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100 章 崛起之路

作者:一猫一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落款是“王阿姨代收”。


    也就是说,那几个阿姨,从中赚取每张100块钱的差价。


    消息像野火一样烧遍了这个片区的大小弄堂。退休工人、工厂职工、甚至卖早点的小贩……全都涌向了附近的银行网点,排队抢购认购证。


    “快快快!银行开门了!”


    “给我来10张!不,20张!”


    “我直接拿一本,这一本多少张?”


    “侬买这么多做啥?”


    “管他呢!反正有人100块收!”


    银行职员手忙脚乱地盖章、登记,柜台前排起长龙。而弄堂里的王阿姨家,则成了临时“收购站”。


    赵雯雯坐在里屋,面前堆着一摞摞崭新的认购证。李强负责点钱,而几个弄堂大妈则站在门口维持秩序。


    “排队排队!一个一个来!”


    “钞票拿好,认购证放这边!”


    短短三天,赵雯雯就收了5000多张认购证,花费100多万现金。


    在此同时,赵雯雯还打电话给当初在券商所里的熟人,让他帮着介绍了几个熟悉A票操作的帮手和下线。


    等赵雯雯们收购的差不多的时候,市扬上才出现了一样的认购证收购者,价格已经收到五六百一张。


    11月中旬,第一次摇号开始,赵雯雯的认购证摇中了一千多张。而摇中后的认购证,下一轮还可以参加摇号。


    12月,认购证的黑市价格开始疯涨。


    原本30元一张的纸片,在第一次摇号后,价格直接飙到3000元一张!而那些连号的、整本的认购证,更是被炒到了上万元!


    赵雯雯手里的5000张认购证,瞬间变成了1500万的财富。


    “雯雯,我们是不是该卖了?”李强看着一皮箱整整齐齐的认购证,手心冒汗。


    赵雯雯摇摇头,轻轻一笑:“不急,这才第一次摇号,再等几天。”


    果然,1993年1月,第二次摇号开始前几天,认购证的价格直接突破5000元一张!


    而那些整本连号的,在黑市上甚至被炒到3万一张!


    赵雯雯这才开始慢慢出货,几十张几十张,一两百张的卖,一点一点地套现。


    等到2月,她和李强手里的认购证全部清空时,账上的数字已经突破了2000万。


    酒店房间里,赵雯雯的手指突然停在《券商报》的某则简讯上——“深市将试点新票发行……”


    她的瞳孔微微收缩,前世记忆如潮水般涌来:1993年2月某日,上证指数将从1558点暴跌至300点。


    “强哥,通知老黄,明天一开市就开始清仓。”她抓起桌上的摩托罗拉8900,拨通了券商营业部的专线,“对,所有持仓,按计划分批出货。”


    窗外,外滩的霓虹依旧璀璨。但赵雯雯知道,这座金融迷宫里,已经有老鼠开始逃窜。


    万国券~商的大户室里,红木茶几上的碧螺春已经凉了。


    老黄擦着汗,把交割单推过来:“赵小姐,延中实业今天出了200万票,接盘的是深市来的资金……”


    赵雯雯扫了眼成交价:38.7元,比她记忆中的历史最高点还高出2块。


    她突然笑了:“告诉深市的朋友,我们还有50万股,打包价再让5%。”


    李强不解地抬头,却被桌下的高跟鞋尖轻轻一碰。他立刻会意的闭上了嘴。


    赵雯雯这两三个月里,不但要做“操盘手”、“掌舵人”,还要时不时的接高建东和罗正均的电话。


    和高建东通话,那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诉说各种的相思之苦;


    和罗正均通话,那是装纯情,装懵懂,装着除了做生意赚钱,对其它什么事都不关心。


    装着一心只想赚钱那是因为她家孤儿寡母的,没有安全感,只有钱能给她安全感。


    当然,这些话都不能直说,只能把意思点到为止,让罗正均自己去以她的角度设想。


    男人啊!特别是有权有势的男人,他们总觉得自己聪明绝顶。其实这是女人在扮猪猪吃老虎。


    不间断的角色转换,赵雯雯觉得,若不是她演技一流,那就要人格分裂了。


    静安寺旁的咖啡馆里,赵雯雯正在看K线图。她的BB机突然响起


    屏幕上显示着加密数字:5873。这是她和李强约定的暗号——券监会即将出台调控政策。


    十分钟后,她站在南京西路的公用电话亭,用暗语通知所有下线:“明天菜价要跌,把仓库清空。”


    上证指数突破1500点那天,赵雯雯在锦江饭店包了个包厢。席间,深市来的林老板举着茅台酒盅:“赵小姐这次至少赚了两千万吧?”


    “小本生意。”她晃着高脚杯,波尔多红酒在杯壁挂出完美的泪痕,“倒是林生接了那么多高价票,才能赚大钱……”


    话音未落,她的摩托罗拉响了。接完电话,赵雯雯突然起身:“抱歉各位,家里水管爆了,淹了楼下,我得先走一步,告辞,告辞……”


    当夜,京城那边某项管理通知紧急下发。第二日一开市,市扬就开始暴跌。


    暴跌第二天,赵雯雯在浦江饭店顶层清点存单。


    窗外,黄浦江上阴云密布。李强捧着随时都能兑现的两千多万汇票,手还在发抖:“雯雯,你简直太神了……”


    “以后,咱们还来吗?”李强问。


    “不来了,这是最后一次。”赵雯雯说。


    以后的“海市”她可记不得,这段时间把她脑细胞都快消耗光了。


    她微微一笑:“你若是敢自己来,赔了可别哭鼻子。”


    “不不不,我自己肯定不会来,没有你做掌舵人,我可不敢在这”海市”里混。”


    李强在这三四个月,简直刺激的要命,每一天都是激动和亢奋的,太他妈的刺激了。这种感觉也只有在这种地方才会有。


    但这种感觉,他并不沉迷。


    “强哥,你相信直觉吗?”赵雯雯望着窗外。


    而桌上,最后一份交割单显示:1993年2月14日,卖出真空A票,成交价12.3元——正好是暴跌前的最后一个涨停板。


    两日后,赵雯雯和李强飞回了沈市。


    这一趟沪上之行,卖认购证和在A票上,一共赚了四千多万,除去所有费用,让他俩每人的账户里多了两千多万。


    而赵雯雯觉得,她的崛起之路,也才刚刚开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