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8章 格局打开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耶律休的眼角狂跳,他上前一步,声音都变了调:“公主,您疯了吗?”


    这话已是僭越,但他顾不上了。鸿煊使团此行,背负着整个王朝的期望,是为了榨取利益,是为了彰显国威。可现在,公主竟然要用鸿煊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战马,去换取两种……农作物?


    这要是传回朝中,他耶律休会被御史的唾沫淹死,公主殿下也会沦为整个鸿煊的笑柄。


    “我从未如此清醒。”赵清晏没有看他,目光依旧落在窗外,仿佛能穿透重重屋檐,看到那些田间劳作的身影,听到书院里传出的琅琅书声。


    “公主,三万匹战马,足以装备三个万人骑兵队!有了它们,我们能踏平泰昌的任何一座边城!用它们去换几颗泥地里刨出来的东西,这……”


    “然后呢?”赵清晏打断了他,声音很轻,却像一块冰,砸在耶律休心头。“踏平一座边城,我们能得到什么?一座空城,一些财物,还有成千上万仇视我们的泰昌子民。我们能守住吗?守城的粮草从哪里来?还不是要从鸿煊千里迢迢运来?一场胜仗的消耗,足以让十万牧民勒紧裤腰带过冬。”


    她转过身,终于正视着这个忠心耿耿却视野局限的臣子。


    “正使大人,你可知,一亩地产出三千斤土豆,意味着什么?”


    耶律休一愣,下意识地答道:“意味着……能养活很多人。”


    “是能养活十个我们的人!”赵清晏的声音陡然拔高,“朱平安治下的一个农夫,一年的产出,能养活我们一个百人队!我们拿什么跟他打?用我们那些饿着肚子、靠劫掠为生的骑兵,去对抗他那些吃得饱、穿得暖、为保卫家园而战的士兵吗?”


    她走到耶律休面前,一字一句,字字诛心。


    “你看到的,是三万匹战马。我看到的,是鸿煊未来三十年的国运!战马可以再生,土地却不能。当我们的勇士还在为了一口肉食拼杀时,朱平安的学子们,已经坐在窗明几净的学堂里,学习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才是最可怕的差距!等这些孩子长大了,我们鸿煊拿什么来抵挡他们?”


    耶律休被这番话震得连连后退,脸色煞白,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一直以为,鸿煊的敌人是泰昌的军队,是那些腐朽的世家。他从未想过,真正的敌人,可能是田里的一种作物,是一座乡下的书院。


    “照我说的去办。”赵清晏的语气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这是命令。”


    耶律休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颓然地垂下头,深深一躬:“臣……遵命。”


    当这份由鸿煊三公主亲笔署名的盟约草案,摆在朱平安的书桌上时,书房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古怪。


    “发了!发了!主公,咱们打劫了鸿煊的国库!”沈万三两眼放光,一把抢过那份草案,激动得浑身肥肉都在颤抖,“三万匹上等战马!我的老天爷!这得值多少银子?这公主的脑子是被咱们那园子里的石头给砸了吗?这种好事她都干得出来?”


    他掰着手指头,嘴里念念有词,算到最后,整个人都快幸福得晕过去了。


    贾诩端着茶壶,慢悠悠地吹了口气,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狐疑:“事出反常必为妖。这小丫头前倨后恭,变化如此之大,怕不是有什么阴谋诡计。主公,不可不防。或许,那些战马都是些老弱病残,又或者,她只是以此为幌子,拖延时间。”


    荀彧推了推鼻梁上的水晶镜,沉声道:“文和先生多虑了。以鸿煊人的骄傲,断然做不出以次充好的事,那比战败更让他们蒙羞。依彧之见,这位三公主是真正看到了我们景昌的潜力,知晓了武力之外的差距,才做出的决断。她很聪明,也很果决。”


    “聪明?”贾诩嘿嘿一笑,“聪明人会做这种亏本的买卖?用传家宝刀换别人家的一袋米?老夫看不懂。”


