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7章 釜底抽薪,断你后路!

作者:苏喂苏喂苏喂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激动地从怀里掏出那个已经有些卷边的小本本,和那截被用到只剩指甲盖长的铅笔头,在手心里宝贝似的拍了拍。


    那张精瘦的算盘脸上,全是按捺不住的兴奋。


    “小浩,你的意思是,咱们花几分钱的邮票,就能把那老虔婆的靠山给搬倒?”


    这笔买卖,在他心里,简直是无本万利!


    “邮票的钱还是太显眼了。”


    林浩摇了摇头,嘴角那抹笑意让人看了心里直发毛。


    “咱们要写的,不是大字报,也不是检举信。”


    “那是什么?”


    林建军皱起了眉,他刚在聋老太那儿吃了一鼻子灰,正憋着一肚子火,没明白小儿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爹,咱们要写一份‘情况反映’。”林浩的声音不急不缓,透着一股成竹在胸的镇定。


    “情况反映?”


    这四个字,林建军倒是熟悉,可一时没咂摸出其中的味道。


    林浩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显得格外深邃。


    “您想啊,爹。写大字报,那是把事儿往大了闹,动静太大,万一被人抓住把柄,说咱们恶意攻击街道干部,那就不好了。”


    “写检举信呢,目的又太明显,一看就是有人在背后搞鬼,上头的人心里先就存了三分疑。”


    林建军听着,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觉得有道理。


    “但‘情况反映’,就不一样了。”


    林浩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玩味。


    “咱们的身份是什么?是南锣鼓巷95号院的‘热心群众’,是拥护组织的‘积极分子’!”


    “咱们写这封信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倒谁,而是出于对组织负责、对领导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客观公正’地,把咱们院里最近发生的一些‘不正常’的,让人‘感到忧虑’的现象,向上级领导汇报一下。”


    这一番话说得是冠冕堂皇,义正辞严,把一个蔫儿坏的阴损招数,瞬间包装得充满了革命的正义感。


    林建军听得是双眼放光,腰杆子都挺直了不少,感觉自己这个联络员的觉悟,在儿子的点拨下,又蹭蹭地往上涨了一个大台阶。


    “对!浩儿说得对!”


    他一拍大腿,官腔十足地总结道:“我们这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向组织反映问题!这是我们每一个工人阶级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王秀芝在一旁听得有点着急,她可不管什么原则义务,只想知道怎么能把那个装聋作哑的老虔婆给收拾了。


    “那到底要怎么写啊?浩儿你快说说!”


    林浩不急不忙,像个运筹帷幄的将军,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任务。


    “这份‘情况反映’,逻辑必须清晰,事实必须确凿,但又要处处留下引人遐想的空间。咱们要分三步走。”


    他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步,叫先礼后兵。信的开头,要先高度赞扬一番街道办和厂领导的英明决策,说他们雷厉风行,把易中海这种害群之马给揪了出来,是净化了我们工人阶级的队伍,让咱们大院重新焕发了生机。这叫先给领导戴高帽,他看了心里舒坦,才愿意往下看。”


    林河拿着铅笔头,在本子上“刷刷”地飞速记着,嘴里还佩服地小声嘀咕:“第一,先拍马屁,这个我爹最擅长。”


    林建军瞪了他一眼,又清了清嗓子,默认了。


    林浩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步,就要开始反映‘问题’了,这叫抛砖引玉。”


    他的语气变得意味深长。


    “咱们要提到,在处理易中海事件的过程中,我们这些积极群众,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苗头。”


    “比如,身为院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聋老太太,在整个事件中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冷漠’。”


    “咱们要着重写,对易中海这种败类的所作所为,她不光是不闻不问,甚至在联络员同志上门了解情况的时候,还故意装聋作哑,表现出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和‘包庇思想’。”


    “这里要特别强调,她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知道’!爹,您今天是怎么吃瘪的,就让二哥怎么写,越详细越好,这叫事实依据!”


    “娘,”林浩的目光转向了王秀芝,“您是咱们院的八卦中心,您再想想,有没有什么旁证?”


    王秀芝一听这个,立马就来了精神,一拍大腿,眼睛都亮了。


    “有!怎么没有!前两天刘海中家的媳妇不还跟我念叨嘛,说亲眼看见王主任黑着一张脸,从聋老太那屋里出来,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说什么‘老糊涂’、‘早晚要出大乱子’!这不就是铁证吗?说明王主任早就知道她姥姥和易中海不清不楚,想管又不敢管!”


    “好!”


    林浩赞许地点了点头。


    “二哥,把这个细节记上。但不要写死,就写‘据院内多位群众反映’,显得咱们消息来源广泛,不是我们一家之言,这叫群众基础。”


    最后,林浩伸出了第三根手指,声音压得更低了,像是在传授什么不传之秘。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叫引火烧身!”


