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利正在房间里用钢笔练字。
以前他时常练字,最近已经搁置了好些天了,这两天王明浩和张必勇弄了书桌过来,他才又开始练。
正写着字,便听见外面有开门的声音。
他有些疑惑,张叔不是去接姜爷爷他们了吗?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他转动着轮椅,准备去外面看看。
刚转过身就看到姜爷爷几人。
来的有三个人,姜爷爷他认识,旁边有一位气质优雅的老太太,后面跟着有一位带着眼镜的男人。
他愣了愣,一时间有些张皇失措。
本以为他们应该明天才会过来的。
姜爷爷先走进来,站在他面前,目光把他上上下下都打量了一遍。
满意的点了点头。
“嗯!”
“不错!胖了点,头发剪了,也精神了。”
李胜利从呆愣中反应过来。
看着这个才第二次见面,却带给了他希望的爷爷,心里无比感慨。
嘴角带着真诚的微笑,喊了一声,“姜爷爷!”
想着他们这么快就到了这里,肯定是下了火车直接过来了,又补了一句,“你们怎么没休息休息?”
他的手微微收紧,努力掩饰自己的紧张。
因从小的经历,与人相处之道一直都是他的短板,特别是关心他的人。
这么多年在部队,他也只学会了以礼相待。
可是他想要在姜家人面前表现得好一点,至少,看起来要有亲和力一点。
姜爷爷看出了李胜利的紧张。
他笑着,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和蔼些。
“看着你好起来,我现在比睡好了觉还精神。”
李胜利失笑着照顾大家,攥紧的手并没有松开。
“姜爷爷,你们快上炕坐。”
“不好意思,这屋里暂时只有炕能做坐。”
他知道沪市没有炕,怕他们不习惯,故而多解释了一遍。
三人在炕边坐了下来。
姜爷爷才开始介绍道:“这是妞妞的奶奶,我的妻子。”
“这是我的大儿子,姜正华,你叫大伯就行了。”
在他心里已经认定了胜利就是他的孙女婿,现在叫大伯也没问题。
李胜利礼貌的喊人,低了低头以示尊敬,“姜奶奶!姜叔叔!”
他没有听姜爷爷的话喊大伯,毕竟他和姜文旖还没有正式见面,也没有结婚,传出去会坏了姑娘的名声。
听着李胜利的称呼,姜正华心里很满意,微笑着点了点头回应他。
是个懂分寸的好孩子。
姜奶奶眼含泪光看着李胜利,一时间有些恍惚。
同样寸头,相似的眉眼。
仿佛让她看到了那个,老是爱在她面前耍滑头咧着嘴笑的臭小子。
她半晌才出声。
“像!真像!”
李胜利顿了顿。
姜奶奶拿着手帕拭了拭眼角的泪,才解释,“孩子,你和你爷爷福贵,真像!”
李胜利了然。
对于一个只存在于他奶奶口中的爷爷,他其实很陌生。
奶奶在世时,他还能经常听到这个称呼,如今已经太久没听过了。
以至于姜爷爷过来说起他爷爷的时候,他第一反应是,这人是骗子。
奶奶口中的爷爷,重情重义。
她常常说,她不怪爷爷,姜家一家都是好人,因为姜家当年给了爷爷一口饭吃,这才有了他和他爹。
她说姜家少爷对爷爷很好,对他们李家也很好,人要知恩图报。
奶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文化,只知道做人不能背信弃义。
她说这两个词是爷爷教她的,她很喜欢。
李胜利看着这个透过他像是看着另一个人的老奶奶,不知道怎么开口安慰。
或许,他们对他爷爷的感情,比自己对爷爷的感情更深。
不对。
说实话,他对他爷爷没什么感情。
但是他确实同意他奶奶说的话,爷爷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他张了张嘴,想要开口安慰。
却嘴笨得不知说些什么。
还是姜爷爷开口替他解围。
“好了,第一次见面是高兴的事,别弄得孩子也跟着难过,胜利身体还没好全呢。”
姜奶奶也反应了过来,因自己的多愁善感有些不好意思,忙拿出准备好的见面礼。
这年头,有些贵重的礼物不好送,第一次见面礼物也不好送轻了,她便包了个红包。
她放在李胜利的手上,轻声细语道:“这是奶奶给你的见面礼。”
“别嫌奶奶俗气,也别拒绝!”
李胜利见是红包,他第一反应便是退回去,还没等他有动作便听见姜奶奶这句话。
他再拒绝了就不礼貌了。
“谢谢姜奶奶!”
姜奶奶笑着又坐了回去。
李胜利捏着手中的红包,心底生出一丝暖意。
更多的,却是不适应,他从来没有收到过红包。
他没有家人很久了。
久到不知道该怎么与家人相处。
所以,这几天他想了很多次,他面对姜家人时该如何做,并在心里排练了无数个扬景。
可临到这时,他还是有些不知所措。
他觉得此时此刻他应该表现好的一点,该说些除了谢谢之外的话来回馈这位老奶奶,可是却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他无比厌恶这样笨嘴拙舌的自己。
顿时,焦躁的情绪油然而生。
他在想,这样的他,姜家会不会讨厌?
会不会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他?
坐在轮椅上的他,拿着红包的手指发白,眉头也控制不住地蹙起,越发的无措。
看着李胜利越来越拘谨的模样,姜奶奶有些心疼,她知道这孩子是孤单太久了,不太适应与人相处。
这时姜正华察觉到李胜利的反常,将手中的书递给李胜利。
这是他给准备的见面礼。
“这是我挑选的两本关于机械厂的书,里面有写一些机械厂基础的管理工作,你刚刚转业回来,看一看,也不至于到时候抓瞎。”
一说起工作的事,李胜利焦躁不安的心这才平静了下来。
双手接过书,“谢谢姜叔叔,我正需要了解一下机械厂的基本运转情况。”
姜正华回头坐下,又问:“你识字情况怎么样?”
不是他故意要这么问,实在是这个年代,文盲是普遍情况,特别是农村孩子,几乎没有读过书。
他问问,也好针对李胜利情况给他制定学习计划。
以后毕竟要管理一个厂子,没有文化可不行。
“我没有读过书,但是在部队上过扫盲班,之后也一直在看报学习练字。”
“现在读书认字没有什么问题。”
闻言,姜爷爷嘴角不自觉翘起,与有荣焉的点了点头。
看看!福贵的孙子就是了不起,没读过一天书就能认字,还能当团长,现在还能当厂长。
姜奶奶也欣慰的点了点头。
这孩子说起自己的短处并没有丝毫隐瞒,不卑不亢。
姜正华也看见了书桌上放着的一页钢笔字能看出来,是个上进的好孩子。
他点了点头,继续道:“那你先看着这两本,等你看完了打电话告诉我,我再给你寄其他的书。”
“我把我办公室的电话留给你,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打电话问我。”
李胜利没有拒绝姜正华的好意。
人家是正正经经在俄国学过技术的厂长,自己现在连个半吊子都还称不上,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他肯定要抓住。
“谢谢姜叔叔,以后怕是会经常打扰到您。”
姜正华就喜欢这样好学的年轻人,轻笑道:“不客气!有不懂的地方就随时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