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看着二哥林河那张脸,跟丢了半条命似的,笑着开了口。
他把全家人都拢到屋里,门一关,准备摊牌。
“小浩,你老实跟妈说,花四百块钱弄回来这么个不响的铁疙瘩,到底想干啥?”
王秀芝还是憋不住,那可是四百块,她想都不敢想的钱。
林浩扫了家人一圈,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却透着一股让人信服的劲儿。
“爹,娘,哥,嫂子,咱们家不能一辈子就指望厂里那点死工资。”
“想把日子过得比别人强,过成这四九城里都数得着的人家,就得有自己的买卖。”
“在院里放电影,那是赚吆喝,让咱们家把腰杆挺直了。可咱们真正的金山,不是那个。”
他伸手,指了指棚子里那台录音机的方向。
“是这个!”
“大哥的手艺,你们心里都有数。放映机都能从一堆废铁里救回来,修这些更金贵的洋玩意儿,还不是手拿把掐?”
“我的计划,就是咱们家,开一个‘家庭作坊’!”
“家庭作坊?”林建军的眉头立刻拧成了疙瘩,这词儿在这年头可不是什么好话,跟“投机倒把”就差半步。
“爹,您听我说完。”林浩语气不急不慢,“咱们这作坊,不对外头的老百姓开。咱不修那些普通的玩意儿。”
他拿起桌上一个德国产的电子管,在手指间转了转。
“咱们专门修这种,进口的,金贵的,别人碰都不敢碰、修都修不好的洋机器!”
二嫂王丽忍不住插嘴:“那谁家能有这种东西啊?”
“问到点子上了!”林浩笑了。
“能有这些东西的,会是普通人吗?不是大领导,就是大学里的老学究,再不然就是解放前那些有底子的资本家。”
“这些人,兜里不缺钱。他们缺的,是能把他们心尖子上的宝贝疙含修好的人!”
“咱们修好一台,收他个几十块的修理费,你猜他们会嫌贵吗?”
“他们不但不嫌贵,还得把咱们当活菩萨供着!因为咱们办的事,是他们跑断腿都找不到人办的!”
林河的眼睛,瞬间就不一样了。
他那算盘脑子在颅腔里噼里啪啦一阵乱响。
“修一台……几十块?”
他声音都发颤了。
“那……那修个十台八台的,咱们今儿花出去这四百块,不就全回来了?还往外冒油!”
他激动地搓着手,刚才那股子肉疼劲儿,一下就变成了看见肥肉的馋劲儿。
“这只是第一步。”林浩的嘴角勾了起来,“光修,来钱还是慢了点。咱们还得自己造!”
“造?”
一直闷不吭声的林海,猛地抬起了头。
“对,自己造!”林浩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一一扫过。
“咱们有楚师傅那条线,能搞到各种别人做梦都见不着的进口零件。大哥,凭你的手艺,把这些零件拼起来,攒一台跟德国货一模一样的收音机、录音机,费劲吗?”
林海想了想,喉咙里滚出一个字:“不。”
“那不就得了!”林浩一拍手。
“咱们自己攒一台,花多少本钱?卖出去,又能是什么价钱?这当中的空当,你们自己心里算算,能有多大?”
这一下,屋里所有人都听懂了。
每个人眼里都开始冒光。
这哪是什么家庭作坊,这他妈简直就是要开印钞厂啊!
“可是,小浩……”林建军的顾虑还在,“这事儿,名头不好听。万一叫人抓着小辫子举报……”
“爹,这事我早给您想好了。”
林浩看向他爹,神情变得格外郑重。
“咱们这个,不能叫作坊。得有个响亮的名头。”
“爹,您现在是咱们院‘先进互-助小组’的总负责人,对吧?”
“咱们这个买卖,就挂在小组名下,对外,就叫‘先进技术服务部’!”
“服务部?”林建军咂摸着这个词。
“对!咱们不是为了赚钱,咱们是为了给那些为国家做出过贡献的老干部、高级知识分子,解决技术难题,提供义务服务!”
“至于他们给的钱,那不叫修理费,那叫‘技术咨询费’!或者,叫‘零件损耗赞助费’!”
“这叫什么?”林浩一字一顿地说。
“这就叫,师出有名!”
林建军的眼睛彻底亮了,他猛地一拍大腿,整个人像是被通了电。
“高!实在是高啊!”
他来回踱了两步,那点官瘾噌地一下就窜了上来,把腰杆挺得笔直。
“浩儿,你这脑子……真是天生干大事的料!这么一说,咱们这事,不光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反倒是做好事,是给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了!”
他清了清嗓子,已经开始代入角色了:“我这个‘服务部’的主任,以后可得把好关!”
一家人思想彻底统一,说干就干。
那个棚子很快就被扩建改造,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技术工坊。
林海从此就扎在里面,对着那些图纸和零件,跟入了魔没两样。
没过几天,楚师傅就递来了第一笔“大生意”。
来人开着一辆黑色的吉普车,抱着一台落满灰尘的瑞士产收音机,小心翼翼地找到了林家。
是个戴着厚底眼镜,说话带着点南方口音的中年人。
“请问,是‘先进技术服务部’吗?楚师傅介绍我来的。”
林建军挺着肚子,背着手,像领导视察一样迎了上去。
“对对对,就是我们!欢迎欢迎!同志你有什么技术难题啊?别着急,坐下慢慢说,我们一定尽力帮你解决!”
那人一看到工坊里,林海正专注地用着各种见都没见过的精巧工具,眼神里的疑虑就去了一大半。
他知道,这地方来对了。
“我这台收音机,好几年没声了,跑遍了全城都说没救。您给瞧瞧……”
林海接过来,只扫了一眼,拆开后盖拨弄了几下,就闷声开口。
“电子管老化,电容漏电了。能修。”
“三天后过来拿。”
“哎哟!太好了!真是太好了!”那人激动地搓着手,“那……那这个修理费……”
林建军立刻摆了摆手,一脸的高风亮节。
“同志你说的这是哪里话!我们是义务服务,不兴谈钱那一套。”
他话锋一转,叹了口气。
“不过嘛,你也看到了,我们这都是进口零件,损耗大得很。我们小组经费也紧张,都是大家伙儿勒紧裤腰带在搞技术革新……”
那人是聪明人,瞬间就懂了。
他立刻从兜里掏出三张大团结,恭恭敬敬地放到了桌上。
“这是我个人,对咱们小组的无偿赞助!支持你们!一定要支持你们!”
“哎呀,同志,你这可太客气了!”
林建军嘴上客气着,手却稳稳地把钱收进了口袋。
第一笔生意,就这么成了。
林家这个小小的“技术服务部”,就在这四合院的角落里,不声不响地,开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