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1章 席宴交锋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三日时间,弹指即过。


    瑞王府的宴会,并未如耶律休想象中那般金碧辉煌,铺张奢靡。没有黄金铸就的餐具,也没有价值连城的夜明珠照明。


    一切都显得简洁而实用,却又在细节处透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底蕴。


    脚下的地板由一种不知名的木材铺就,打磨得光可鉴人,行走其上,悄无声息。支撑大厅的梁柱,是未经繁复雕琢的整根巨木,只刷了一层桐油,散发着沉稳的木香。


    宴席是分餐制,每人一张小几,上面摆放的菜肴并不多,却样样精致。一碗金黄的小米粥,一盘清炒的翠绿蔬菜,一小碟酱色的肉块,还有两个蒸得白白胖胖、散发着甜香的……红薯。


    耶律休坐立不安,他感觉自己不是来赴宴的,而是来上刑场的。身边的每一位泰昌官员,都像是一头蛰伏的猛兽。


    那个干瘦得像猴儿一样的老头,一双眼睛滴溜溜乱转,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正是传说中的毒士贾诩。


    他对面那个腰杆笔直,面容方正的中年人,目光沉稳,气度俨然,一看便是执掌内政的荀彧。


    更别提那个胖得像个肉球,却偏偏穿着一身锦绣绸缎,手指上戴着好几个金戒指的家伙,正拿着一双银筷子,对着桌上的菜肴比比划划,嘴里小声嘀咕着什么“成本核算”。


    而主位上的瑞王朱平安,今日只穿了一身玄色的常服,神情淡然,仿佛只是请朋友来吃一顿家常便饭。


    相比之下,赵清晏显得镇定许多。她端坐在席间,仪态端庄,细细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她注意到,就连端上菜肴的侍女,脚步都轻健有力,眼神中没有丝毫卑微,只有一种训练有素的干练。


    “公主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朱平安举起手中的酒杯,杯中并非烈酒,而是泛着琥珀色的果酿,“景昌地处偏僻,无甚佳肴,只有些自家田里种出来的粗鄙之物,聊表心意,还望公主与正使不要嫌弃。”


    这话听在耶律休耳朵里,每个字都像是在抽他的脸。


    亩产四千斤的“粗鄙之物”?


    让民夫顿顿吃肉的“聊表心意”?


    赵清晏端起酒杯,隔空一敬:“瑞王殿下过谦了。能让万民饱腹之物,便是世间至味。清晏在鸿煊,也时常听闻殿下之名,今日一见,方知殿下胸怀天下,非凡人可比。”


    两人你来我往,言语间客气又疏离,仿佛前几日的剑拔弩张从未发生过。


    几杯果酒下肚,那个叫沈万三的胖子忽然一拍大腿,满脸愁容地站了起来。


    “哎呀!主公,臣有罪!”


    朱平安眉毛一挑:“何罪之有?”


    沈万三哭丧着脸道:“臣刚才算了算,那三万匹上等战马,就算一匹马一天只吃十斤草料,三万匹就是三十万斤!还有豆料、精料、看护的人工、马厩的折旧……我的老天爷,这寄养在我景昌一天,就得烧掉上千两银子!这要是鸿煊那边迟迟不来交接,咱们的府库可就要被吃空了!”


    他一边说,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瞟向耶律休,那眼神,活像是看着一个欠了他几百万两银子不还的无赖。


    耶律休的脸“唰”一下就涨成了紫红色,握着酒杯的手青筋暴起。


    这是在催债!这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赤裸裸地催债!


    “沈大人说笑了。”赵清晏放下酒杯,声音依旧平稳,“我鸿煊一言九鼎,既然是谈好的交易,自然不会反悔。只是……”


    她话锋一转,眼中流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色:“只是家兄似乎对盟约有些误解,清晏人微言轻,怕是需要些时日,向我父皇陈情。”


    她巧妙地将矛盾的焦点,从“鸿煊毁约”转移到了“兄妹误会”和“内部沟通”上,既给了自己台阶,也堵住了对方继续逼问的口。


    贾诩浑浊的老眼闪过一丝微光,这小丫头,确实有几分手段。


    朱平安笑了。


    “公主不必忧心。”他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整个大厅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本王素来敬佩深明大义之人。公主殿下能看清天下大势,不以兵戈为能事,而以民生为己任,此等见识与胸襟,实乃女中尧舜。”


    他先是毫不吝啬地一通猛夸,把赵清晏捧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


    耶律休听得云里雾里,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赵清晏的眼帘微微垂下,长长的睫毛在烛光下投下一片阴影。


    只听朱平安的声音陡然拔高,清晰地传遍大厅的每一个角落。


    “如此奇女子,若为敌国之公主,实乃我泰昌之憾事。本王思虑再三,为两国万世之和平,也为全本王一片倾慕之心,愿以瑞王正妃之位,迎娶鸿煊三公主赵清晏!此事,本王已上奏父皇,不日便将遣使,正式向鸿煊陛下提亲!”


    “轰!”


    耶律休只觉得脑子里有一道惊雷炸开,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沈万三手里的算盘“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压根没去捡,一张胖脸拧成了麻花:“主公!娶了她?那……那三万匹战马的保管费,还收不收了?这嫁妆,要不要上税啊?”


    荀彧和狄仁杰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笑意。


    主公这一招,名为提亲,实为夺人。


    一纸婚书,便是一道护身符。从此以后,赵清晏的安危,便不再是鸿煊的家事,而是泰昌的国事。赵景曜再想动她,就得掂量掂量,他要面对的,是一位瑞王的怒火,和整个泰昌王朝的兵锋。


    这更是一道枷锁,将赵清晏,将鸿煊的未来,都与景昌,与朱平安,死死地绑在了一起。


    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赵清晏的身上。


    她成了整个风暴的中心。


    许久,她缓缓抬起头,那双清冷的眸子,第一次真正直视着朱平安的眼睛。没有惊慌,没有羞涩,只有一种棋逢对手的审视。


    她缓缓站起身,对着朱平安,盈盈一拜。


    “殿下厚爱,清晏……愧不敢当。”


    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事事关两国邦交,非清晏一人所能定夺。清晏,静候我父皇与瑞王殿下的佳音。”


    一句话,四两拨千斤。


    她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她将皮球,又一次踢了出去。只是这一次,接球的人,不再是她的皇兄赵景曜,而是远在鸿煊王都,高踞皇位之上的——鸿煊皇帝。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