    “咱们要把火,稳稳地引到她那个宝贝外孙女,王主任的身上。”


    “咱们要以一个普通群众的口吻,提出一个‘合情合理’的疑问。”


    “就问,为什么易中海能在院里作威作福这么多年,没人敢管?为什么他和秦淮茹的丑事,院里风言风语传了那么久,却一直没被揭发出来?”


    “是不是因为,有聋老太太这尊大神在院里镇着,所以身为街道办主任的王同志,在日常工作中,就存在着‘选择性失察’,甚至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嫌疑?”


    “咱们不直接说她包庇,咱们是引导看信的领导去这么想。咱们要反复地问,王主任作为聋老太太的直系亲属,在处理涉及到自己姥姥关系网的问题时,她还能不能真正地做到‘大公无私’?能不能‘一碗水端平’?”


    “最后,咱们再把主题升华一下。”


    林浩的嘴角勾起一个完美的弧度。


    “就说,我们这些热心群众,之所以冒昧地反映这些问题,绝不是针对王主任个人,我们是真心拥护她、爱护她,才不希望看到她被这种复杂的亲情关系所拖累。我们是担心这种‘亲情关系’会影响到我们组织的纯洁性,会给那些隐藏的坏人留下可乘之机!我们恳请上级领导能够明察秋毫,帮助王主任摆脱困境,还我们南锣鼓巷95号院一片真正的朗朗乾坤!”


    一套组合拳,行云流水,滴水不漏。


    林家所有人都听傻了。


    这哪儿是写信啊,这分明就是挖坑,而且是连环坑,一环套一环,坑底下还埋着地雷,让人防不胜防!


    信里每一个字都客客气气,充满了对组织的忠诚和对领导的“爱护”,可连在一起,就是一把淬了剧毒的软刀子,不见血,却刀刀都往王主任的政治生命上捅!


    “高!实在是高!”


    林河激动得脸都涨红了,抓着铅笔头的手因为太过用力,指节都发白了。


    “小浩,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这封信要是寄出去,那个王主任就算不被撸掉,也得被组织叫去谈话,档案上记一笔黑的!她以后还怎么抬头做人!”


    二嫂王丽在旁边也是一脸的崇拜,看着自己小叔子的眼神,就像看个神仙。


    “是啊,这下看那个聋老太婆还拿什么横!她最大的靠山眼看就要自身难保了!”


    林建军听完,更是心潮澎湃,激动得在屋里来回踱步。他感觉自己这个联络员,在小儿子的辅佐下,简直就是运筹帷幄的诸葛亮附体!


    他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洪亮地做出最终决定。


    “就这么写!老二,你现在就动笔!用词要考究,态度要谦卑,姿态要放低,但意思必须给我表达得清清楚楚!写好了,我亲自来把关审阅!”


    “好嘞,爹!”


    林河响亮地应了一声,把家里的方桌擦了三遍,郑重其事地铺开一张干净的信纸,又把那截铅笔头在舌尖上蘸了点口水,让字迹更黑更清晰,这才深吸一口气,开始奋笔疾书。


    林浩看着这一幕,安静地走到一边,给家里的暖水瓶续上开水,嘴角那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始终没有散去。


    他知道,聋老太的第一根拐杖,很快就要被敲断了。


    ‘老东西,你以为装聋作哑就能置身事外?’


    ‘我不仅要让你开口说话,我还要让你哭着喊着,自己把另一根拐杖也给交出来!’


    信,在林浩时不时的提点和林建军的反复斟酌下,很快就写好了。


    林建军戴上老花镜,仔仔细细地从头到尾念了三遍,每一个字都觉得充满了“革命的智慧”,每一个标点符号都用得恰到好处。


    “写得好!堪称范文!就这么办!”


    林浩从自己的床底下,摸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牛皮纸信封和一张八分钱的邮票。


    “爹,这封信,不能从咱们院门口的邮筒寄。二哥,你下午骑车去一趟西城,找个没人的邮筒扔进去。”


    他把信和邮票递给林河,又严肃地叮嘱全家。


    “而且,从现在开始,这事儿就当没发生过。谁也不许再提一个字,谁问都说不知道。咱们要做的,就是关起门来,静静地等着看戏。”


    “明白!”林建军郑重地点了点头,他感觉自己不是在搞什么小动作,而是在参与一扬捍卫组织纯洁性的、没有硝烟的战斗。


    当天下午,林河就揣着那封决定了王主任命运的信,像个身负重任的地下交通员,悄悄骑着自行车,消失在了胡同的拐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