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每当深夜,他的脑海里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远在京城的她。
想起她第一次出现在自己面前时,那满身的伤痕和眼中的倔强。
想起她穿着嫁衣满脸娇羞的她,还有深夜的灯下,安静地为自己处理伤口时,那份小心翼翼的温柔。
爱她?
他可以爱她吗?
谢怀瑾的嘴角,在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微微勾起。
或许,连他自己都未曾发觉,那份最初的兴趣与欣赏,早已在不知不觉的相处中,悄然变了质。
这份承诺,对他而言,从来都不是一个需要权衡利弊的交易,更不是一份需要靠兵权来换取的负担。
而是……他心之所向。
谢怀瑾抬起头,迎上李老将军那双充满期盼的眼睛。
他的神情,比刚才接过帅印时,还要郑重。
“老将军,请您放心。”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足以让任何人都信服的力量。
“薇微,她不是旁人,她是我谢怀瑾明媒正娶的妻子。”
“只要我谢怀瑾在一日,便会护她一日。这世上,没有任何人,可以越过我,去伤害她。”
他顿了顿,漆黑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冷厉的锋芒,补充了一句。
“她永远是我的妻,也永远是这镇国将军府,唯一的女主人。”
这一句,彻底打消了李老将军心中最后一丝顾虑。
唯一的,女主人。
这不仅是承诺,更是态度。
“好……好!有你这句话,我死也瞑目了!”
李老将军紧绷的身体,终于彻底松弛了下来。他望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仿佛看到了大昭未来百年的安稳,也看到了自己外孙女一生的依靠。
帅帐之内,烛火轻轻跳动。
映着一老一少两张坚毅的脸庞。
那份沉甸甸的托付与承诺,在空气中凝结成一种无形的力量,仿佛比帐外呼啸的北风更加厚重。
谢怀瑾又和李老将军谈了很久,才他扶着李老将军重新躺下,为他掖好被角。
“老将军,您好生歇着。”他的声音依旧低沉,却带上了一丝晚辈的温煦。
“北境,有我。京城,有她。”
李老将军满意的点头。
谢怀瑾静立片刻,转身走出帅帐。
帐帘掀开的瞬间,冰冷的夜风扑面而来,将他从方才的温情中瞬间拉回了现实。
他的眼神,在走出帐门的那一刻,已然恢复了往日的冷厉与锋锐。
手中,紧紧攥着那枚尚有余温的紫檀木盒。
里面装的,是十万李家军的忠诚,是一个老将军一生的荣耀,更是一个,他必须用性命去守护的承诺。
“传我将令!”谢怀瑾的声音不大,却穿透了风雪,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亲卫的耳中。
“命校尉以上将领,一刻钟内,中军大帐议事!”
“是!”
亲卫领命而去。
一刻钟后,中军大帐灯火通明。
李家军与谢家军的将领们分列两侧,气氛肃穆,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微妙。
李家军的将领们,大多是跟着李老将军戎马半生的老人,他们看着谢怀瑾,眼神中有敬佩,有审视,但更多的是对自己主帅身体的担忧。
而谢家军的将领,如今是李老将军的儿子,李徵。
也就是沈思微的舅舅,可半年前,他受伤断了一条胳膊。
谢怀瑾敬佩他是条汉子,所以李家军的将领他没打算换!
李徵早就知道父亲有意想将李家军给谢怀瑾,对此他没有异议。
毕竟李家军的主帅不能是个残废!
此刻个个挺直了脊梁,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们的主帅,充满了绝对的信任与追随。
所有人都知道,大战之后,必有变动。
但谁也想不到,这场变动,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彻底。
谢怀瑾立于帅案之后,目光如电,缓缓扫过帐内每一个人。
他没有说任何废话,首接将那个紫檀木盒放在了帅案正中。
盒盖打开。
代表着李家军最高指挥权的“威武大将军印”,与那半块虎符,一同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整个大帐之内,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李家军的将领,瞳孔猛地一缩,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自今日起,奉李老将军之命,燕雪关十万李家军,与镇国将军府麾下兵马,合二为一,统一调度。”
谢怀瑾的声音,如同北境的寒冰,没有丝毫情绪,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他拿起自己的将军令,与那方帅印并排放在一起。
“战时,所有军令,以此二印为凭。见此二印,如见我与李老将军亲临!”
此言一出,满帐哗然!
“这……”
“老将军他……”
李家军的将领们面面相觑,只有李徵心知肚明!
但其他将领却心中却很是震撼。
他们想过谢怀瑾会因为战功暂时接管指挥,却没想过,老将军会在此时将整个李家军的根本,如此干脆地托付出去!
一位须老将上前一步,他是李老将军的副将,声音嘶哑地问道:“谢将军,老将军他……身体究竟如何?”
“老将军为国操劳,心力交瘁,需要静养。”谢怀瑾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张副将,如今国难当头,外族虎视眈眈,北境的安危,比任何事都重要。我相信,这也是老将军最想看到的。”
张副将看着谢怀瑾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看着那方他再熟悉不过的帅印,心中百感交集。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后退一步,对着谢怀瑾,对着那方帅印,轰然单膝跪地!
“末将,谨遵号令!”
有了他的带头,其余的李家军将领再无迟疑,齐刷刷跪倒一片。
“我等,谨遵号令!”
从这一刻起,北境的军事格局,开始了新的篇章。
接下来的时日,整个燕雪关防线,都进入了一种高速运转的状态。
谢怀瑾的行事风格,就如同他手中的剑,快、准、狠,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他几乎不眠不休,将两军的防区、兵力、粮草、军械……所有的一切,全部打散,然后重新整合。
一张巨大的舆图,铺满了整个中军大帐的地面,上面用各种颜色的标记,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新的防线部署、暗哨位置、以及火力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