杀出来的。


    她的力量,来自于对外在资源的极致利用和对人性的精准拿捏。


    而欧阳蕊呢?她本可以凭借出身就能拥有很多,她却选择了一条奉献之路。


    她似乎主动剥离了那些可能让她更“舒适”的外壳,用一种近乎苦行僧的方式,践行着她的信念。她那瘦弱的身体里,是一种被信念支撑起来的、近乎固执的强大。


    “这种选择,比我做的许多事情,更需要勇气,也更……纯粹。” 赵雯雯的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


    她捐出两千万,并组织一场成功的酒会,对她而言,是能力范围内且能带来现实回报的操作。


    而欧阳蕊,仿佛是燃烧着自己与生俱来的“福荫”,去点亮别人的路。


    赵雯雯忽然觉得,自己拥有的这一切奢华,在欧阳蕊那份主动选择的“清瘦”与坚持面前,似乎显得有些喧嚣和浮躁。


    欧阳蕊的瘦弱,不是因为匮乏,而是因为一种精神的富足和选择性的舍弃。


    这是一种赵雯雯无法完全理解,却不得不肃然起敬的人生境界。


    欧阳蕊的存在,仿佛在提醒她,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超越算计和利益的价值尺度。


    她不由得想起当初在港岛,黄德山提到妻子时眼中那一闪而过的无奈。


    他说妻子是在京城照顾家里,都没时间来港岛看他,更不能随军。其实他是没说,他的妻子,把事业看得比家庭重要的多。


    欧阳蕊经常全国各地的奔波,却从未去港岛看过自己的丈夫,夫妻常年不在一起,连相聚都要碰时间……


    她轻轻叹了口气,心里对欧阳蕊生出了一份真正的、不掺任何利益计算的怜惜与敬佩。


    “希望那些善款,真能帮到她,让她能稍微轻松一点。” 赵雯雯想。


    她知道,她和欧阳蕊所选择的道路,就如两条平行线上的人……


    但这并不妨碍她欣赏乃至想要保护这份罕见的信念与纯粹。


    或许,在内心深处,欧阳蕊代表着一种她从未真正拥有过的精神上的高贵与自由。


    欧阳蕊就像一面特殊的镜子,让赵雯雯在复杂算计的间隙,能偶尔窥见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价值。


    这份认知,让赵雯雯对欧阳蕊,除了利用和维系关系的考量外,多了一份真诚的关怀。


    她拿起手机,给欧阳蕊发了一条短信:“欧阳大姐,到了那边一切顺利吗?注意休息,保重身体。有事随时联系我。” 这条短信里,少了几分往日的社交辞令,多了几分真切的温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