    “她换的不是米,是能种出米的种子。”一直沉默的狄仁杰开口了,他指着草案的末尾,“主公请看,她要的不仅是种子,还有‘耕种之法’。这说明,她已经想到了问题的核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这是要从根本上,学习我们,模仿我们。”


    一时间,书房内众说纷纭。


    沈万三坚持这是天上掉馅饼,必须马上接手。


    贾诩认为这是糖衣炮弹,得把糖衣舔干净了再看。


    荀彧和狄仁杰则觉得,这是鸿煊一次痛苦而明智的战略转向,需要谨慎应对。


    朱平安始终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他用指节有节奏地叩击着桌面,清脆的响声让嘈杂的书房渐渐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他的身上。


    “万三,”朱平安开口了,“你觉得,三万匹战马,很多吗?”


    “多!当然多!”沈万三想也不想地回答。


    “那如果用这些战马,能换来鸿煊未来三十年,甚至五十年,都无法在国力上真正追上我们,你觉得,这笔买卖,是谁赚了?”


    沈万三的脑子一时没转过来,愣在了原地。


    贾诩的眼睛却猛地亮了。


    朱平安站起身,走到众人中间。“这位三公主,的确很聪明。她看穿了表象,抓住了本质。她以为这是一场交易,一场用短期利益换取长期发展的豪赌。”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带着一种绝对的掌控力。


    “但她搞错了一件事。这从来都不是交易。这是……教化。”


    “传我的话给耶律休。”朱平安的声音在书房中回荡,“她的条件,本王答应了。”


    沈万三刚要欢呼,朱平安的下一句话就让他把声音憋了回去。


    “但是,有几个小小的补充。”


    “第一,种子,本王可以给。但不是现在。今年冬天,鸿煊不是缺粮吗?本王可以先以市价,卖给他们一些土豆和红薯,以解燃眉之急。至于种子和耕种之法,等明年春天,让他们派五百名最优秀的农人,来景昌学习。什么时候学会了,什么时候带着种子回去。”


    贾诩抚掌大笑,笑得像只偷了鸡的老狐狸。


    高!实在是高!


    卖给他们熟的,是恩惠,让他们感恩戴德,却又无法自己繁衍。派人来学,是控制,这五百人来了景昌,看到这里的繁华与富足,回去之后会怎么说?民心向背,高下立判。更何况,这“学会”的标准,还不是瑞王一句话的事?


    “第二,三万匹战马,本王要。但本王还要另外的东西。鸿煊的畜牧之法,尤其是马匹的驯养和繁育,我要他们最好的牧人一百名,同样,带着家人和他们的经验来。”


    荀彧的眼中也透出赞许的光芒。这不止是釜底抽薪,这简直是把人家的锅都给端走了!技术和人才,才是立国之本。战马只是一时之用,掌握了技术的人才,却是能源源不断创造价值的。


    “第三,”朱平安的目光扫过地图上鸿煊王朝那片广袤的疆域,嘴角微微上扬,“本王对北地的山川地理很感兴趣。请三公主殿下,将鸿煊境内,从南到北所有主要山脉、河流、城池的舆图,绘制一份最详尽的,一并送来。就当是……她送给本王的见面礼。”


    此言一出,连贾诩都倒吸一口凉气。


    前面两个条件,虽然苛刻,但还在“交易”的范畴内。而这第三个条件,索要全国的详细舆图,这几乎等同于让对方敞开国门,不设防备。这是赤裸裸的羞辱,也是最直接的威胁。


    “主公,这第三条,鸿煊恐怕……”荀彧有些担忧。


    “她会的。”朱平安的语气不容置疑,“一个能用三万匹战马换种子的女人,她看得懂什么是真正的利益,也承受得起一时的屈辱。去吧,把我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他们。”


    陆柄的身影一闪而没。


    书房里,只剩下沈万三还张着嘴,呆若木鸡。


    他忽然觉得,自己之前心疼那几根柳条,格局实在是太小了。主公这哪是做生意,这分明是在……给另一个国家,套上一个看不见的嚼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