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博览会?这是什么东西?”
北风馆里,赵景曜看着手中的日程安排,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身边的鸿煊官员们,也是一脸的茫然。他们只听说过武会、文会,这工商博览会,还真是头一回听说。
“殿下,看这字面意思,工商,应该就是指工匠和商人吧?”兵部尚书猜测道,“这朱平安,搞什么鬼?把一群下九流的工匠和商人抬出来,也配叫‘盛会’?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哼,哗众取宠罢了。”赵景曜冷哼一声,将那张纸扔在桌上,“我倒要看看,他朱平安能玩出什么花样来。传令下去,让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来。今天,不管看到什么,都给我憋着,别露出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平白让人看了笑话!”
“是!”
而在南雅阁,昭明太子燕文昊的反应,则更为激烈。
“荒唐!简直是荒唐!”他气得将手中的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士农工商,商为末流!他朱平安,竟然将工商之事,作为五龙盛会开幕的第一项!这是对我等读书人的羞辱!是对圣贤之道的践踏!”
他身边的那些大儒们,也是一个个义愤填膺。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此乃动摇国本之举!泰昌皇帝,竟然也任由他胡来,看来这泰昌,离亡国不远了!”
“太子殿下,我们绝不能参加这种伤风败俗的活动!我们应该立即向泰昌皇帝提出抗议!”
燕文昊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脸色阴晴不定。他也很想拂袖而去,但他不能。他是代表昭明来的,如果他公然缺席盛会的开幕式,那便是外交上的重大失礼,会给昭明带来极大的麻烦。
“去,还是要去。”燕文昊咬了咬牙,“但我们,是去看笑话的!我倒要看看,一群商贾工匠,能搞出什么名堂来!到时候,本宫定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好好斥责他朱平安这等不分尊卑、本末倒置的行径!”
相比于鸿煊的不屑和昭明的愤怒,永熙的靖亲王和青阳的顾丞相,则显得要冷静得多。
“工商博览会……”靖亲王萧晏辞摩挲着下巴,眼神深邃,“这个朱平安,总是不按常理出牌。他既然敢把这个放在第一项,就说明,这绝不是简单的让商人和工匠出来耍猴戏。”
“王爷说的是。”顾临渊点了点头,“老夫昨日在街上,便已看出些许端倪。泰昌京城的商业之繁荣,远超我们想象。其背后,必然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在支撑。这个博览会,恐怕就是朱平安,向我们展示他这套体系的舞台。”
“那我们,更要好好看看了。”靖亲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看看这泰昌,到底藏了多少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上午,我派出的礼部官员,准时将四国使团,接到了博览会的举办地——京城西郊的一片新建的巨大广场。
这座广场,被命名为“万象广场”。广场的中央,是一座由鲁班亲自设计的,高达九层的琉璃宝塔。塔身全部用透明的琉璃瓦覆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流光溢彩,宛如神迹。
光是这一座塔,就让所有初次见到它的人,都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这塔,是琉璃造的?”一名鸿煊的官员,结结巴巴地问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另一名昭明的文士,立刻反驳道,“琉璃何其珍贵,拳头大小的一块,便价值千金。如此巨大的一座塔,通体用琉璃建造,就算是把整个泰昌的国库都搬空,也未必能做到!”
然而,事实就摆在眼前。
赵景曜和燕文昊,都死死地盯着那座宝塔,脸上的表情,精彩至极。他们国家的国库里,或许有几件琉璃器皿,都被当成国宝一样供着。可在这里,琉璃,竟然被用来盖房子!
这已经不是炫富了,这是在用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在告诉他们,我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诸位,欢迎来到万象广场。”我带着萧何、沈万三等人,早已在此等候。
“瑞王殿下,这座塔……”靖亲王忍不住开口问道。
“哦,你说这个啊。”我风轻云淡地说道,“这是鲁班大师闲来无事,用我们景昌新烧制的琉璃,随便搭的一个小玩意儿,让大家看个新鲜。不成敬意,不成敬意。”
随便搭的小玩意儿?
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自己的心脏,被狠狠地揪了一下。
赵景曜的嘴角在抽搐。燕文昊的扇子,都快被他自己给捏断了。
我没有再理会他们,直接领着他们,走进了广场周围一排排巨大的展馆里。
“这里,是‘农业馆’。”我指着第一个展馆说道。
一走进去,所有人又被惊呆了。
只见馆内,没有金银珠宝,而是用沙盘,模拟出了一片片整齐的农田。农田里,种着各种各样,他们从未见过的作物。
徐光启站在沙盘前,亲自为他们讲解。
“诸位请看,此物,名为土豆。其貌不扬,但亩产可达三千斤以上,且耐旱耐寒,对土地要求不高。”
“此物,名为红薯。亩产可达四千斤,无论是蒸煮烤,皆可食用,味道甘甜。”
“还有此物,名为玉米……”
徐光启每介绍一种作物,和他身后那些来自景昌大学农学院的学生们,报出一串惊人的产量数字时,四国使团里,那些懂些农事的官员,脸色就变一分。
亩产三四千斤?这是什么概念?他们国家,水稻小麦,最好的年景,亩产也不过三四百斤。这十倍的差距,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泰昌,只需要用十分之一的土地,就能养活和他们同样多的人口!意味着泰昌,将再也不会有饥荒!意味着泰昌,可以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比如,当兵,打仗!
赵景曜的脸色,已经从黑色,变成了酱紫色。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两年前,泰昌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元气。有如此高产的粮食,后勤根本就不是问题!
燕文昊和他身后的文士们,也不再说话了。他们满口的“民为邦本”,可他们的国家,连让百姓吃饱饭都做不到。而眼前的泰昌,却用一种他们看不起的“农学”,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千古难题。
这脸,打得太疼了。
“除了高产作物,我们还研发了许多新式农具。”徐光启又指向另一边,那里摆放着龙骨水车、新式犁铧、播种机等各种奇特的工具,“比如这龙骨水车,一人之力,便可将低处的水,引到高处的田地。再比如这新式犁铧,比传统的犁,省力一倍,耕地深度却能增加三成……”
听着徐光启的介绍,看着那些农民出身的官员,眼中放出的光芒,靖亲王和顾丞相,再次对视了一眼。
他们知道,泰昌的根基,已经稳固到了一个他们难以想象的地步。一个能让所有人都吃饱饭的王朝,是不可战胜的。
从农业馆出来,所有人都沉默了。
“诸位,这边请,前面是‘工业馆’。”我笑着,领着他们走向下一个展馆。
如果说,农业馆展示的是泰昌的“根”,那么工业馆,展示的,就是泰昌的“矛”和“盾”。
一进展馆,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